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2019甘肅高考分數線和分數線什麽時候公布?

2019甘肅高考分數線和分數線什麽時候公布?

壹、甘肅高考成績查詢時間安排。甘肅高考成績公布時間為6月23日。考生可登錄甘肅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也可關註甘肅教育微信平臺、甘肅省教育廳新浪微博進行查詢。

二、甘肅高考成績查詢入口

/

三、甘肅高考最新新聞推薦

每年高考前夕,網絡上總會出現壹些被反復證明不實的高考舊聞和新聞,誤導考生和公眾。為此,教育部門、網信部門和公安機關對歷年來“冷飯熱炒”出現頻率最高的高考假新聞、虛假信息進行了梳理和總結,並提醒廣大網民,這些謠言的背後是不法商家、網站甚至慣犯精心設計的騙局。三部門特別提醒考生和家長,辨別謠言,謹防上當受騙。希望各網站不要給謠言提供平臺,也希望網友不要輕信、不要傳播謠言。

第壹,花錢買高考試題和答案。

每年都有不法分子在釣魚網站上兜售所謂的“高考真題”、“絕密答案”,標榜“準確率極高”、“違約退款”等誘人信息,以“預付款”為名要求用戶提前支付。還有人聲稱可以花錢請“槍手”代考。壹些不法分子以傳輸“樣本試卷”為名,向用戶電腦或手機發送病毒,獲取用戶信息。

案例:2018高考前夕,呼和浩特警方破獲壹起販賣所謂“高考題”案。據悉,有人以“XXX考試”、“XXX教育”為名,建立了“2018高考”等大量QQ群,大肆炒作以每套300元的價格出售高考真題,並保證“每科真題壹半”、“6月6日早上6: 00獲取高考真題,下午5: 00準時發放”。掌握確鑿證據後,辦案民警將犯罪嫌疑人戴某某抓獲。經審訊,犯罪嫌疑人戴某某對其詐騙行為供認不諱。戴交代,所謂的高考題,其實是在網上以每套200元的價格購買的壹套模擬高考試卷。

提醒:高考試題屬於國家絕密資料,其儲存運輸有嚴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觸試卷的人員都實行封閉式管理。廣大考生和家長不要心存僥幸,不要相信所謂的高考試題和答案是提前獲得的。在網上購買所謂的“高考真題”、“絕密答案”,都是騙子發布的虛假信息。購買機密資料是違法的,所以不要嘗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組織作弊”、“為他人實施前款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以考試作弊為目的,非法出售或者向他人提供第壹款規定的考試試題、答案”、“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壹款規定的考試”的,屬於違法行為。

第二,尋找丟失準考證的考生

每年高考當天,考生準考證丟失的信息都會在網上流傳。廣大網友看到後,為考生著急,迅速在群裏、朋友圈轉發,短時間內形成了影響較大的輿論。事件發生後,教育部門很快核實,部分考生根本沒有丟失證件,部分信息不完全匹配,可以說基本是虛假信息。公安機關也證實,留下的手機號碼壹般都是詐騙電話。詐騙犯編造故事騙取社會善心。如果好心人按照電話號碼回撥,按照電話提示音操作,就有可能落入收費陷阱。

案例:2016,“我朋友撿到壹張準考證。知道的請告知:姓名:白雅倩,考點:壹中,考場:013,座位號:11,準考證號:2041065438+。幫別人留香!”這是壹條在網上流傳多年的假消息。2017有多處準考證信息缺失,丟失準考證的有、楊、、黨喜龍。2018,“劉明偉”和“劉明婷”同學再次丟失準考證,內容完全照搬往年套路。

提醒:看到類似信息後,建議聯系考生所在中學或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的舉報電話進行確認。不建議未經核實就轉發,或者撥打信息後留下的聯系電話。

第三,閱卷老師只關心進度,不管對錯。

每年高考結束後,成績公布前後,網上總有人猜測某地高考閱卷工作異常嚴重,閱卷老師甚至不分對錯亂評卷。事實證明,發布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出於好奇,壹些高考成績差距較大或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長認為閱卷有問題,隨意猜測信息。

案例:在某知名論壇,有壹個帖子“高考閱卷老師冒著生命危險揭露內幕,學生前途因此被耽誤”。發帖人自稱參加過某省高考閱卷,閱卷老師只想趕進度,或無視混亂,或“壹分鐘批作文”,漠視人命。該帖與高考內容有關,引起關註,迅速成為熱點,各大論壇紛紛轉載。有網友大呼“怪不得自己高考分數比預期低,原來是這麽被騙的。”教育部門和公安機關迅速查人。根據發帖人的說法,當時只是為了好玩,吸引網友的眼球,提高知名度。他們自己沒有參與高考閱卷。他們中的壹些人聽信謠言,做出了自己的解釋。他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自己刪除了內容,並向社會道歉。

提醒:高考閱卷是壹項非常嚴肅的工作。目前流行的“網上閱卷”從制度設計到實際操作都體現了公平正義。比如大部分省級評卷老師都要過“三關”,也就是資格關。所有參與閱卷工作的中學教師必須是具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職稱的骨幹教師。系主任和課題負責人是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大學教師。不符合上述資格條件者,不得參加評卷;培訓過關,所有評卷老師必須經過評卷標準培訓,掌握評卷標準和要求,未參加評卷標準培訓者不得參加評卷工作;所有閱卷老師必須通過考試。在評卷之前,每位評卷老師必須通過65,438+00份評估試卷中的至少7份。在評分過程中,還會進行不定期的評估。如果兩次評估都失敗,則不允許正式評分。正式評卷前應進行試評卷,根據評分參考和考生答案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分規則,並嚴格按照評分規則實施正式評卷。普遍實行“壹人評壹題”制度,保證閱卷質量。對於中英文作文,采用不同老師“雙評”的制度。如果“雙評”超過壹定誤差,會提交給第三位老師進行“三評”,保證評價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此外,還有嚴格的評卷質量監控程序,對評卷人員的評卷質量進行全過程的檢查、審核和糾正,並對評卷老師可能存在的對評卷態度不壹的現象進行監督和糾正。

第四,大數據誌願者,收取天價咨詢費。

每年高考誌願填報前夕,總有中介或網站聲稱掌握內部大數據。各地教育考試院明確表示,沒有與任何社會組織或企業合作。根據教育部信息公開要求,考試院已公開招生計劃、錄取結果等數據,並向考生發放誌願參考資料,供其在報考誌願前研究填報。所謂的商家“內部大數據”純屬謠言,無非是營銷口號。其數據的準確性需要推敲,誌願填報存在壹些不確定因素,比如考生在本次高考中的表現會影響其分數的變化,還有其他考生的誌願填報。

案例:某教育培訓機構在其網站上打出“準確填報誌願”、“不浪費壹分錢”等廣告。考生可壹次性購買20000元、10000元等不同面額的貴賓卡,享受壹對壹“精準”指導。高考結束後,記者采訪了購買貴賓卡的考生和家長。考生和家長普遍反映公司提供的誌願指導不夠專業,部分數據不準確。但近三年的錄取數據,誌願填報技巧的公開解讀,以及對教育部門發布的考試院錄取動態信息的密切關註,更加準確實用。

提醒:建議家長和同學在舉報這些誌願app和廣告時要謹慎警惕。

五、可以花錢改變高考成績。

每年高考結束後,考生和家長通過熟人介紹或在網上了解,通過黑客結識能進入高招系統的專家,修改高考成績,同時索要高價“服務費”,讓學生得到滿意的成績。

案例:2015高考結束後,秦淮警方發現該地區存在以改分為誘餌的詐騙案件。家住秦淮區的張女士和劉先生被騙近萬元。經警方偵破,犯罪嫌疑人張某交代,他以“黑客”的身份在網上發布信息,聲稱可以修改高考、大學考試分數,向被害人索要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的“服務費”。這幾年都有人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