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均為瀘州醫學院第二批本科專業。
臨床醫學本科課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和醫學研究部門從事醫療、預防和醫學研究的高級醫學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的基礎理論和知識,接受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進行分類和鑒別的能力以及壹定的科研能力。
本專業學生入學後,按專業類別在同壹公共基礎課平臺和專業基礎課平臺進行培訓;以後可以輔修以下專業方向:診斷病理學、神經病學、眼科、耳鼻喉科、兒科、醫療美容、心血管和醫學心理學。
學制:五年。理科有限招。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預防醫學、免疫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兒科學、中醫學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各級醫療衛生單位、醫學教學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醫療、教學、預防、科研工作。
學位授予: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病理診斷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臨床病理診斷所必需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能夠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病理診斷、病理技術和司法部門法醫鑒定以及相關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醫學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病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通過病理診斷、病理實驗技術、免疫組化、電鏡技術等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並具有獨立診斷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藥理學、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兒科學、病理實驗技術、診斷病理學、超微病理學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從事醫院病理診斷、病理技術、司法部門法醫鑒定以及相應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學位授予: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神經病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神經病學的基本臨床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夠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研究部門等部門從事神經病學的醫學和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在綜合學習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礎上,重點學習神經系統疾病的基礎理論,具備診斷和處理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神經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生理學、神經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各級醫療單位、醫學院校、醫學科研單位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
學位授予: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眼耳鼻喉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礎理論和醫療預防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眼耳鼻喉科臨床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夠獨立從事眼耳鼻喉科醫療、保健、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高級醫學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在全面學習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學習眼科、耳鼻喉科等專業課程。學生除掌握必要的臨床醫學知識外,重點掌握眼科、耳鼻咽喉科的基本臨床理論和技能,以及聽力學和睡眠呼吸系統疾病的初步知識,具備從事眼科、耳鼻咽喉科診療、急救、專業保健和科學研究的能力。
主要課程: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預防醫學、心理學、眼科、耳鼻喉科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各級醫療衛生單位、醫學院校、醫學科研院所從事眼科、耳鼻喉科的臨床醫療、保健、教學和科研工作。
學位授予: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兒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礎理論和醫療預防基本技能的臨床醫生和高級醫學人才,重點是掌握現代兒科醫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命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兒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壹般掌握基礎醫學的基礎知識,重點掌握臨床醫學特別是兒科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主要課程: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預防醫學、婦產科、小兒內科、小兒外科、小兒感染性疾病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各級醫療衛生單位、醫學院校、醫學科研院所從事醫療、預防、教學、科研工作。
學位授予: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醫美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和技能,以及從事醫學美容工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美容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在全面學習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醫療美容工作的臨床基礎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具備從事本專業醫療、教學、保健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預防醫學、婦產科、美學、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醫學美容應用技術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各級醫療衛生單位、醫療美容單位、醫學院校、科研機構從事美容醫學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
學位授予: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心血管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與技能,以及現代心血管疾病知識與技能的高級醫學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重點學習心血管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以及普通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從事本領域醫療、教學、預防保健和科學研究的能力。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心血管內科、外科學、心血管外科、臨床心電圖、心血管影像學(CT、MRI、介入放射學、超聲診斷)、婦產科、兒科、預防醫學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各級醫療衛生單位、醫學院校、醫學科研院所從事心血管醫學教育、研究和臨床工作。
學位授予: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醫學心理學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夠獨立從事臨床醫學、心理咨詢與治療、心理健康教育和醫學心理學研究的專科醫師。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通過綜合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和理論,進行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心理學的基本技能訓練,使其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能力。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醫學生物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人格心理學、異常心理學、心理咨詢與治療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主要在各級醫療機構、各類院校、醫學科研、企業從事臨床醫療、心理咨詢與治療、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心理學研究等工作。
學位授予: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醫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