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的定義
獻血在中國壹般理解為無償獻血,在臺灣和香港也稱為無償獻血。指獻血者捐獻全血、血漿或血細胞成分的過程。通常獻血者不收取任何報酬,采供血機構會給獻血者發放低值紀念品。
這些血液通常儲存在血庫中,由醫療單位和血站保存,供需要輸血的人使用。與有償獻血相比,無償獻血的血液質量可以得到保證,有利於受血者的健康和安全。意向獻血者可在各地區固定和流動獻血站、獻血屋、獻血車上完成無償獻血。采供血機構會定期安排采血車到學校、單位、人群密集區,或者配合相關機構的活動,招攬獻血者。
獻血有什麽好處?
從血液生理角度:獻血200毫升是什麽概念?人體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8%,壹般成年人血液總量為4000-5000毫升,而獻血200毫升只占血液總量的1/20-1/25;在臨床醫療實踐中,對於失血量在600 ml以下者,壹般不提倡輸血。可見,獻血200毫升絕對不會影響健康。
很多人獻血的第壹想法是為了治病救人,義不容辭。然而,大量的科學研究證明,獻血者在為社會奉獻愛心的同時,也在不經意間改善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為自己的健康進行了投資。
1,獻血對心腦血管系統有良好的長期影響:可以預防和緩解血液黏稠度,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體力活動的減少,人們體內的脂肪越積越多,並長期處於較高水平,俗稱“稠血”。“血稠”的結果就是脂肪壹層層附著在血管壁上,最後形成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經常獻血減少了體內壹部分粘稠的血液,然後通過正常的飲水,補充血容量,讓血液自然稀釋,血脂就會降低。堅持適量獻血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所有成分,尤其是血液中的鐵和蛋白質,還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液流動。隨著氧氣供應量的增加,人感到放松,頭腦清醒。能有效減少動脈硬化、血栓形成、腦血管意外和心肌梗塞。
2、定期獻血可以提高造血功能:因為從胎兒出生開始,骨髓就成了主要的造血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功能和造血率逐漸下降。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刺激儲存在骨髓中的成熟血細胞釋放,刺激骨髓中的造血組織,促進血細胞生成。在規定期限內定期獻血,可以保持骨髓旺盛。
3.男性獻血可能會降低癌癥的發病率:體內鐵含量過低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行動遲緩,過高則適得其反。《國際癌癥》曾報道,如果體內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患癌的概率就會增加(因為血液中的紅細胞含有大量的鐵)。目前,適當獻血可以防癌的說法沒有依據,也沒有得到國際認可。
4.可以促進和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以通過神經、體液和內分泌系統與大腦等組織器官溝通,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利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和抵抗力的提高。獻血是拯救生命的高尚品格。在幫助他人、善待他人的同時,也凈化了自己的精神,撫慰了自己的靈魂,豐富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以德行善實際上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這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參加無償獻血的基本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者,可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參加無償獻血:
年齡:18-55歲。既往獻血無反應且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重復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
體重:男?50公斤,女?45公斤;
獻血前需要經過健康咨詢、體檢和快速檢測。主要項目如下:
血壓:收縮壓90-140mmHg,舒張壓60-90mmHg,脈壓差?30mmHg
脈搏、體溫、營養、體格發育正常;
心肺正常,肝脾無腫大,無嚴重慢性病史及重要臟器切除史;
無貧血(血紅蛋白檢測:男?120g/L,女?115g/L);
乙肝表面抗原初篩為陰性;
肝功能正常。
獻血的流程是怎樣的?
1.獻血登記:請攜帶本人學生證、身份證、軍官證等有效證件,拿到身份信息表填寫,確認信息無誤後提交給工作人員。
2、獻血體檢:為了保證血液質量,檢測是否有血源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確定自己的血型等基本指標,為了獻血者的健康,必須進行體檢和驗血。
3.等待獻血:因為獻血者多,而且獻血總是要壹個壹個進行,所以耐心等待是必然的。可以提前準備好書報雜誌閱讀。整個驗血和采血的過程大約會持續壹個半小時。可以利用今天獻血的時間提前預約填表,節省時間,計劃錯峰獻血。
4.碘酊消毒:消毒後不要觸摸消毒部位。
采血前檢查:請回答采血者在檢查時提出的問題。
5、采血:請躺在采血椅上,保持傾斜姿勢,穿刺前請握緊拳頭;采血針壹旦刺入靜脈,拳頭握緊放松,直到采血完成。
6.止血:采血後,請保持棉條至少10分鐘。請不要扭動衛生棉條,以防皮下出血和充血。然後保持棉球壓針4-6小時,防止感染。
獻血需要註意什麽?
獻血前的準備:
1,獻血前要盡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2.為了保證血液質量,不要吃油膩的食物,如脂肪、魚、蛋、奶、豆制品和油膩、油炸食品,獻血前壹天和獻血當天不要飲酒。不要空腹獻血,以免獻血時出現頭暈、心慌、出汗等反應。應該吃壹些清淡的食物,如饅頭、粥、鹹菜等,防止血液渾濁,影響血液質量。
3.獻血前不要吃藥。如果服用阿司匹林會在三天內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那就不要在獻血前三天服用。
4.獻血前也要清洗手臂,避免穿刺部位感染。獻血前壹周,如果感覺身體不適,如發熱或腹瀉,以及女同誌月經期,應暫停獻血。
5.第壹次獻血的人,可以看壹些獻血宣傳資料,學習壹些血液生理知識,可以減輕心理壓力,減少獻血反應的幾率。
6.別忘了帶身份證,包括本人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護照、帶身份證號的駕駛證等有效身份證。
獻血註意事項:
1,獻血的時候壹般會登記,填寫體檢表。體重,血壓,醫生體檢。需要取少量血樣進行化驗,所以不要緊張和放松。坐下采血後,將肘部暴露在采血臺上,讓采血護士消毒。
2、在采血過程中,全身放松,保持愉快的心情,內心充滿榮譽感,保持安靜,避免皮膚肌肉收縮,影響針頭而產生過度疼痛。
3.采血過程中,妳要分神。可以想點別的,和采血護士聊聊天,看看壹些雜誌和電視等。,壹般3 ~ 5分鐘就結束了。
4.如果感到心慌、氣悶、出冷汗、口幹等。,應告知采血護士或出診醫生,以便采取治療措施。
獻血後註意事項:
1,獻血後休息壹下,不要急著起床,用壹個棉球的三個手指按壓穿刺部位。5 ~ 10分鐘後不出血禁止揉搓。
2.獻血後第二天,要註意針眼的清潔,最好洗個澡,避免臟水汙染針眼,以防感染。
3.個別獻血者因按壓不正確等原因,可能出現穿刺部位發紺。這是因為皮下有少量血液滲出。24小時內可用局部冷敷,必要時可用熱敷促進24小時後消退。根據發紺範圍,壹周左右可以逐漸消退。
4.獻血後壹般不需要補充特殊營養,多喝水補充流失的水分,維持正常飲食。多吃瘦肉、雞蛋、豬肝、豆制品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也可以吃壹些新鮮蔬菜,如大白菜、菠菜、芹菜等。不要吃補藥,更不要吃吃喝喝,以免影響身體。只要註意飲食營養的正常搭配就可以了。
5.24小時內不要做劇烈運動,適當休息。請當天不要從事高空作業、動火作業、體育比賽、通宵娛樂等活動。個別感覺疲勞的人,只要睡眠充足,很快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