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想問壹下紡織廠各個車間的工作流程。

想問壹下紡織廠各個車間的工作流程。

棉花清洗過程

1.主要任務:(1)開棉:將壓實的原棉松散成較小的棉塊或棉束,以利於順利混合和除雜;(2)清棉:去除原棉中大部分不適合紡紗的雜質、疵點和短纖維。(3)配棉:將不同成分的原棉充分均勻地混合,穩定棉紗質量。(4)卷繞:制成壹定重量、長度、粗細均勻、外觀良好的棉卷。2.主要機械名稱(1)混棉機械:

出於某種原因,自動打捆機由1-2打捆機和抓棉小車組成。它抓取平臺上的多袋混合原棉,通過氣流輸送到前方,同時起到開棉的作用。

(2)棉箱機械:棉箱除雜機(高效棉箱、A006B等。)繼續混合,疏松棉塊,去除棉籽、籽棉等大雜質,控制原棉輸送量。(3)43號棉箱(A092),松散小塊棉花,均棉松散效果好。

(4)打漿機:①毫豬開棉機(A036),進行更強烈的開棉除雜,去除碎籽等中等雜質。(2)立式開棉機具有劇烈的開松除雜功能,但容易損傷纖維,產生棉結。目前在工藝上壹般不使用花清洗(壹般可作為原料處理或種子破碎處理)。③A035混棉開松機,兼具棉箱機械和打漿機機械的性能,並帶有氣流除雜裝置,混棉、開松、除雜效果好。④單向清棉機(A076等。)繼續開松梳理原棉,去除較細的雜質,制成粗細均勻、有壹定規格和重量的棉卷。

梳理過程

1.主要任務

(1)梳理:棉塊分解成單纖維狀態,改善纖維平直平行狀態。(2)除雜:去除棉卷中的細小雜質和短纖維。(3)混合:將纖維進壹步充分混合均勻。(4)瘦身:制成所需的長條。2.主要機械的名稱和功能:

(1)刺輥:齒尖的作用是擊打和疏松棉層,夾持和梳理,清除棉卷中的雜質和短纖,初步拉直纖維。

齒尖將纖維帶走,並將其轉移到圓筒。(2)氣缸和蓋板

(1)刺輥釋放的纖維被自由分割成單纖維,具有均勻混合的作用。(2)去除殘留的細小雜質和短纖維。(3)制成質量良好的纖維層,並將其轉移至道夫。(3)道夫:

(1)從圓筒上剝離纖維以形成更好的棉網。(2)均勻棉條由壓輥和成圈裝置制成。

卷繞過程

主要任務:

1.並條牽伸:壹般采用21纖維進行並條牽伸,以提高小卷中纖維的平直度和均勻度。2.卷取:卷成規定長度和重量的小卷,開卷時邊緣平整,層次分明。

精梳過程

主要任務:

1.除雜:去除纖維中的棉結、雜質和纖維缺陷。

2.梳理:進壹步分離纖維,排除壹定長度以下的短纖維,提高纖維的長度均勻性和平直度。3.牽伸:將條子細化到壹定厚度,提高纖維的平行直線度。4.分切: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條。

回火過程

主要任務

1.組合:壹般6-8根條子組合,改善條子長度不勻。

2.牽伸:將條子拉長並細化到規定的重量,纖維的平直度和平行度進壹步提高。

3.混合:通過合並和拉伸使纖維進壹步混合均勻。在並條機上可以混合不同標誌、不同工藝的條子,以及棉和化纖混紡。

4.剝制:制成熟條,有成形良好的圈圈,定時放入棉桶中,以備後加工。

粗紗工藝

主要任務:

1.牽伸:將熟條均勻拉伸變細,使纖維進壹步平直平行。

2.加撚:對牽伸後的條子進行適當的加撚,使條子具有壹定的強度,有利於粗紗在細紗機上的卷繞和退繞。

紡紗過程

主要任務:

1.牽伸:將粗紗細化到要求的細度,使纖維平直平行。

2.加撚:將須條撚回,形成具有壹定撚度和強度的細紗。3.卷繞:將加撚的細紗卷繞在筒管上。

4.成型:制作具有壹定尺寸和形狀的筒紗,便於搬運和後道工序加工。

纏繞過程

主要任務:

1.卷繞成型:將筒紗(線)卷繞成容量大、成型好、有壹定密度的卷裝。2.除雜:除去紗線上的壹些疵點和雜質,提高紗線質量。

加撚過程

主要任務

1.加撚:將兩根或多根單紗結合並合股,制成高強度、結構良好的股線。2.卷繞:將絞合線卷繞在筒管上。

3.用途:制作具有壹定尺寸和形狀的管道,便於搬運和後期加工。

搖動過程

將包好的紗(線)按規定長度搖成撚線(線),便於包裝、運輸和加工。

包裝過程

主要任務:

將絞紗(線)和筒子紗(線)按規定的重量、球數、包數等制成壹定體積的小袋、中包、大袋、筒子袋,便於儲存和搬運。

翹曲過程

任務和要求

1.變形任務:

按照工藝設計的規定,從卷繞筒子上引出壹定數量和長度的經紗,形成壹根紗線,使經紗張力均勻,平行緊密地卷繞在整經軸上,為形成經軸做前期準備。2.翹曲要求:

(1)整經時,經紗必須有適當的張力,同時盡可能保持經紗的彈性和張力。(2)整經過程中,整經的張力應盡可能均勻。

(3)經軸上的經紗排列和卷繞密度應均勻(指經軸的橫向和內外層的紗線),經軸表面應排列整齊,無不勻。

(4)整經的根數、長度或色經排列循環必須滿足織造工藝設計的要求。(5)整經機生產效率更高,復卷更少。

上漿過程

任務和要求:

經紗在織機上織造時,會受到綜片、鋼筘、停經片的反復摩擦,以及開口時變化尺寸的張力。由於紗線表面有很多毛羽,當紗線在織機上受到反復的摩擦和張力時,紗線上的毛羽就會松散、起毛,部分纖維會從紗線上脫離,最終導致經紗斷頭,不僅增加了織機的斷頭率,減少了工人的站位,還會影響棉布的質量。

為了降低織機上的斷頭率,經紗必須經過上漿工程,使經紗具有更大的光滑度和牢度。上漿工藝是將幾根經軸上的經紗合並成壹根,然後經壓榨、烘幹、卷繞成壹根經軸。上漿後,經紗周圍突出的纖維被漿液粘附到紗線條幹上,提高了紗線的平滑度。同時,漿液幹燥後在經紗上形成漿液膜,增加了經紗的耐磨性。另壹方面,漿料滲透到經紗中使壹些纖維相互粘附,當紗線被拉伸時,它阻止纖維在紗線中運動,從而提高經紗的強度。

從很多漿紗的橫截面來看,漿液滲入經紗的深度並不大,大部分漿液都覆蓋在紗線表面。如果漿料根本無法滲入紗線,只能在紗線表面形成壹層漿料膜,非常脆弱,織造時容易脫落。如果所有的漿料都滲透到紗線中,紗線中的大量纖維就會粘在壹起。此時,雖然紗線的強度增加很多,但紗線的伸長率會明顯下降。因為伸長率取決於棉紗中纖維的彎曲程度及其相互運動。上漿後,漿膜覆蓋在紗線上,因為漿液滲入紗線中。

當拉伸經紗時,表面以及絨毛的粘附阻礙了經紗中纖維的自由運動。因此,經紗在上漿後的伸長率降低了。這樣的上漿不能抵抗織造過程中不斷變化的負荷。經驗證明,單純追求漿脹強度的增加,達到壹定限度後會導致織機斷頭率的增加。因此,適當增加紗線的強度,最大限度地保持經紗的彈性,降低經紗的起毛現象和摩擦系數,是上漿的基本要求。

壹般情況下,經紗要上漿,但有足夠光滑度和強度的股線只能經過並絲工序,有的可以做拖地水。

漿紗工程包括兩個過程:漿紗過程(漿紗準備)和上漿工藝。前緣液要附著在經紗上晾幹,然後卷繞在經軸上。

為了達到上漿機械的目的,對上漿機械的基本要求如下:1。尺寸和大小要求:

(1)漿料既要能滲透到橋頭經紗表面,又要能部分滲透到紗線內部,幹燥後能在紗線上形成漿膜。

(2)漿料要有壹定的吸濕性,不會造成漿料凝固成硬膜,降低經紗的彈性和伸長率。

(3)水泥漿應防腐。

(4)漿液不應操作經紗、綜片和機器部件。

(5)漿料應易於從織物上去除,不影響漂洗和印染項目。(6)泥漿的性能應相應穩定。

(7)漿料應選用價值低、貨源充足的原料配制,盡量不用主糧。2.上漿機械的要求:

(1)應該能保持壹定的上漿率。

(2)應能保持壹定的幹燥回潮率,盡量減少蒸汽用量。(3)最大限度地保持經紗的彈性。(4)高速高產出。

(5)材料損耗少,回收少,耗電少。

穿經過程

穿經,俗稱穿筘或穿經,是經紗準備項目中的最後壹道工序。穿經的任務是根據織物的要求,將經軸上的經紗按照壹定的規則通過停經片、綜片和鋼筘,在織造時形成梭口,並引入緯紗織造所需的織物,使經紗在斷頭時能及時停車而不造成織造疵點。

編織過程

紡織是紡織廠的壹個重要工序。織造的任務是按照織物規格的要求和壹定的工藝設計,用織機將準備工序加工的經紗和緯紗交織成織物。織造工序的產量、質量和消耗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引起高度重視。1.提高產品質量。

織物質量主要包括棉布的物理性能和外觀缺陷。織物的經緯強力、耐磨牢度、透氣度等物理性能直接影響服用性能和耐磨牢度,應根據織物的不同用途來確定。並應在精益生產(www.chinatpm.net)的全過程中加以控制,以滿足指標要求。織物外觀疵點,如折痕、松邊、腳、跳躍、破洞等,不僅影響織物外觀,還直接影響服用性能和穿著牢度。在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工作法,在日常管理中經常分析造成缺陷的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不斷提高成品質量,提高壹等品率。

2.提高生產效率

織機的生產效率是衡量生產水平的考核指標之壹。織機因經緯斷裂、機械故障、處理破布、卷繞等原因停機,影響織機產量和棉布質量。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斷頭,減少機械故障,及時處理停機,縮短停機時間,努力提高織機生產效率。

3.織機在織造過程中的主要材料消耗是機料、紗線和動力。消耗與原材料質量、設備狀況、技術操作水平、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有關。降低材料消耗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內容,必須引起高度重視。(1)減少機器材料消耗:

①嚴格控制采購機器材料的質量,防止劣質產品進廠。

(2)加強設備維護,確保設備始終處於良好狀態,減少因設備狀況不佳造成的磨損。③加強技術操作,減少人為損失。

(2)減少紗線消耗;①在機器上正確掌握織物寬度和緯密,避免使用多根線。

(2)加強技術操作,防止織造疵點,盡量少拆布、不拆布,減少退絲。(3)保持設備完好,避免大緯。

(4)加強生產管理,減少油汙、壞布、引緯。(3)降低功耗:①停止時關閉電機。

(2)提高布料機的效率和運轉率。(3)控制照明和空調的正確使用,防止輔助用電的浪費。④采用省力皮帶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