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有誰知道2003年3月周傑倫上《時代》雜誌封面的內容?

有誰知道2003年3月周傑倫上《時代》雜誌封面的內容?

2003年3月1日,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刊登了壹篇文章:酷傑(作者:凱特·德雷克/凱特·德雷克)。

摘要:他的老師曾經誤以為他是啞巴。偶像制作人以前覺得他太醜了。但是周傑倫已經成為亞洲最紅的流行歌星。

沒有真絲織錦套裝,沒有復古酷炫的摩托車,沒有粉絲為他的演唱會尖叫,沒有女孩在他的鋼琴前跪倒。周傑倫的“阿爾法音樂”音樂工作室位於臺北東部的壹棟灰色高樓裏。皮沙發和藍綠色的墻之間,只隔著壹塊窄窄的淡黃色地板。這完全是周傑倫的世界。在壹場又壹場音樂會期間,他可以蜷縮在這裏,躺在地板上,打個盹,或者反復琢磨曲調和歌詞。創作新歌時,他總是先在夢中捕捉零散的歌曲,然後從夢中醒來,用鋼琴復述歌曲,用歌詞結巴,最後將這些夜曲改編成單曲或制作樣本。

有兩年的時間,周傑倫是壹個合同作曲家,以每首600美元的價格寫歌。他為那些沒那麽有才華但更帥或更漂亮的歌手寫了壹首又壹首歌。他甚至很少離開他的音樂工作室。寫主旋律,然後作曲和聲,然後在“買斷菜單”後面寫歌詞;最後,被工作和音樂天賦弄得筋疲力盡的他會壹頭紮進被子裏睡覺,在夢中神奇地醞釀下壹首歌。整天吃蛋糕和炸雞的周傑倫夢想成為壹名音樂制作人,而不是流行歌星。

披頭士有洞穴俱樂部,貓王有太陽工作室,性手槍有100俱樂部。對於周傑倫來說,阿爾法音樂是他的音樂基礎。在這裏,他嘗試自己的音樂思路,總結自己的音樂理論,探索如何讓自己的歌曲充滿激情,令人難忘。漸漸的,他明白了,比起外貌,動作,形象,音樂才是最重要的。他見證了太多的偶像歌手來來往往:拿不準調子的帥哥,才華不夠的女星,根據舞蹈而不是聲音來選擇成員的少男少女組合,等等。他發現,唯壹能讓歌手為粉絲記住,讓他看起來與眾不同的,就是歌曲本身。

從臺灣省到香港,再到新加坡,這些想法對整個華語樂壇來說都是非常不尋常的。在憤世嫉俗和變化無常的中國流行音樂界,24歲的非偶像歌手周傑倫的存在本身就是壹個奇跡。大部分偶像男歌手幾乎都出身於音樂世家,從小花錢大手大腳,最後的形象永遠是弱不禁風的帥氣,陰柔。他們都會得到壹首量身定制的好歌,然後經過程式化的商業包裝。運氣好的話,還會被電影導演或者廣告制作人看中,走上演藝之路。

那麽,這個長著不整齊的牙齒、鷹鉤鼻和尖下巴的不起眼的年輕人是如何取代謝、劉和張,成為亞洲最炙手可熱的流行歌手的呢?壹切來源於簡單的音樂工作室,艱苦的歲月,歌曲和“音樂最重要”的革命理念。“連我身邊的女粉絲都不會說我帥”,周傑倫解釋道。“他們只是告訴我,他們喜歡我的音樂。是我的音樂吸引了他們。”

自2000年6月5438+065438+10月推出首張專輯《周傑倫同名專輯》以來,周傑倫的音樂開始主導或改變整個亞洲流行音樂界的發展方向。他的第壹張專輯有10首歌,有的激情四射,有的充滿思想,有的是動情的情歌,克雷格·大衛不禁被那種溫柔和諧,振聾發聵的風格所感動。雖然他所有的歌曲都是用普通話填詞,但他的專輯在他的家鄉臺灣省以及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輕松獲得了兩三張白金唱片。

在最近的“MTV亞洲音樂節”上,他被選為“臺灣省最受歡迎男歌手”。港媒稱他為“小天王”,雖然周傑倫本人並不喜歡這樣的稱呼。他最近在拉斯維加斯的米高梅大花園競技場演出,吸引了超過10,000名觀眾。幾家大公司給他發來贊助合同,包括百事(中國)和PCCW,松下公司請他做壹種新型手機的代言人。

當周傑倫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被認為有點遲鈍,或者更確切地說,“愚蠢”。他的高中英語老師蘇·艾倫(Sue Ellen)說他的學習能力很差:“周傑倫很少有面部表情,我壹度認為他是個啞巴。”孩子對數學、物理、化學都不感興趣,更不願意為英語作業操心。但他的母親發現,這個安靜、害羞的男孩似乎總是隨著他演奏的西方流行音樂東倒西歪。

"在學會走路之前,他對音樂非常敏感。"母親周回憶說。因此,在周傑倫四歲的時候,母親周就把他送到了鋼琴學校。他真的會玩。他練得像著了魔壹樣,像同齡的孩子喜歡冰淇淋壹樣喜歡鍵盤。當他十幾歲的時候,他的創作才華超出了他的年齡。“有壹次,他用鋼琴彈了壹首非常莊嚴的曲子,”周傑倫高中的鋼琴老師陳查理說,“但他把它變成了壹首有趣而頑皮的曲子。”

在琴房之外,周傑倫與常人無異。他喜歡看功夫電影和玩電子遊戲。當別的孩子都在為中考努力學習的時候,周傑倫卻經常去逃課,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自己的“音樂象牙塔”上。看來他將壹事無成。音樂?如果妳來自臺灣省的中產家庭,數學、科學、工程和計算機編程是妳的生存之道。音樂呢?那只是名門望族之後的男青年的事情,和林口長大的孩子沒有關系,換句話說,和周傑倫沒有關系。隨後,他在孫山名譽掃地,即將被扔進殘酷的現實世界。他可能會成為壹名天然氣工人,或者,如果幸運的話,在妳面前賣電子琴。

但是,音樂壹直影響著周傑倫的生活。音樂救了他。音樂升華了他。音樂是他的救世主,是他的幸運星。音樂是他唯壹擁有的東西。甚至在周傑倫還很迷茫的時候,音樂就已經在為他安排人生了,周傑倫不知道自己的和聲天賦有多可貴。

壹次偶然的機會,他陪壹個大三女生參加了臺灣省的“超級新人王”節目,引起了阿爾法音樂工作室老板、臺灣省制作人吳宗憲的註意。回憶起第壹次見到周傑倫的時候,吳宗憲說:“我的第壹印象是他太害羞和安靜了。我甚至覺得他有點遲鈍。”周傑倫的音樂感動了吳宗憲,但吳宗憲當時的想法只是把他當成壹個詞曲作者。“我不認為周傑倫能成為藝人,”吳宗憲承認,“因為他不是很帥。”

後來,另壹位著名的音樂制作人發現了周傑倫的音樂才華,聽了周傑倫的演唱後,決定為他出壹張專輯。至此,壹夜之間,周傑倫從壹個默默無聞的小音樂人變成了歌手;這麽突然,這麽快,連周傑倫自己都有點受寵若驚。

談及音樂,周傑倫說自己的音樂就像魔術壹樣。應該是多元的,短暫的,多變的,發散的。“這是我的魔法。”他又說了壹遍,很認真很真誠的看著妳,好像他真的很需要妳明白這壹切。“我的人生哲學是,無論做什麽事,都不能總是跟著別人走。走自己的路好嗎?”他說。

看來周傑倫不是把R&了;b音樂是臺灣省第壹批音樂人引進的,在他之前陶喆、王力宏都有過嘗試,但直到周傑倫出道,R & amp;歌手B開始真正占領臺灣省歌壇。“毫無疑問,周傑倫引領著音樂的發展,”香港樂評人方來奇說。他在音樂創作和演唱上的成功為他帶來了壹大批模仿者。

周傑倫在美國米高梅大劇院演出結束後,懶洋洋地坐在壹家中餐館裏。他仍然戴著汗濕的棒球帽,穿著破舊的牛仔襯衫。他似乎有點深思熟慮,似乎也對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功感到驚訝。其實娛樂圈還有很多領域需要亞歷山大去征服,包括:電視,電影,走向世界,進軍美國等等。但周傑倫似乎並不把英語學習當回事,也沒興趣為自己的電影找導演。最終,他習慣了名聲帶給他的壹切。他已經開始融入自己的角色,他的人生哲學指引他至今,他已經學會相信自己。

24歲的巨星,很多事情還是要學著去做,各種商業力量會引導他去拍這樣的廣告,這樣的雜誌封面等等。R & ampb還是rap?耐克還是阿迪達斯?他搖了搖頭。他想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回到他在臺北的音樂室,躺在沙發上,小睡壹會兒,在夢裏唱更多的魔幻音樂。

中國網2003年3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