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他人和我壹樣,學歷不高,選擇了另壹條路,學技術創業,或者成為銷售精英。剛開始很辛苦,工資比進廠的都低。他們吃了最後壹餐,沒有下壹餐。但是10年後,我們的人大多創業成功,成為老板或者高管,而且都在城市結婚,很多在城市相處的很好。相比之下,進廠的不僅比以前掙得多(與物價上漲掛鉤),而且在異鄉居無定所。
職業沒有區別。對於80後來說,讀書的機會沒有現在多,而且剛好趕上新時代的打工潮。大量畢業生和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工廠工作。那幾年雖然窮,但我堅持不進廠,因為我覺得流水線的工作方式,不管多長時間,離開了那些固定的機器,依然什麽都做不了。自學壹門技術,工資低。10年後,至少可以靠自己積累的技術經驗拿高薪,或者靠自己的技術和人脈創業。
當今社會,對於學歷低,沒有好父親的人來說,只有做生意才能致富。在工廠工作永遠不會有出路。
從2008年開始。東莞的工資壹直不高。工人平均3000元左右。說到抓貨,也就4000多壹點。為什麽有些人不願意換工廠。?因為整個東莞地區都差不多。換來的是我賺的少。我在壹家公司呆了很長時間。我熟悉所有的人,所以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同時也有很多工廠是有資歷的。再做壹年,壹個月加20到50元。做了十年左右的員工,幾乎每年都能多拿壹個月的工資。
大多數人都過著穩定的生活,而穩定的前提是缺乏教育和技術經驗,所以只能選擇在工廠工作,做壹名普通的生產工人。對於農民工來說,進工廠往往是最好的選擇,很多人都知道在工廠上班工資不是很高。年紀大的人工作時往往選擇進廠。當然,不管什麽工廠,環境越好,規模越大,他們更願意去。路邊小店,壹些破舊的廠房或者工地,都不是大多數年輕人的選擇。那麽為什麽這些工人要去工資低的工廠呢?不就是為了掙錢嗎?
?
學歷不低,長得醜能怎麽辦?
我也是13出去壹家電子廠上班。當時工資2400多,每天加班9.30,不休息。產量不夠的時候,我半夜加班,早上多幹壹個小時。
後來漸漸好了,壹個月休息壹天,壹個星期不加班,苦日子就這樣過去了。記得有壹天下午,我和我的搭檔在不同的宿舍壹起睡過頭,兩個人都是到了上班時間才下班。結果組長說第二天扣了產量沒有工資,我想哭。
?
不到十分鐘,主管邀請我們去辦公室喝茶。主管問:“妳怎麽了?”
我說:“妳覺得我們說的可信嗎?如果可信,我們就說不可信,我們也不說。”
“跟我說說。”
搭檔說:“我們睡過頭了,他們在宿舍不同的下午上班才知道我們倆都在上班。”
我還是有點生氣。“妳們扣我們的產量不發工資對嗎?”
?
主管:“我不記得妳曠工了。”
我和我的搭檔異口同聲地說:“只有妳是壞人。”
這件事之後,我們成了那個小廠的名人,兩個月後我們成了不同組的組長。但是我們工作沒多久就走了,又開始做銷售,但是工資沒有工廠高。
我現在已經好幾年沒下班了,但是如果非要選的話,我還是喜歡去工廠。廠裏人多,自然樹敵多。在工廠裏擡頭做事就行,不笑。事情單調卻復雜空洞。只要輸出到了,就可以用妳的引導玩了。
?
工廠裏的人可以省錢。如果夫妻在同壹個工廠下班,就像我大哥大嫂壹個月兩班倒。至少有8000多的人壹個月活幾百,給家裏孩子寄1000。壹個月7000塊,壹年就賺10萬。他們在那個工廠工作了十多年,在農村算是有錢人了。
願意留在工廠,首先和行業氛圍好,前景好有關。
在東莞,藍領是壹個龐大的群體。東莞作為全國五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壹,制造業相當發達,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之壹,因此被譽為“世界工廠”。在這個地方,制造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
目前東莞制造業有八大支柱產業,分別是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家具、玩具、紙及紙制品、食品飲料、化工等。這些行業很多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吸納了大量的人就業。可以註意到,東莞每年春節後還有壹段時間的“用工荒”。2017年初的壹份春節“空城指數”顯示,東莞以69.26%的空城率位列“最空城”之首。這裏面有兩層意思:壹是外地來東莞打工的人很多,二是東莞對藍領工人的需求很大,甚至在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的當下。
東莞的產業轉型升級壹直為外界所關註。雖然,2015年,東莞已經有60%的工業企業進行了“機器換人”,但東莞直到現在還在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當地政府對此還是非常重視的。這說明即使在智能化時代,東莞仍然非常依賴藍領工人,但不同的是對技術工人的要求越來越高。
有存在的必要,那麽為什麽要離開工廠呢?壹些服務行業即使工資再高,也會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重新開始,職能的未來風險也會更大,因為給的錢越多,責任越大。被需要是求職選擇的寶典。
其次,東莞不是壹個收入低的地方。2065438+2006年,東莞GDP達到6827.67億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20位。2017數據顯示,東莞人均月收入已達7862元,位居全國第六,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佛山。雖然我們不壹定相信數字,也不壹定很準確,但至少說明東莞當地的收入水平還是在全國前列的。
最後,東莞的制造業參與全球競爭,仍然有非常強勁的未來。東莞是智能手機的生產基地之壹。去年出貨量達到2.6億臺,占全球1/6。有華為、vivo、OPPO、金立等很多大品牌。只是近幾年,華為終端搬進來了,雇傭了2.5萬人。
或許,經濟發達,制造業發達,就業機會多,發展機會多,才是支撐藍領留在東莞工廠的重要原因。
只是相對的工資基數。比如我們廠,很多部門的普工都是4k.5k,旺季都是6k-7k。東莞相對消費水平比廣州深圳低很多,而且房租便宜,大部分工廠提供吃住,所以我們的老員工相對穩定。但是95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確實不想進工廠,他們很難在工廠車間穩定發展。再加上兩班倒,年輕人不想通宵工作,年輕人很難留下來。再加上國家政策大力發展四五流的大學教育,高中畢業生只要有錢,基本上想上大學就能輕松入學畢業,也不重視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發展。這樣壹來,這些四五級的年輕大學畢業生就高得不能再低了,以後制造業越來越難招到藍領。這不僅是東莞的挑戰,也是中國的挑戰。
工廠普通員工工資低是普遍現象。去哪裏不壹樣?工廠主和打工仔是兩條平行線,不能相交。每個人都想利益最大化。妳見過無數的老板做大做強,又有幾個是拿著普通的工作就能發財的?中國人口眾多,老齡化嚴重。壹般工廠只招年輕人。當他們過了45歲,就失去了應有的優勢,很難找到工作。所以,我壹般不想折騰。另外,跳槽頻繁,浪費時間,成本很大。前後算不劃算。就算找個普通的工廠,普通工人的工資也不過三五百元。所以壹般農民工不願意折騰,選擇留下來。
讓我告訴妳壹些事情。我在東莞幾年了,沒有換過地方,也沒有換過工廠,因為換了地方妳要去哪裏?深圳?那裏工資高,但是消費也高。吃飯壹個月最低600,租房也貴,最低400。朋友說在那裏加班也不遲,還能拿那麽多錢。壹定是深圳。我就想說挺好的,但是壹個月存不了多少錢。因為加班不多,所以早早就想著下班去哪裏玩,玩起來也要花錢。
雖然我在東莞塘廈這邊工作比較晚,但是最早下班時間是10,壹般是10: 30到11: 30。基本都是吃宵夜,下班回去洗澡睡覺,再沒時間去什麽地方。
月薪剛好4500。工廠包吃住,深圳的工廠基本沒有,我就省了600多塊吃的,壹個月只便宜220塊。
我每個月能存3500-3800左右。朋友在深圳龍崗,每個月能存2500左右。如果妳想存更多的錢,來東莞吧。想玩就去深圳,看妳怎麽想。
我1993年出生在東莞。12中專畢業,出來從事模具行業工作。2008年左右,模具制造王國“東莞”。以前想做幾年碩士,工資應該在4000以上。12年,每天加班兩小時,壹個月休息四天。我壹個月拿了2500,各行各業淡季都很紅火。我試著在淡季的時候壹個月拿800。後來換了幾次工作。去上海做廚房,去珠海賣房子。壹般工資2500。在壹些地區,食物沒有被覆蓋,或者沒有被覆蓋。連飯也不吃。我來問問那些壹個月7000-8000的。它是哪種?還有壹個很現實的問題。妳剛剛接觸那個行業。除非妳進去了,應聘經理什麽的。不然大家不都是從底層做起的嗎?聽說過海底撈嗎?就算妳去華為。有了足夠大的平臺給妳,妳能去哪裏?現在我壹個月7000的工資在東莞普通鎮街算高的了!用現實說話!我還是很佩服漂洋過海去異地打拼的外籍員工!我也壹直在努力擺脫賬單。
告訴我哪裏工資高!我當時在深圳東莞來回跑!到時候東莞800,深圳1400就可以了。除了房租和公交,還不如東莞。後來說佛山土地資源高,我來了才知道,壹個月根本沒有星期天,沒有勞動法!勞動法對佛山工廠(順德除外)沒用。
這個問題很奇怪。不走的人有不走的理由,也可能離家近,親朋好友都在,朋友介紹,老板家的親戚。北上廣深那麽發達,工資那麽高。為什麽外地的人不來?為什麽還有那麽多人留在小縣城,滿足於1.2千的工資?另壹個原因是三個人在面試壹份工作,壹個來自朝鮮,壹個來自中國,壹個來自美國。壹個月5000元。朝鮮人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韓國人可能會猶豫,美國人可能會轉身離開。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