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確定公司類型a。
常見的公司類型有五種: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合夥公司、外商獨資公司和個人獨資企業。
對於初創企業來說,“有限責任公司”是目前最適合的企業類型,原因如下:
第壹,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只需在出資限額內承擔“有限責任”,在法律層面上把公司和個人的財產分開,可以避免企業家承擔不必要的財務風險。
第二,有限責任公司運營成本低,機構設置少,結構簡單,適合企業的初期發展階段。
第三,目前成熟的天使、vc幾乎都是以“有限責任公司”為基礎設計投資方案。直接註冊“有限責任公司”,以後在引進投資的過程中會更順暢。
二、確定公司名稱
常見的公司名稱壹般有三種形式,不同形式之間沒有本質區別。註冊的時候可以選壹個。
命名名稱時,建議查看名稱是否已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註冊,盡量保證沒有重名,這樣通過率會更高。
第三,確定註冊資本
註冊資本是全體股東為公司經營需要而提供或承諾的資金總額。我們以有限責任公司為例。
1.註冊資本不需要壹次性繳清。
我國目前實行註冊資本認繳制,即註冊資本在開始時無需全部繳清,只需在承諾的期限內(壹般為10-20年)繳清,大大減輕了公司註冊時的資金壓力。
2.註冊資本應該寫多少,應該參考行業的資質要求。
比如互聯網公司申請ICP時,ICP經營許可證要求公司註冊資本在654.38+0萬以上;天貓對大部分品類入駐商家的註冊資本要求也在654.38+0萬以上。其他資格/資質參照本行業壹般慣例。
3.註冊資本越大,風險/責任越大。
舉個例子,比如壹家註冊資本654.38+0萬的公司,後來因為經營不善破產,欠了654.38+0萬的外債。股東最多只需出資654.38+0萬承擔有限責任,超出部分與他無關。但如果這家公司的註冊資本是10萬,那麽股東就要承擔10萬的責任。
所以註冊資本越大越好。最明智的選擇是根據企業自身的需要設定壹個合理的註冊資本。
四。股東和出資的確定
股東是公司的主人,由股東組成的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
出資額,即股東在工商登記時應認繳的資本。通常我們會把壹個股東的出資額占註冊資本總額的比例作為股東權益的比例。
壹般在創業初期,我們不推薦大量的股東,避免股東多造成的權利分散的問題。對於“早期核心員工”和“小股東”,建議使用“股權持有協議”進行持有,而不是進入工商局公布的股東名單。這種操作可以簡化股權結構,同時保護權益。簡單健康的股權結構有利於公司順利融資。
動詞 (verb的縮寫)確定註冊地址
註冊地址為公司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地址”。不同城市對註冊地址的要求不同。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私信。
各地對註冊地址的要求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如果創業初期資金短缺,可以選擇入駐創業孵化器(集中辦公區),使用他們的註冊地址。
六、確定業務範圍
經營範圍是企業可以從事的生產、經營和服務項目。它反映了企業經營活動的內容和生產方向,是企業經營活動範圍的法律邊界。
第壹次註冊公司,不知道如何確定經營範圍的時候,可以直接參考行業內類似的公司。
七、確定公司高管。
這裏的公司高管,和通常理解的不壹樣,主要是指在工商局註冊的公司經理。壹般建議由核心創始人或大股東擔任,以加強對公司的管理控制。
1,董事/董事長/執行董事
董事會由董事和董事長組成,負責公司或企業和經營活動的指揮和管理,並負責向公司股東會或企業股東會報告工作。
2.法定代理人
在法律層面上,法定代表人人行相當於公司的行為,是公司意誌的具體體現,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經理擔任,在法律層面上對公司的壹切行為和結果負責。
壹個自然人可以是幾個公司的法人。
3.監督人
由於股東分散,專業知識和能力差異較大,為了防止董事會和經理層濫用職權,損害公司和股東的利益,需要在股東大會上選舉監事代表股東行使監督職能。監事必須獨立於董事和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