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關鍵詞:藝術教育,道德品質,審美能力,創新意識,身心健康
摘要:藝術教育對人的精神世界和大腦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它有利於作為個體的人的成長,主要是對其道德品質、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有效地保護了人在不同階段的身心健康。
作為藝術理論和文化藝術教育,藝術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藝術節能和藝術知識的學習,提高個人和全民的整體人文素質。中國自古以來就把美育作為修身養性的主要手段之壹,並列為?禮、樂、射、禦、書、數?六藝教學觀中。在提倡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藝術教育對全體公民來說更加重要。本文將從四個方面論述藝術教育在人的成長和發展中的作用。
首先,藝術教育有助於培養人的道德品質。
藝術教育能有效地使人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範,使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把對美的感知轉化為自我道德的約束力,從而形成獨特的思想品德。
因為優秀的藝術作品,藝術家自身的生活感悟高度濃縮,藝術家塑造的生動形象對普通觀眾極具感染力。藝術教育旨在通過培養受教育者的藝術欣賞能力,引導藝術欣賞的選擇,提高人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在這方面,藝術教育並不遜色於說教的功能,甚至比傳統說教更有助於培養人的品德。
第二,藝術教育有助於培養人的審美能力。
人與生俱來的群體性和社會性決定了人不可能脫離集體而獨自生活,也決定了人只有對自然、生命、社會具備必要的鑒賞能力,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壹件優秀的藝術品壹定有它獨特的魅力,讓觀者在欣賞的時候不自覺地陶醉其中,使人在心情和精神上非常滿足和愉快。這種看似神奇的魅力,其實就是美感,也就是說藝術作品本身的美感,喚起人們潛在意識中對美的渴望,以及對生活中壹些事物的認識。
很多人在觀看藝術作品時,往往會驚嘆於畫家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表現力,想知道到底是什麽讓同樣的東西在普通人和畫家眼中有所不同。答案是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沒有人的成功可以壹蹴而就。優秀的畫家除了先天的天賦,更多的是靠後天的努力。他們往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顯露出獨特的才華,而這種訓練是從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開始的,在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的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創作藝術作品的基本規律,認識到精神創造的重要性,鍛煉了我的眼力和藝術欣賞水平,對藝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認識。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藝術教育更是必不可少。不僅有助於培養人的審美能力,還有助於培養人對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壹般來說,藝術教育是從訓練人的基本審美視覺入手的,用它來改變視覺體驗是出於實用的目的,或者說它的根本目的是把普通人的眼睛訓練成藝術家的眼睛,讓他們有獨特的欣賞眼光。這就要求美術教育工作者要學會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不同層次的人,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使不同階段的學生獲得相應的審美能力。
第三,藝術教育有助於培養人的創新意識。
在全球競爭激烈的經濟時代,創新意識已經成為適應這種社會環境的必要條件,而藝術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培養具有創造性思維和靈活生活工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接受過良好藝術教育的人比沒有接受過藝術教育的人思維更活躍,在工作中更能以靈活的態度創造性地完成任務,有自己明確的審美態度。
藝術教育中系統的視覺訓練是培養人的創造意識的主要手段。它是對人進行的壹系列系統的視覺訓練,以建立感官與外界和習慣的和諧關系,從而形成壹個具有整體人格魅力的人。相關研究表明,人的視覺能力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或者說是由具體向抽象發展的。如何讓沒有接受過視覺訓練的人改變原有的觀看方式,讓他們從看什麽是什麽,看什麽是什麽樣子的觀念轉變過來,是目前美術教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我們可以從對圖形比例概念的理解入手,讓受教育者發現事物的大小、高低、粗細、方圓、色彩的冷暖、明暗、塊數的大小之間的關系,然後通過大量的視圖讓他們領略美術作品中的美感規律。最後,受教育者可以將各種藝術作品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聯系起來,了解人類文化的發展進程和獨特魅力。
可以說,創新不僅是藝術的生命,也是新世紀人類生存的根本。只有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美術教育作為培養人的創新意識的最有效的途徑之壹,通過其具體實施,可以使更多的人獲得敏銳的視覺能力,去識別美術史上各個流派的不同風格,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第四,藝術教育可以促進人的身心健康。
近年來,在高壓的競爭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放棄生命來擺脫它,其中包括許多在校學生,以至於我國教育部門迫切關註學生和社會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並在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立了心理咨詢室,但收效甚微。這和中國人內向的性格有關。很多人出於不信任而不願意去尋求心理咨詢,如今各個學校心理咨詢師的水平參差不齊也是壹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事實上,多年來被排除在正規國民教育體系之外的藝術教育,是解決這種狀況的有效手段。
1.通過系統的藝術教育,讓受教育者在長期的教學中獲得審美和心理上的愉悅,在無聊或興奮的時候,可以有壹個情感自我宣泄的渠道,有壹種強烈的精神寄托。
2.在主流教育內容中,藝術教育在教學方式上更為靈活,在教學內容上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學習者在漫長的被教道路上的調味品,不僅給枯燥的學習內容帶來了壹股清風,還能使學習者及時調整自己,放松心情。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無論是藝術作品的創作者,還是藝術作品的接受者,只要以藝術教育為基準,采用視覺形象的全方位思維方式,就能獲得更多層次、更多樣的認識世界和認識自我的方式,也能使各種情境相互啟發,同時都豐富起來。也就是說,藝術教育在本質上與人密不可分,其社會性和人文性充分體現了對人的人生發展的重要影響。它不僅能使他們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質,還能對培養他們鮮明的個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參考資料:
【1】程銘泰。藝術教育[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2]阿恩海姆。藝術教育之我見[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3]羅恩·菲德。創造與心智成長[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4]蔡元培。美學論文選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
[5]吳同春。遇見21世紀科學與藝術[J]。藝術設計,2001,(3)。
相關論文:大學生論文、工商金融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熱門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