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地質勘查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地質學、鑿巖與開挖工程知識,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與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普通地質學、礦物巖石學、地層學、構造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工程地質學、基礎工程與建築、鉆井技術與裝備司、認知實習、地質填圖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以及各個學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方向:地質勘探工程師、水文地質技術員、工程地質技術員、水文地質工程師、勘探工程師、爆破工程師、技術工程師等。
近年來,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可能有人不看好地質學的就業前景。他們認為工程地質勘查這個專業冷門,工作辛苦,可能要轉入地下。其實地質學這幾年的就業前景都很好,國家也很缺這些人才,工作環境也不算艱苦。國家不會努力培養壹個大學生去地下工作。就算有地下調查,也還是大學生當技術員。
2.衛生檢驗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衛生檢驗、檢疫、環境監測和臨床醫學檢驗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醫療機構、衛生防疫、海關檢疫、衛生監督、環境檢測、技術監督、衛生管理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醫學檢驗、檢疫、衛生監督或科學研究的高級科技人員。
主要課程:分析化學、分子生物學檢驗、臨床基礎檢驗、生物化學與臨床生化檢驗、免疫學與臨床免疫檢驗、臨床血液與檢驗技術、衛生微生物與檢驗、寄生蟲學、儀器分析與衛生化學、衛生學、衛生統計學、衛生法規、空氣衛生理化檢驗、水衛生理化檢驗、食品衛生理化檢驗、生物材料檢驗等。
就業方向:衛生檢驗專業畢業生可從事省、市、自治區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工作,從事衛生理化檢驗、微生物檢驗和毒理學評價工作。
衛生檢驗專業畢業生平均工資3420元,其中應屆畢業生2648元,00年以上1000元,0-2年3106元,3-5年3434元,6-7年3812元,8-65432元。
3.新能源應用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新能源應用的基礎專業理論和知識,具有了解、分析和熟練操作新能源應用設備的能力;適應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應用產品的生產、管理和維護能力,以及相關新能源設備的運行管理、調試、維護和檢修等壹線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從事風電制造企業或發電企業;從事發電裝置運行、安裝、維護等技術和管理崗位;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制造企業或應用企業,從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安裝、維護和檢修;水泥、化工、鋼鐵等企業的余熱電廠,從事余熱電廠的運行、維護和檢修;從事生物質發電廠(農業生物質發電、林業生物質發電、沼氣工程發電、垃圾發電)的運行、維護和檢修。
新能源是未來尋找石化壹次性能源替代品的關鍵,新能源的開發和推廣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關鍵。新能源應用技術就業前景很好。近幾年可能會因為新能源普及不夠而影響就業,但以後肯定會好的。
4.城市建設專業
主要課程:繪畫(素描、色彩)、建築建築學、城市規劃原理、工程測量、建築制圖、建築施工技術、建築力學與結構、城市建設管理與法規、計算機輔助設計AUTOCAD、3DMAX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面向城鄉規劃管理部門、規劃建築設計施工企業、房地產等部門,從事城鄉規劃管理、建築設計、工程檔案管理、施工管理、工程監理等工作。
未來幾十年,城建專業的就業前景很好,畢業生都能找到工作。從情況來看,中國需要規劃的城鎮和村莊太多了,對規劃師的需求巨大。國家最新政策是未來十年大力推進鄉村規劃建設!
5.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數學、力學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掌握城市地下工程勘測、規劃、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電氣技術、工程勘察、施工組織與工程預算、工程監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識,具有從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規劃、設計、研究、開發利用、建設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巖石力學、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工程制圖、建築材料、工程地質、工程勘察、建築建築學、施工組織與預算、通風與空調、經濟基礎、有限元法、城市地下規劃與設計、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地下工程結構與地下結構。
就業方向: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畢業生可從事城市地鐵、地下隧道與管道、基礎工程、地下商業與工業空間、地下倉儲等工程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與開發,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現在各個城市都在建設地下鐵路,這個方向的人才需求量會很大。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畢業生平均工資5038元,其中應屆畢業生3625元,0-2年4244元,10年及以上,3-5年5324元,6-7年6834元,8-10年7683元。
6.特殊教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特殊教育和特殊兒童心理教育基本理論和系統知識,掌握相應教育技能和方法的教師和高級管理人才。
核心課程:特殊教育概論、教育心理學、盲童心理學與教育學、聾兒心理學與教育學、弱智兒童心理學與教育學、殘疾兒童生理病理、殘疾兒童康復、現代教育技術、特殊教育技術、教學實習、畢業實習等。,以及各個學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定位:特殊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後,可以到各類特殊教育學校和與特殊教育相關的機構從事特殊教育實踐、理論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去企業從事特殊兒童和特殊人群的用品開發,也可以去大中小學以及各種特殊教育學校的心理咨詢室進行咨詢或授課。在學前兒童特殊教育機構、兒童福利院及各類特殊學校或普通學校從事教學工作,在各地康復機構從事康復訓練工作,也在民政、殘聯機構從事手語翻譯或行政管理工作。
師範院校特殊教育專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但是,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就必須有前瞻性的眼光,消除特殊教育專業未來發展的障礙。要擴大規模,增強靈活性和指導性,推進標準化和網絡化。
7.礦山地質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能從事礦區發展規劃、礦山(露天和地下)設計、礦山安全技術與工程設計、監理和生產技術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普通地質學、礦物巖石學、古生物地層學、構造地質學、測量學、巖石力學、工程力學、采礦、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環境工程、礦山企業管理與技術經濟分析、地質測量實習、巖體控制實驗、采礦認識、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
就業方向:從事礦山地質技術員、技術管理、行政管理、礦山單位地質測量負責人、地質測量工程師、煤礦安全監察、安全監察等工作。
地質工作是整個礦山工作的基礎,地質部門需要提供資料作為礦山設計和施工技術的依據,所以這項工作也很關鍵。如果能了解壹些我學科的專業,那麽發展會更好。
8.海洋工程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掌握船舶駕駛和運輸基本理論和技能,符合相關國際或國家職業標準,從事海洋船舶駕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航海、船舶值班與避碰、船舶操縱、航海儀器、航海氣象與海洋學、船舶管理、船舶結構與設備、水上貨物運輸、商務與海商法、船舶藝術培訓、配載培訓、航線設計、GMDSS培訓、救生、消防、急救、安全培訓、水手實習與畢業綜合培訓等。,以及各個學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方向:輪機工程技術專業輪機機械制造企業從事輪機設備的安全和技術管理工作。此外,畢業生還可以在其他行業從事機電設備制造、技術開發和管理等技術工作。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和加入世貿組織的實踐,中國航運市場已經融入世界航運市場的大潮,緊跟步伐,在國際航運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和認可。由於中國自身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外知名船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對高級海員的需求迅速增加,缺口越來越大。航運業必將成為就業前景廣闊、福利待遇良好的朝陽產業。
9.醫學專業
專業介紹:醫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夠在醫學院校和醫學研究機構從事醫學基礎學科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以及基礎與臨床工作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的醫學專業人才。
就業前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新技術、新材料、新藥(包括重組生物因子等。)將有效促進臨床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已經從生物模式發展到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基層醫療,即使全國人民都得到良好的壹線醫療服務,全科醫學也在悄然興起。從就業形式來看,醫學就業形勢還是最好的。對於中國大學的專業排名,教育部公布了44所直屬高校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各高校總體初次就業率達到82%。
10測繪專業
專業介紹:測繪專業是測繪專業的簡稱。本專業主要研究空間、電子、信息、激光、慣性等科學的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利用這些技術確定地球和其他星體的形狀、建築物(構築物)的三維特征及其與指定參考系的關系、地球重力場及其內部物理特征、運動物體的特征及其多維參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這些技術在工程、工業和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就業方向壹般包括測繪、地礦、煤炭、水利水電、城建、交通、房地產、土地資源利用部門等。
培養目標:測繪工程旨在培養具有地面與衛星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與地理信息工程知識,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國家基礎測繪建設、城市與工程建設測繪、國土資源調查、車輛導航、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遙感技術應用、環境保護與防災、地球動力學等領域的測繪工作的高級專業與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