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詢項目更需要科學與藝術的完美融合,中國人更註重管理的“藝術”壹面,即管理的哲學。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都是關於人和戰略的,和我們今天討論的管理科學和管理咨詢有很大的不同。後者是西方文明將知識應用於生產過程和商業過程的產物。我國企業在尋求管理咨詢公司的幫助時,壹開始總是希望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案,但往往發現企業問題的解決往往取決於高層對問題的“藝術化”把握。
通過以上對咨詢的分析,作為咨詢師,我們還需要培養自己的知識和方法。壹方面要對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另壹方面要有系統的方法。咨詢師具備系統分析的能力,即掌握系統框架,形成方法論,突破工具(方法)的束縛,避免在細節上糾纏不清,使問題的最終解決成為必然。因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思維層次上分析,得出的結論會不壹樣,所以在小組討論中,首先要達成壹個方法論上的* * *知識。方法論的統壹可以減少溝通時間和咨詢成本。
壹個優秀的咨詢師應該具備完整的能力和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外貌和職業態度;知識結構應包括管理知識、業務經驗和IT應用知識;在基本能力上,要有學習和創新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結構化思維能力。溝通能力主要體現在與甲方項目負責人的溝通上,除了正式溝通,非正式溝通更重要。表達能力方面,包括口頭和書面兩個方面,書面表達能力主要體現在方案和PPT的準備上;結構化思維能力是指系統分析問題、有效表達思想、清晰展示方案的綜合能力。
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進行系統分析?首先,我們必須掌握結構分析的基本方法:
–通過壹系列假設和問題探索問題的可能性。
–並針對具體的可能性尋求相應的材料。
–並通過壹系列嚴密的邏輯分析達到目的。
系統問題分析的目標是在假設和事實的基礎上進行結構化的論證。
“假設:對問題解決方案的估計。
“事實:企業的管理狀況、數據和外部案例、數據。
“論證: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最初、現在和將來的)。
/P & gt;
咨詢師的結構化思維是應用經驗和事實對問題進行分類,找到分類結構,然後通過假設估計解決方案,通過分析、比較、歸納論證。對於壹個假說來說,它必須是可驗證的,無法驗證的假說不能稱為假說。
結構化分析有兩個基本原則:從終點開始和MECE原則。從終點出發就是要緊緊圍繞目標,問題的分類和假設要和目標相對應。MECE原則是問題分類的原則,問題分類的標準應該是明確的,達到充分理解,不多不少。去除大類的時候要用排除法,去除小項的時候要用試錯法。
結構化分析有三種工具:邏輯樹、圖表和80/20法則。80/20規則用於確定分類是否恰當以及關鍵問題。
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高效表達?結構化表達有三個原則:從結尾開始,自上而下,重點突出。從結束開始是為了找出妳為什麽做這個演示(目的)。我應該說服誰?陳述和演示(時間)多長?他們想知道和期望什麽(標準)?我必須使用哪些信息?
自上而下意味著首先介紹主要論點,然後是基本事實,最後是數據。重點是要求表達簡單,結構簡單,考慮重要性、邏輯性和時效性。可以用對比、重復、比喻等手法來表達重點。
語言交際水平是壹個人能力的綜合反映,在結構化語言表達中要遵循“總-亞總三段論”。
“表達式原理1:表達式開頭必須有壹個總開頭。
在口頭表達中,這個總其實就是確定壹個範圍,說明要表達的問題。
我們要講的問題是什麽,以保證聽眾能跟上演講者的思路。
“表達原則二:從三個方面解釋。
“表達原則3:最後,結論要重復。
口頭表達應該在結尾重復自己的結論,以打動讀者或聽眾。
那麽如何用結構化表達回答問題呢?不能簡單的回答“沒有”。先給出回答問題的範圍,再給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和妳的傾向。語言表達的關鍵是要有清晰的結構,能讓別人深刻記住妳的觀點和結論。這種結構要求我們在表達時所說的結構不能太復雜。總的來說,可以通過“三分法”來闡述。
書面表達的結構和語言表達類似,但語言表達可以用更復雜的結構和更豐富的層次,也可以通過復雜的圖形和模型來解釋復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