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面收獲頗豐的蘋果,最近單次下載量突破654.38+0億。可以說,蘋果iPod+iTunes模式的成功極大地刺激了全球在線音樂服務商的信心。今年3月剛剛成立的鯨音樂網就是其中之壹。這家由籃球明星姚明和曾擔任崔健等著名歌手經紀人的陳格創辦的公司投資了2000萬美元。目前擁有65萬註冊會員,並以每月654.38+0.5萬的速度遞增。
近日,巨鯨音樂網CEO陳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運營至今已經有收入。他認為中國是壹個可以下載正版音樂的大市場,市場需求旺盛。他也表示有信心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
數字音樂下載市場空間大,唱片版權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數字音樂的發展正處於快速轉型時期,固化的CD、磁帶等傳統銷售形式正在快速轉變為合法付費下載的網絡音樂銷售方式。中國有5億互聯網和手機用戶,下載正版數字音樂的市場空間很大。互聯網和手機帶來的新的傳播渠道,打破了過去困擾顧客的壹種消費模式:當他們只想要壹兩首歌的時候,他們就得買整張CD。今年2月,蘋果iTunes單次下載量突破6543.8+0億,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陳格說道。
市場需求的存在和蘋果成功的運營模式,給了陳格足夠的理由去運營正版音樂網站。但是,在壹個正版音樂網站正式投入運營之前,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和唱片公司談判唱片版權問題。如何說服四大唱片公司根據中國國情制定授權價格?陳格講述了這個故事。
2005年6月,正在籌備巨鯨網絡的陳格陪同中國音像協會會長劉國雄赴倫敦出席71周年紀念大會暨英國錄音表演權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年會,面對國際四大唱片巨頭,劉國雄作為除國際唱片業聯合會(IFPI)主席約翰·肯尼迪之外唯壹的演講嘉賓,闡述了中國政府打擊盜版音像制品的態度。
陳格表示,在大會之前,我向劉總裁建議,要為中國的網絡音樂授權設立壹個標桿,向國際唱片業發出更明確的市場信號,就是以1元為基準。後來證明,中國官方的聲明對加速四大唱片公司授權中國歌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鯨魚音樂網在短時間內以理想的價格獲得了授權。
目前,巨鯨已獲得全球超過1970家唱片公司授權,其中包括四大公司。
推行多元化服務,尋找多元盈利渠道
成功解決唱片版權問題後,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運營網站。網站能像蘋果壹樣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嗎?1元人民幣下載壹首新歌。當價格低於1元甚至免費音樂下載時,巨鯨該如何面對?在陳格看來,版權協議是基礎,價格問題由網站根據自身運營來決定。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巨鯨網絡真正的競爭力在於能否始終領先壹步推出多種服務和盈利渠道。
“我們的營銷將在6月份真正開始,我們將進壹步推出5元、6元、7元不等的包月加單下載模式,還有針對在校大學生的2元包月加單下載模式。比如‘非凡6+1模式’,就是我們把音樂分成不同的頻道,每個頻道至少有10000首,然後把所有的音樂打散重新打包。用戶可以花7元錢包月和6元錢買壹個頻道,得到1,000首歌,但必須再付1元錢買壹首新歌,7元錢買的歌加起來就是10001首。”陳格說。
“非法下載音樂時,首先要搜索歌曲、專輯或藝術家。如果妳想找到整張專輯,妳還必須知道每首歌的名字和它們的順序。通常,在壹個地方下載整張專輯是非常困難的。音樂的質量通常很差,因為人們在復制音樂時使用高壓縮比來節省空間。並且我們會在世界各地的曲庫中挑選數百萬首音樂,參考音樂排行榜、樂評以及中國音像店近20年的銷量排名進行分類,讓客戶自己選擇。”
陳格說,重要的是,我們要為中國的互聯網和手機用戶提供完整的音樂產品消費,包括增值服務,比如贈送鈴聲。當妳花1元錢下載壹首新歌,還可以獲得MTV、演唱會門票、明星照片、網站積分等等。
“我們會允許妳通過P2P軟件傳遞給別人。然而,音樂文件受到DRM(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的保護。當他們想打開音樂時,系統會提醒他們從鯨魚那裏下載。”他認為,這種讓P2P軟件和音樂搜索引擎免費為巨鯨打廣告的方式是目前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方式,也是國際唱片公司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陳格進壹步表示,我們左邊有索尼BMG、華納唱片、百代唱片、環球唱片為首的國際唱片業的支持,右邊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為首的中國運營商的銷售渠道和平臺。隨著3G時代的到來,我們與運營商合作,幫助我們生產可以播放正版和正版MP3的音樂手機。和聯想等終端廠商合作,比如買聯想音樂手機可以送654.38+0萬首歌。這些進壹步擴大了我們的銷售渠道。
“在背景音樂非常重要的環境中,比如酒吧、酒店大堂、咖啡廳等。,我們為他們提供制作程序的需求。同時,他們也可以自己在網站上下載歌曲,不用擔心唱片的版權問題。”
開通付費方式多樣化的盜版音樂網站,成本很高。
付費下載的重要方面是付費方式。許多人對電子銀行支付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目前大部分在線音樂下載用戶都是手機付費。陳格認為,可能很多人對網上支付還心存疑慮,但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淘寶、綺優等網站購物的網民很少聽說過銀行卡被盜的事情,這也說明我們的網上支付平臺越來越成熟。目前,我們已經開通了銀行卡支付平臺、手機短信充值、盛大卡、王俊卡等多種支付方式。網友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認為靠譜的支付方式。
在談到打擊網絡音樂盜版時,陳格認為,現在國家的法律環境已經非常成熟,政府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正版音樂網站多在暗處,盜版音樂網站多在明處。唱片公司可以通過起訴盜版音樂下載網站贏得應有的份額。此外,投資數字音樂的成本遠高於盜版CD和卡帶,如服務器、帶寬和數據庫。
然而,Whale.com並不否認在短期內無法擊敗那些提供完全免費的非法音樂下載的網站。
由巨鯨音樂網等正版音樂網站組成的在線音樂市場,是否會成為繼短信、遊戲之後中國互聯網的下壹個亮點,是否會給國內互聯網帶來新的活力?它能帶來新網絡經濟的增長嗎?我們拭目以待。
鏈接:iPod模式
指的是蘋果的音樂模式,即iPod+iTunes音樂商店的銷售模式,形成了iPod經濟。IPod是音樂播放器;ITunes為在線音樂商店運營付費下載。從技術上來說,MP3播放器不是蘋果發明的,在線音樂下載也不是首創,但是把兩者結合起來是蘋果iPod的壹個創新,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這種模式也奠定了蘋果在數字音樂下載領域的主導地位。
行業網站運營及盈利模式分析
商業網站的營銷逐漸從大眾市場轉向小眾市場。互聯網公司必須挑戰市場,以更快的思路應對新形式。在非典的影響下,對於網絡行業來說是壹個很大的轉折,但也給門戶型網站提出了壹個很大的問題。如何應對新的市場細分,當非典來臨時相當壹部分傳統企業無所適從,而網絡行業卻是春風化雨,網上銷售,網站建設,電子商務。成型的網站大多利用非典發了小財,但非典過後,如何進壹步鞏固優勢,是整個網絡行業最大的公關工程。
非典的時間可能是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沒有抗風險能力的企業,在非典之後可能不復存在。占主導地位的網絡企業可能會發現,非典之後雜牌的幹擾少了。誰能堅持住,誰就能在非典之後走出躲藏,整合對手,成為網絡新亮點。
在新的網絡市場中,網站與渠道的復合經營模式是企業有效挖掘細分市場、應對競爭的戰略性盈利模式。具體分析如下:
壹、是什麽原因導致了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原因1:網站系統缺乏立體結構。
網站建設前期缺乏系統規劃,沒有專業團隊考慮壹個完整的產品或行業產品與其他產品之間的整合。它只是采取與普通競爭對手相同的手段和策略,建立網站後倉促跟進。
原因二:網站定位不明確。
大部分網站的定位不是很明確,什麽都能提供,不同產品之間的關系沒有明確界定,導致整體服務水平下降。
原因三:網站的產品結構與綜合興趣結構不銜接。
大部分行業網站在建立初期都沒有壹個完整的市場框架來支撐,需要在市場中慢慢建立起來後才能形成主導服務。因為沒有完整的市場框架,市場發展期出現各種問題,提供的服務有限。在市場定位的時候,要考慮要做什麽樣的網站,可以利用什麽優勢。網站建立後,可以整合壹切資源開拓市場。
原因四:網站缺乏市場細分。
網站產品的戰略定位趨於統壹,考慮無差異的大眾消費和企業的壹般性服務(供求信息、企業論壇等。).網站服務單壹,采用統壹的推廣方式,沒有考慮到消費者的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點。
原因五:商業模式單純強調規模。
追求最大的市場份額,不考慮不同產品的差異,什麽樣的客戶都在為他們服務,這種忽視不同消費者需求的模式必然會在壹定程度上阻礙網站的成長。
原因六:缺乏專業管理
大部分網站的組織結構基本上是直線型、功能型的,側重於商家產品的供求信息數量、成交額等表面信息,對網站的進壹步服務、產品的橫向銷售和配套銷售、專業服務等缺乏專業管理。
原因七:網站對整個業務產品服務體系沒有采取專業化管理。
網站裏會有咨詢電話,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解答關於產品信息的問題。管理和專業技術服務僅限於臨時性服務,導致商家對網站的服務不滿意,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
理由8:單純考慮瀏覽量。
追求最大瀏覽量的模式沒有錯,但是瀏覽人群也是網站的生命線。單純追求瀏覽量的網站運營方式已經過時,只能讓網站的行為短期化,全面提升網站的交易量、瀏覽量、綜合服務,平均執行,才能維護好網站。
原因9:網站對區域市場的管理。
網站針對個別市場或整體市場進行營銷運營時,只能為公司以外的市場提供壹般性服務。如果在外地發展分公司風險太大,就無法分析和開發區域市場的特點。
二、是什麽原因造成了渠道脫脂的深刻性和系統性?
原因1:廣度和深度的矛盾
壹般的行業網站,都是采用商家會員制,服務重心太低,而且以中心城市為主,沒有完整的二三級市場支撐,從而造成整個行業網站在壹個中心城市不斷采取魯莽、降價等非正常手段,未能給商家壹個良好的發展平臺。
原因二:缺乏對資源投入最優邊際效應的考慮。
壹般行業網站的重心主要在中心城市提供服務和招募會員,市場的運營嚴重依賴當地市場,沒有考慮未來利益的可持續來源,往往失去了成長能力。
原因三:部分網站信奉市場精耕細作的理念。
在投入大量人力開發市場的同時,還涉及到企業網站等服務項目,導致企業認為行業網站是由壹般網絡公司轉型而來,對其服務不感興趣,產生排斥。
原因四:缺乏細化的分類管理。
壹般的行業網站,產品的類別劃分的非常細致,但正是因為項目繁多,導致訪客不願意繼續閱讀,導致瀏覽量和交易量減少。
原因五:網站運營過程中普遍缺乏細分意識,發現壹個,沒有建立整體行業供求信息平臺,導致專業市場大,其他配套市場和相關市場服務差,平臺演變成競技場,讓商家失去參與興趣。
原因六:壹些行業網站是以產品的銷售為基礎,利用銷售的差價來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