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建平臺,讓小鎮成為特色產業。
作為壹個農業資源豐富但工業基礎薄弱的鎮,農民如何從農產品中增產增收?在省市科技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該鎮制定了科技創新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實施名牌戰略,設立科技創新獎,加強產學研合作等壹系列措施。通過積極招商引資,建立綠色水稻加工種植基地,對農產品就地深加工,以工代農,將農產品轉化為工業品,全面推進特色產業優化升級,為解決農民增收問題開辟了壹條新路。
雷穗糧食開發有限公司是松竹鎮最早的農業龍頭企業。公司專註於優質大米的產業化。其糧食生產基地和產品於2004年被認證為廣東省無公害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農產品。2005年,“雷穗”牌大米的八大系列產品(佳泰香米、何炅軟米、萬馥香絲苗、興隆貢米、世順油粘、芙蓉米、半島香等。2005年,湛江三燦米業有限公司分別獲得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A級綠色食品認證和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三燦牌”生產的無公害大米暢銷省內外。全鎮種植A級綠色水稻6.3萬畝,總產量6.3萬噸,同比增長10.2%。冬季種植反季節果蔬3.3萬畝,總產量654.38+06.7萬噸,同比增長654.38+03.6%。特色產業產值3.99億元,占工農業產值的40%。特色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區域化、專業化生產格局,基本形成了區域性特色專業化生產基地。
依靠科技創新發展優勢產業集群
為促進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的進壹步創新發展,該鎮成立了技術創新服務中心,投資654.38+0萬元購買了面積為700平方米的四層樓房,作為服務中心的辦公用房,配備了8名專職專業技術人員,完善了信息技術和配套設施,負責全鎮農業技術的培訓、指導和推廣應用。同時,還聘請廣東海洋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有關單位的專家、教授和技術人員擔任經濟技術顧問和技術負責人,為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和技術創新研究提供政策咨詢、信息咨詢、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為現有項目的產業化升級和新項目的提出提供技術論證和技術決策依據。
作為廣東省現代標準農田建設和糧食果蔬高產創建活動示範鎮,該鎮示範點種植農作物總面積3.5萬畝,其中水稻3萬畝,目標畝產550公斤,比雷州市東大洋其他鎮平均畝產高90公斤。圍繞綠色水稻生產,該鎮還推廣應用優質高產品種。該鎮通過引進“天優998”、“貴農占”、“渝香源膠”等超級稻品種,建立水稻良種繁育基地,推廣水稻標準化栽培、拋秧、旱播稀植、病蟲害綜合防治、節水灌溉等先進適用技術,不斷提高水稻良種覆蓋率和栽培技術水平,糧食特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針對外埠蔬菜市場需求,該鎮建設了反季節果蔬基地,科學種植了最新雜優小西瓜品種臺灣省長生、長春紅宇和優質高產辣椒品種中交5號、茂豐5號、樂豐5號,示範輻射的水稻、果蔬良種覆蓋率高達99%,對雷州、湛江乃至全省起到了良好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加快成果轉化,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該鎮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綠色無公害種植試點示範建設。該鎮通過建立壹批優良水稻品種和小面積西瓜、辣椒、葫蘆、南瓜種植示範基地,加強與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的合作,將這些基地作為農學院的實習基地,加大研發力度,推廣良種、標準化、規範化種植技術和節水灌溉技術,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小鎮從壹直遵循“水稻-水稻-休閑田”種植模式的異鄉之地,變成了集種植、加工為壹體的農業大鎮。預計農業總產值4.9億元,同比增長12.1%。特別是“水稻-水稻-果蔬”種植模式在全鎮推廣後,已形成以綠色水稻、無公害大棚西瓜、無公害反季節蔬菜生產為特色產業的專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