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想轉行或者換行業的跳槽者不在少數。跳槽難,轉行更難。如果簡歷上的求職意向與妳之前積累的工作經驗有很大出入,面試官就會壹臉困惑,往往會在30秒內“炒”掉妳,導致妳的簡歷往往石沈大海。很多求職者對此很苦惱:想轉行或跳槽,怎麽寫簡歷?記者了解到,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有著相同經歷的求職者應接不暇,HR們基本不會考慮轉行跳槽的求職者,因為他們在目標崗位的經驗差距對企業來說無疑是壹種風險。當然,如果妳的簡歷“與眾不同”,足以表達妳對該職位的強烈興趣,妳對目標職位的完美職業規劃和工作思路,我相信有眼光的HR會給妳壹個面試機會。
例子:為“目標職位”寫壹封求職信
金先生,10年工作經驗,曾在制造、電子、服務行業工作,從事過培訓、咨詢、項目管理等工作。雖然從事過不同的工作,但金先生壹直對人力資源管理感興趣。前不久,他又遞了簡歷,希望能得到壹個HR經理或者組織發展部經理的職位。
簡歷寫作的特點:
乍壹看,金先生的簡歷打破了傳統的寫作格式。他簡化了對過往經歷的描述,而是側重於對職位的理解和自己的經歷,看起來像是簡歷和求職信的結合。他的簡歷是這樣的:
第壹部分是個人基本信息介紹;
第二部分馬上寫到“求職意向”——HR經理。他闡述了自己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興趣,自己的長期經驗,以及在多個人力資源事件的其他崗位工作中獲得的經驗。此外,金老師在從事項目管理的時候曾經參加過面試招聘活動,所以也突出了他在人才選拔方面的經驗和心得。
第三部分,金老師總結了如果能從事HR工作,會采取什麽措施,希望達到什麽效果。
第四部分簡單列舉了之前10年的工作經歷。由於這些經歷大多與HR無關,所以簡單描述壹下。
第五部分列舉了壹些符合HR工作的人格特質,如耐心、細致、善於傾聽、善於與各部門合作、學習能力強等。
這份簡歷提交後,由於其獨特的寫作格式和明確的求職意向,很容易引起HR的註意,獲得面試機會。
跳槽這個詞太熟悉了。如果用谷歌搜索,可以找到79.7萬個跳槽相關的結果。三四月份是跳槽的“旺季”。相信每個在職場中徘徊的人都有過幾次跳槽的經歷。那麽,跳槽的結果是什麽呢?完全成功的跳槽呢?除了成功,跳槽還會給妳的職業生涯帶來哪些風險?也許壹個調查數字可以給許多跳槽者壹些啟示。調查歷時近半個月,參與人數1275人,男性71.22%,女性28.78%。
1.工作五年後換工作比較合適。
大多數人還是喜歡用薪資的變化來衡量跳槽的成敗。這個調查顯示,有28.4%的人通過跳槽增加了10%-30%的工資。加薪30%-50%的也不在少數,約占整個調查受眾的25.18%。值得註意的還有16544。顯然,雖然薪資很重要,但並不是導致跳槽的唯壹因素。
對調查數據的分析還發現,工作壹年後,28.40%的人表示自己的工資略有增長(10%-30%),21.89%的人表示自己的工資至少增長了50%。壹個人工作壹年,和剛畢業的學生相比,從來沒有獲得過任何工作經驗。他不再是壹張白紙,新公司的工資也會考慮。第壹年工作的發展過程很辛苦,但是結果很美好!
在接下來的1-3年的工作中,薪資漲幅比較穩定,還是以10%-50%為主。五年的工作經驗是壹條分界線,這個年齡段的跳槽者有可能獲得大幅加薪。調查數據顯示,該年齡段有36.36%的跳槽者表示跳槽薪資漲幅超過50%。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工作五年後,大部分人的工作經歷已經從“青澀”轉變為成熟,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主管或專業技術老手。顯然,這個時候跳槽已經接近職業發展小有收獲的階段,加薪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另壹方面,工作五年也是壹個坎。調查顯示,27.27%的五年制職工表示,這次跳槽的工資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這部分人跳槽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尋找職業發展的突破口。
2.新的崗位新的要求是最大的壓力。
跳槽是壹個從熟悉的環境到全新環境的過程。雖然可以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但並不是所有跳槽的人都能順利完成這樣的角色轉變。很多人會因為各種原因在最後階段栽跟頭,使得跳槽的過程無法完美收場。那麽是什麽因素在困擾著我們呢?調查顯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新的工作職責要求的提高,選擇該選項的比例高達44.24%;另壹個較大的壓力是處理同事間新的人際關系,這個選項的比例為17.80%;和新老板的關系也是壓力之壹,達到14.5438+0%;另外,無法適應新公司的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也是帶來壓力的壹個因素。
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受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的影響,而男性則更在意與新公司老板和主管的關系。在IT等壹些技術領域,跳槽者表示,新職位增加了對新技術的要求,成為壓力的主要來源。
3.新公司的發展前景是最大的風險。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就像賭博。面對每壹個選擇和決定,雖然可以提前做好各種準備,但還是有風險的。同樣,跳槽的職業選擇也是有風險的。調查顯示,新公司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實際工作內容與招聘完全不符、無法適應新的工作環境被選為跳槽時需要承擔的三大風險,其百分比分別為26.20%、23.22%和12.80%。傳統概念的薪酬縮水風險僅排在第四位。
仔細分析還可以發現,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跳槽的風險有不同的看法。工作滿壹年的跳槽者將“工作內容與招聘完全不符”這壹選項視為最大風險,其次是“無法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隨著工作經驗的豐富,職場人對風險的考慮再次發生轉移,以新公司的發展為首要考慮。工作八年以上的求職者顯然比年輕人更關註薪資變動帶來的風險。除了公司前景和工作內容,“縮薪”選項被列為第三大風險。
4.跳槽前“知己知彼,量力而行”。
決定跳槽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什麽?44.16%的人認為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確的評估,量力而行。專家認為,要充分考慮自己的性格、個人能力、專業技能、邏輯能力、忠誠度等各方面,知道自己最適合從事什麽樣的職業。只有求職者的軟硬件與所申請職位的要求完全匹配,他才能獲得該職位並在其中發展。
如果妳跳槽到壹個壹般的管理職位,妳需要應聘者分析至少四個方面:
首先,他們的實際背景。
包括申請人從事什麽行業和專業?實際工作年限是多少,積累了什麽樣的經驗,取得了什麽成績;
第二,妳的真實能力。除了良好的業績和豐富的經驗,招聘單位還需要考察妳是否有駕馭事物的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以及妳是否有廣闊的投資視野。
第三,是否堅持後續學習。很多公司非常重視員工的自覺學習能力。如果妳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妳可能會受到質疑。
第四,妳們的私人關系是否已經建立。要達到壹定的管理水平,管理者需要有良好的人脈。
阻止HR看妳簡歷的六個原因。每壹次發出簡歷,我相信妳心裏都有更多的期待和憧憬,但往往事與願違,因為我們發出去的簡歷有時候就像石頭壹樣,杳無音信,會反復打擊我們求職的信心。但是這是什麽原因呢?作為壹個企業的招聘人員,我總結壹下簡歷不受阻礙的主要原因,幫助求職者做好充分準備,盡可能為自己贏得面試機會。
第壹,求職信沒有註明職位名稱。
有些簡歷沒有註明職位名稱。對於每天收到上百份簡歷的招聘人員來說,這樣的簡歷可能壹下子就被DEL了,妳不清楚申請對象,給別人提供了方便。
二是簡歷明顯與招聘崗位要求不符。
有些簡歷顯示的工作經歷和應聘的職位差別很大,也是DEL瞬間的對象。比如企業招聘軟件開發人員,但工作簡歷顯示的是銷售或客戶開發方面的工作經驗。我收到過同時申請三個職位的簡歷,基本上得出壹個結論:什麽都能幹的人,不壹定什麽都能幹好。因為這樣的簡歷沒有突出任何技能或專長,對自己的發展也不清楚,如無頭蒼蠅亂撞,這樣的人和企業都不會感興趣。當然,對於急於找工作,需要企業幫助定位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就另當別論了,希望獲得更多的機會,但對於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三是簡歷內容簡單,無法突出招聘崗位需要的內容。
有些簡歷只是程序化地列出了接受教育和參加工作的時間段,而忽略了所涉及的實質性內容,讓人無從得知自己做過什麽工作,擁有什麽樣的知識、經歷和技能。這樣的簡歷呈現的信息有限,不會引起招聘人員的註意。除非真的申請人很少,否則招聘人員會很耐心的打電話詢問壹些具體的信息或者讓他詳細填寫申請表。但是,對於急於得到工作的求職者來說,還是主動充實自己的簡歷比較好。畢竟等來好事的概率太低了。
四、簡歷錯誤或時間錯亂。
簡歷就像求職者的“臉”。如果有錯別字、時間錯亂或者內容錯誤,無疑會讓人覺得連臉都不會收拾的人在工作上也好不到哪裏去。所以,完成簡歷後,作為求職者,要反復審核,核對無誤。
第五,簡歷顯示“頻繁跳槽”的經歷
用人單位壹般不喜歡“頻繁跳槽”,經常會因為他們頻繁跳槽而把他們拒之門外,除非妳自己的技能市場非常不可替代。當然,求職者隱瞞自己頻繁跳槽的經歷,導致簡歷不真實,更是弄巧成拙。
六、其他不可預見因素
有時候,招聘崗位很急,可能先發簡歷的人會先被錄用,後發簡歷的人不僅知識、經驗、技能更好,還會失去機會,所以時機也很重要;有時,招聘人員可能會優先考慮面試,以便了解更多信息。總之,不可預測的主觀因素有時是影響求職成功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