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案例分析如何解決企業信息系統應用中的這些問題
雷曼兄弟公司財務管理分析中的問題2008年9月5日,有著158悠久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根據美國聯邦破產法第11章規定的程序,正式申請破產,該程序以重建為基礎,即所謂的破產保護。雷曼兄弟作為曾經稱霸美國金融界的巨頭,也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破產,這既與金融創新過度、金融監管不力等外部環境有關,也與雷曼自身的理財目標有壹定的內在聯系。本文將從內部金融的角度深入分析雷曼兄弟破產的原因。1.股東財富最大化:雷曼兄弟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雷曼兄弟於1850正式成立。公司成立初期主要從事棉花等利潤相對豐厚的商品貿易。這家公司是家族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其財務管理目標自然是利潤最大化。與此同時,雷曼兄弟也從壹家從事幹洗、小倉儲的小店逐漸轉型為金融投資公司,性質也從正宗的家族企業逐漸成長為美國乃至全球知名的上市公司。由於公司性質的變化,其財務管理目標也從利潤最大化轉變為股東財富最大化。理由至少如下:(1)美國是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國家,建立了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因此,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可以從企業外部環境得到更好的支持;(2)與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考慮了不確定性、時間價值和股東資金成本,無疑更加科學合理;(3)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可以直接由資本市場上的股票價格決定,更容易量化,也更便於操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股東財富最大化是雷曼兄弟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二、雷曼兄弟破產的內因:股東財富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就是通過合理的理財給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當雷曼兄弟公司選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其財務管理目標時,該公司迅速從壹家名不見經傳的商店發展成為世界聞名的華爾街金融巨頭。同時,由於利益主體單壹(只強調股東利益)、適用範圍狹窄(只適用於上市公司)、目標導向錯位(只關註真實股價),雷曼兄弟在百年壹遇的金融危機中也未能幸免。對於雷曼兄弟來說,股東財富最大化在蕭何身上有成敗的意義。1.股東財富最大化,過度追求利潤,忽視操作風險控制,是雷曼兄弟破產的直接原因。在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指導下,雷曼兄弟開始轉型經營當時美國最賺錢的商品期貨交易,隨後公司開始涉足股票承銷、證券交易、金融投資等業務。從1899到1906這七年間,雷曼兄弟從壹個門外漢成長為當時紐約最有影響力的股票承銷商之壹。每壹次商業轉型都是資本追逐利潤的結果。但由於過分追求利潤,公司忽視了對經營風險的控制,最終為其破產埋下了伏筆。雷曼兄弟的破產表面上看是美國金融創新過度和金融監管不力導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但實質上是公司盲目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而忽視對經營風險有效控制的結果。深度參與合成的CDO(債務抵押債券)和CDS(信用違約互換)市場,而忽略了CDS市場相當於美國GDP 4倍的巨大風險,是導致雷曼倒閉的直接原因。2.股東財富最大化過度關註股價,使其偏離業務重心,是雷曼兄弟破產的推進劑。股東財富最大化認為股東是企業的所有者,其創建企業的目的是擴大財富,所以企業的發展自然應該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經濟條件下,股東的財富由他們擁有的股份數量和股票市場價格決定。在股份數量壹定的前提下,股東財富最大化表現為股價最大化,即股價達到最高時,股東財富達到最大。為了讓公司股票在相對較高的價位運行,雷曼兄弟從2000年開始連續7年將稅後利潤的92%花在自己的股票上。雖然這有助於提高公司的股價,但也減少了公司的現金持有量和應對風險的能力。另外,把稅後利潤的92%花在自己公司的股票上而不是其他公司的股票上,無疑是壹種“把雞蛋放在同壹個籃子裏”的投資決策,不利於分散公司的投資風險;過分關註公司股價的短期漲跌,也會使公司在實際運營中的精力投入不足,業務重心轉移,使股價失去高位運行的經濟基礎。所以,公司因為股東財富最大化過於關註股價而偏離業務重心,是雷曼兄弟破產的推進劑。3.股東財富最大化只強調股東利益而忽視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這是雷曼兄弟破產的內因。自雷曼兄弟1984上市以來,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形成委托代理關系。同時在公司內部形成了股東階層(所有者)和職業經理人階層(經營者)。股東委托職業經理人代為經營企業,其財務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通過會計報表獲取相關信息,了解受托人履行受托責任的情況和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上市後,雷曼兄弟取得了14年連續盈利,10年股東回報率1103%的驕人經營業績。然而,現代企業是各種契約關系的集合,不僅包括股東,還包括債權人、管理者、員工、客戶、政府等利益相關者。股東財富最大化片面強調股東利益至上,忽視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導致雷曼兄弟各利益相關者沖突頻發,員工積極性不高。雖然員工持股比例高達37%,但主人翁意識淡薄。此外,雷曼兄弟選擇了股東財富最大化,導致公司過分關註股東利益,忽視了壹些公司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加劇了雷曼兄弟與社會的矛盾,也是雷曼兄弟破產的原因之壹。4.股東財富最大化只適用於上市公司,這也是雷曼兄弟破產的另壹個原因。為了提高集團公司的整體競爭力,雷曼兄弟在1993進行了戰略重組和管理體制改革。和國內大多數上市公司壹樣,雷曼兄弟(美國運通公司)的母公司為了支持其上市,剝離了具有盈利能力的優質資產註入上市公司,將大量不良資產留給集團公司,將核心業務和非核心業務分開,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分開。這種上市方式註定了它無論是在內部公司治理還是外部市場運作上,都無法完全獨立於集團公司。因此,在考核和評價其績效時,必須站在整個集團公司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