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
能力包括各種知識技能訓練,以及以實踐為核心的各種互動。自我意識涉及到對自我力量和局限這些方面的正確評估。此外,我們應該知道自我態度的重要性。對自己持消極態度的人,往往會“讓自己失望”,或者選擇回避壹些可能證明自己消極自我形象的人際交往情境,這對心理咨詢師產生嚴重影響。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價值,我們可能會把這種態度傳達給那些尋求幫助的人。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咨詢能力沒有信心,我們就會在不經意間引導咨詢過程,以滿足我們的自我形象或意識形態需求,或者證實我們負面的自我形象。
科裏等人曾指出,如果妳有壹個“脆弱的自我”,就很難成為壹個具有批判性思維和有效治療能力的咨詢師。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在某些時候感到自我懷疑,尤其是在開始新事業的初期。自我懷疑是正常的。但是,必須強調的是,能力還包括何時尋求監督、咨詢或同伴支持。而不是想成為壹個刀槍不入的咨詢師,我需要成為壹個擁有廣泛而堅實自尊的咨詢師,擁有處理復雜和不適的能力,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在需要的時候願意尋求他人的幫助,以及持續的終身學習。
批判性思維是壹種微妙而關鍵的能力。尼克森指出,自我意識是批判性思維中的三個核心理解之壹(另外兩個是對特定領域的理解和對批判性思維本身的理解)。自我認知包括對人類推理過程的認知和對自我推理過程的有意識關註——比如問自己“我相信什麽,為什麽我會相信這個?”我在工作中有哪些偏見或假設?能否在兼顧他人觀點的同時,為自己的立場進行合理辯護?"
力量
在咨詢過程中,權力可能會以下列不同方式被濫用。首先,壹個輔導員可能希望他能做任何事情。對他來說,只有在自己能夠控制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咨詢。這樣的咨詢師可能會采取不同的策略來實施控制,包括說服幫助者去做他要求的事情(當幫助者反抗或猶豫時,他感到難過或辯解),主導談話的內容和方向。當壹個有控制欲的咨詢師進行咨詢時,更像是與求助者激烈的權力鬥爭。
相反,壹些輔導員可能害怕權力,或者想否認在幫助他人的角色中有影響的成分。這些咨詢師在無意中盡可能地回避咨詢的責任和參與。他們會避免對雙方的角色或期望進行坦率的討論,避免表達自己的觀點。求助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的職業關系中存在多種形式的權力不對等(如權威、資源、弱勢)。否認或回避對權力差異的承認,會限制咨詢者誠實地、有益地處理這種差異的能力。
另壹種可能影響咨詢卻無法解決的權力需求,可以在“生活方式改變者”咨詢師中看到。這種人對某壹種特定的生活方式有著非常強烈的感覺,他們會利用自己的職業便利,讓幫助者朝著自己熱愛的方向改變自己的生活或者思維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咨詢就成了心理咨詢師發表意見、發泄憤怒的地方。最後,正如伍德曼指出的,咨詢師很容易沈迷於幫助他人的權力。
事實上,權力是幫助他人的關系和過程中固有的組成部分。強調其影響力是因為自我意識應該包括對權力微妙之處的理解和選擇使用權力的微妙之處。例如,權力可以通過已經實現或獲得的東西來區分(例如,通過教育獲得的學位和顯示的技能等。),或者由什麽指定或者在某種意義上“繼承”。所謂的指定權力可能來自壹個人的社會結構特征或血統,如性別、種族經濟地位、能力、性取向或宗教,這些都會以各種方式影響咨詢實踐。咨詢中的權力不僅存在於個人層面(即治療師與幫助者之間的問題),還存在於其他層面,如咨詢者所在機構的組織權力、與管理機構相關的管理權力、與保險保障、醫療管理相關的經濟權力等。
人際意識和親密關系
眾所周知,人際交往習慣、傾向和意識構成了恰當有效咨詢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的溝通模式都會有起伏,這是很自然的。輔導員不是生活在孤立的真空裏,而是生活在自己的人際關系裏,自己的經歷裏,生活的酸甜苦辣裏!我們對人際關系的關註,對他人認同的敏感,情感的表達,對權威地位的舒適感,在不同的時間處於不同的水平。重要的不是定義什麽是狹義的絕對正確,而是不斷進行自我評價,以便在必要時調整“過剩”或“不足”。
我們通過討論壹種人際模式——親密關系來說明人際意識的價值。咨詢師沒有意識到的親密需求會改變咨詢的方向和過程。和權力壹樣,發展到壹定程度和形式的親密關系是必然的,也是協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想象壹個心理咨詢師需要投入多少情感來幫助尋求者處理痛苦的經歷、失落、自我懷疑和擔憂。當然,也要有性格差異的空間。眾所周知,有些人充滿激情,像“大地之母”或“大地之父”,而另壹些人在表達熱情時則相當保守。了解咨詢師本人和求助者的風格,對於準確感受和傳達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在臨床實踐中,會有更極端的親密關系的鬥爭。壹些被拒絕或對批評非常敏感的咨詢師可能會采取行動讓客戶接受並喜歡他們。例如,輔導員可能會避免與幫助者挑戰或爭論,因為害怕他不會再來。為了確保自己受到尊重和喜愛,心理咨詢師可能會偷偷向求助者尋求積極的反饋。因為不想聽到求助者的不滿,心理咨詢師也可能會忽略求助者表現出來的各種負面反饋信息。有些心理咨詢師對親密關系有很高的個人需求,他們可能會將這些需求帶入咨詢中,並超越幫助者覺得合適或舒適的界限。
另壹類心理咨詢師害怕親密關系和情感表達,或者對此感到不舒服,所以會把當事人和患者的關系保持得太遠。忽視求助者積極的情感表達,采取粗暴、疏遠或冷漠的行為,以刻板的“職業角色”對待求助者,會使咨詢師在與求助者的關系中回避情感上的親密。這些反應可能會打斷幫助者的情緒表達,導致幫助者感到被忽視或不被理解。
以上很多問題都存在於人性和人際交往中。為了洞察我們個人在這些方面的優勢和劣勢,我們必須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