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社會工作接案的基本內容和步驟

社會工作接案的基本內容和步驟

社會工作接案的基本內容和步驟

目前,我國大多數社會工作者活躍在民政、婦聯、慈善、社會組織、社區服務機構、街道辦事處等領域,並已逐步擴展到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心理咨詢等領域。所以,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社工接待案例的基本內容和步驟流程,歡迎大家參考。

接收案例的要點包括:

1.了解求助對象的求助願望求助對象的心理反應受以下因素影響:

(1)他可能不需要馬上接受服務,只需要咨詢和探索;

(2)是在壹次求助失敗的經歷後,從其他機構轉來的。

(3)被迫求助者,如服刑人員、強制戒毒人員、未成年人等。

(4)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主動前來求助的勞動者必須了解和分析求助者的現實心理反應,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對於不需要立即服務的,要對自己的問題做壹個簡單的評估,看看是真的不需要立即服務還是有其他原因;對於打探消息的人,盡量給他們提供有幫助的信息;應該鼓勵那些願意尋求幫助的人成為案件所有人。

2、促進需要幫助的人被稱為服務對象。對於願意幫忙的,勞動者要給予鼓勵,樹立解決問題的信心,樹立對機構和勞動者的信心。所以建立初步的信任關系非常重要。工作人員的真誠態度和組織的資源是鼓勵求助者成為案例所有者的必要條件。

3.澄清客戶的需求意味著澄清客戶的期望。客戶將解決問題的希望寄托在機構和工人身上,這必然會對工人寄予過高的期望。這時候工作者壹定要明確服務對象的要求,向服務對象明確機構的服務範圍和要求,告訴服務對象問題的解決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而不僅僅是工作者和機構的單方面努力。

4、初步評估問題和需要了解求助者的需求,對其問題進行簡單評估,目的是決定該組織是否需要為求助者提供服務。為此,工人需要了解以下問題,以便作出初步評估:

(1)幫助者的幫助意願如何?是主動還是被動?

(2)尋求者的主要問題是什麽?它是如何產生的?尋求者期望達到什麽目標,需要什麽結果?

(3)求助者曾經尋求過什麽幫助,付出了什麽努力?

(4)機構的資源和工作者的能力能否為求助者提供必要的服務?

(5)機構對求助者的要求能否與工人和機構的要求相協調?工作人員需要與求助者分享初步評估,以確保結論的準確性。經過初步研究

評估後認為機構和工作人員可以為委托人提供適當的服務,委托人也希望與機構建立專業關系,使委托人成為真正的案主。如果機構或工人不能提供他所需要的服務,他需要被轉介。轉介:即對於壹些機構或個人無法提供的個案,通過必要的程序,轉介給其他機構或個人,讓求助者得到適當的服務。轉介服務發生在兩種情況下:壹是勞動者判斷幫助者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屬於該機構的服務範圍;第二,服務機構只為某個區域的人提供服務,求助的人不屬於這個區域。比如機構只為芙蓉區的老人提供服務,所以需要轉介天心區求助的老人。

接收案例的步驟

壹、接案的步驟和核心技巧

接案是社會工作實踐過程的第壹步,也是整個助人過程的基礎和起點。成功處理案件是專業幫助活動的前提。

接案階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驟:了解客戶求助的原因和過程;對客戶問題的初步評估;決定是否受理案件;達成初步協議。

1)受理案件前的準備

自助尋求者(自助)

他人推薦(他人介紹)

社會工作者主動聯系(通過外展工作)

2)識別服務對象的類型:

誌願服務對象(自我發現,動機強,工作輕松)

非自願客戶(抗拒、不利、難以相處)

3)了解客戶的求助過程。

到社會工作機構尋求幫助的客戶通常有不同的問題和不同層次的需求。

壹般來說,大多數客戶在試圖自己解決問題後,最後選擇求助。

4) make?潛在客戶?變成?現有客戶?

那些沒有使用或接受過社工資源幫助,但以後可能需要服務資源和幫助,或者可能需要幫助而不求助,或者已經阻礙了他人或其他系統正常發揮其社會功能而不求助的當事人?潛在客戶?。工人的任務不僅僅是配合?現有客戶?建立關系,還要接觸潛在客戶,讓他們明白接受社工服務對他們的意義,促進?潛在客戶?還變成?現有客戶?。

2)面試

面談是案件接收階段的第二個主要任務。

1)面試的目的和面試地點的安排。

面試是工作人員與服務對象面對面討論確定是否建立專業協助關系的過程,也是壹種有意識、有針對性的人際交往。

面試場所應盡可能使客戶感到自由、舒適和隨意,並促進不受限制的溝通和交流。

2)面試的主要任務

明確客戶的問題和需求(他的問題是什麽);

明確角色期望和義務(妳想做什麽,社工和服務對象的格子期望);

刺激和促進委托人進入角色(別急,慢慢說);

促進和誘導客戶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妳試過嗎?);

達成初步協議;

決定工作流程。

3)面試技巧

主動介紹自己。

向服務對象解釋援助的目的,並積極介紹組織的目標和職能、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專長以及對尋求幫助和接受援助的看法。這些都將有助於消除客戶的疑慮,使他們順利進入接受者的角色。

連接

內容包括:了解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求,就服務對象的問題、社會工作機構的職能和社會工作者的角色交換雙方的看法和期望。

溝通要註意共情(empathy)表達的運用:是指工作人員進入並了解案主內心世界,並將這種了解傳達給案主的過程。用簡短正確的文字表達當事人的感受和情緒;不分析,不評價。妳感覺到自己了嗎?妳覺得呢?像妳想的那樣?妳覺得呢?妳認為——妳感覺到——對妳來說——妳認為——我聽得好像妳認為——?

專心聽

傾聽包括五個條件:沒有批評;不做評判;尊重;敏銳;以對方為中心。

鼓勵和支持:指工作人員通過適當的言語和肢體語言,鼓勵案主繼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觀點。比如?嗯?、?好嗎?、?繼續嗎?、?還有什麽?、?未來呢?、?其他情況呢?、?我明白,好嗎?如過渡短語,以加強遊客敘述的內容,並鼓勵他們繼續下去。

3)收集客戶數據

數據收集的內容和範圍。

客戶的個人資料。籍貫、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職業收入等。;

身體狀況:了解委托人的病史,是否有疾病、遺傳病、慢性病,目前情況如何(身體和精神);

客戶的能力和特點;

客戶所處的社會環境。

2)數據收集的方式和方法

詢問:詢問當事人;

咨詢:問專業人士;觀察:家訪、座談會、社區訪問;

問卷調查:讓客戶填寫問卷。

4)做好接收案例的會談記錄。

面談結束後,社工應記錄面談的內容和結果。敘事記錄是壹種常見的形式,它包括:采訪的目的;面試流程;對面試的總體評價;對以後面試的建議。

二、接案時應註意的事項

決定是否需要緊急幹預(基本上是關乎生命或安全的問題);

權衡自己有沒有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要固執);

決定問題的優先級(尊重案主,先處理簡單的問題);

確保客戶要求的服務符合服務機構的工作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