歐陽修在揚州建平山堂。為什麽蘇軾在這裏感觸很深?
北宋歐陽修與蘇軾關系密切。首先,他們都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其次,歐陽修出生於1007,是蘇軾的老師(出生於1037)。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科舉被稱為千年龍虎榜,進入科舉的士人大多成為日後舉足輕重的人物,如蘇軾、蘇轍、程顥、、、、張載等。用現在的話說,都是牛逼。其實這個榜單的考官也是壹個很棒的人,就是歐陽修。歐陽修對蘇軾的才華贊不絕口。他在《和梅在壹起》壹書中說:“我應該避開大路,讓他(蘇軾)有所作為”,這句話後來成了著名的成語——出人頭地。?歐陽修和蘇軾也有緣分。他們倆都去過揚州。揚州在漢代是壹個省級單位。如東漢時,省級揚州刺史包括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上海市、江蘇省長江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湖北省以東。有意思的是,當時江蘇揚州並不歸揚州(省級)管轄。現在揚州叫廣陵,隸屬徐州刺史部。揚州(以下簡稱江蘇省揚州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揚州位於長江下遊北岸。東漢時離揚州(廣陵縣)不遠就是海(當時南通等地還在海裏),富庶的江東壹江之隔。揚州西南不遠的長江南岸是南京,南京是吳棟、靳東和南朝的首都。揚州是六朝時期南京的門戶重鎮,戒備森嚴。只要守住淮河以南的揚州,南京北線基本無憂。古人雲:守河必先守淮。如果淮河防線失守,我們只能守長江。但如果南朝還能守住長江以北的揚州,戰略形勢就完全不壹樣了。?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定都南京,控制了淮河南岸的所有地盤。揚州自然是南京的門戶。神武雄略的周世宗三次遠征淮南,最終打敗南唐,奪取了淮南十四州,包括江北的揚州。揚州入周,南京已無險可守,南唐皇帝李靖只好遷都洪州(江西南昌市)。北宋時期,揚州恢復了活力,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城市之壹。同時,揚州也是淮南道和提督府所在地。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淮南路分為淮南東路(當時仍統治揚州)和淮南西路,但歐陽修在世時只有淮南路。北宋時期,在經濟上,長江流域的江南已經超過了黃河流域的中原。北宋的財政有相當壹部分來自江南,淮南路正好卡在江南東路、兩浙路和中原交通線的中間。從江南到中原,有時要取道運河經揚州(京杭大運河中段),入滁州(江蘇省淮安市),再從淮安溯到泗州(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淮河北岸),經汴河到開封。?揚州在北宋的地位不言而喻。能來揚州做“提督”的,都是當時的重要人物。宋仁宗八年(1048)正月,歐陽修被任命為揚州周知。歐陽修在揚州待的時間不長,明年初就離開了揚州。不過這壹年,歐陽修在揚州做了壹件很重要的事情——修建平山堂。平山堂位於揚州府西北五裏的蜀岡上,緊挨著著名的大明寺。宋代詩人葉夢得稱屏山堂雄偉,居淮南第壹。宋人說,站在屏山殿上,依稀看到周振(儀征市)、潤州(鎮江市)、江寧府(南京市),可見其雄偉壯觀。宋仁宗何誌三年(1056),歐陽修的好友常陸成為揚州周知。當時,開封府官員歐陽修設宴為常陸餞行。歐陽修寫了壹句很有名的話“晁中錯——派去保楊”。有雲:“平山蘭山倚晴空,山色既有又無。廳前植柳,別有幾株春風。我最喜歡的文章是省長寫的,寫的是冗長的文字,喝壹杯喝壹杯。現在利用年輕人,妳可以看到老人坐在瓶子前面。”其中《山色既有又無之地》原是唐代王維的詩,歐陽修當過壹次搬運工,但很有用。歐陽修在詩中懷念八年前揚州種下的楊柳,感嘆流年轉瞬即逝,不知不覺頭發胡須全白。?遠眺大明寺平山殿,這是歐陽修的風月風流。跟蘇軾有什麽關系?蘇軾也曾在七年(1092)在揚州為官,不久返回朝鮮任兵部尚書。不過,在此之前,蘇軾已經三度路過揚州。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蘇軾出任杭將軍。從開封到杭州,壹般是乘船沿汴河入淮河,順運河下到揚州,再通過其他方式到杭州。蘇軾這次路過揚州,欣賞了揚州壯麗的河山。三年後,1074年,蘇軾被調任JD.COM東路密州(山東諸城)任周知。從杭州到密州,蘇軾不可避免地又借用了揚州。密州是蘇軾詞史上的重鎮,蘇軾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是在密州寫的。此外,蘇軾在密州還有壹個名詞,即“江城子——密州獵”。?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從認識兩年的徐州調任湖州(浙江省湖州市)。從徐州到江南湖州,蘇軾再次路過揚州。還有壹種說法是蘇軾在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十月第三次過揚州。蘇軾路過揚州,受到揚州周知的款待。有人認為這個周知是個新奇的東西,據學者考證應該是陳生智。蘇軾到揚州的時候,陳省直還沒有離職,賢愚淑還沒有到。在屏山堂下,蘇軾回憶起九年前在潁州(安徽阜陽)與恩師歐陽修的相遇。蘇軾作了壹首百感交集的詩,就是著名的《西江月-平山堂》。正所謂“平山堂下三關,彈指半輩子。十年不見老仙,龍蛇飛上墻。如果妳想掛文章,妳仍然會唱柳樹春風。不用說,壹切轉空,頭不轉就做夢。”其中,後兩句成為千古傳唱的名句。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註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地圖帝(此處已添加圈卡,請前往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