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人才培養
企業管理系旨在培養德才兼備,能在各類企業或相應的經營管理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在校期間將系統學習經濟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國內外現代企業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學生還需要了解國際商法、國際標準、國際投資、國際保險和國際營銷。掌握必要的企業決策與分析、計算機應用軟件和專業外語應用能力。學生畢業後在各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大型企業和集團從事國外子公司的海外投資和管理工作,也在中外合資企業和各種涉外企業從事各種專業管理工作。
企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涉及管理學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層次。其特點是緊跟人才市場需求。我們根據企業在不同時期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提前完善教學計劃,積極探索,面向世界,面向市場,培養具有理論探索和深入學習潛力,具有實際應用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建立了在全國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完整教材體系。目前,根據教育部關於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正在建設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背景,融合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視角和方法的系列教材。
第二,教師隊伍
企業管理系的師資力量力求達到文理滲透、學科交叉互補、專業廣泛的特點,以充分發揮研究團隊的合作優勢。近60%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80%以上的教師具有高級職稱。
三、學科建設的目標
隨著中國對外經濟參與度的提高,建立全球管理理念和全球企業將成為企業管理學科的使命。本學科旨在形成完整而有特色的學科體系,提高學科研究的深度和領先地位。未來五年建設的主要目標是以縱向研究為依托,橫向研究為支撐,以現有研究中心為基礎,將本學科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壹流企業管理學科。本學科將進壹步加強企業管理領域各專業方向的研究,目標是搶占和鞏固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因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管理研究與教學的學科建設方向是圍繞提高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目標而確立的。2008年6月,經學校批準,運營管理系從原企業管理系分離出來,單獨成立。首任院長謝家平教授和第壹副主任童春陽博士。
第壹,人才培養
物流管理系旨在培養具有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意識和素質,紮實的管理學、經濟學、管理科學和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理論知識、物流技術技能和物流管理方法,具有供應鏈系統分析、物流系統規劃和物流運作管理能力的高級物流人才。本專業的學生通過專業學習可以從事各種企業的供應鏈物流系統分析和運營管理的實踐。
第二,專業課
本專業學生除學習學校規定的普通* * *課和學科* * *課外,還需學習以下專業課程:
專業必修課
1.運籌學基礎
2.運營管理運營管理
3.物流管理初級教程。
4.中級物流管理第二課程
5.供應鏈管理
6.企業資源規劃
7.服務管理服務管理
8.管理原理綜合管理
9.企業戰略管理的企業戰略
10.營銷原則
專業選修
1.質量管理質量管理
2.技術管理技術管理
3.運營案例分析運營案例研究
4.供應鏈契約與再保險管理供應鏈契約與再保險管理;風險管理
5.收入管理和動態定價收入管理和動態定價
6.物流信息管理
7.管理決策分析
8.物流成本管理
9.項目管理
10.信用管理信用管理人力資源部成立於1999,是國內最早從企業管理部獨立出來的部門之壹。目前人力資源部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2人,博士5人。本系建立了多層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體系,其中研究生365人,438+0人,本科生230人。
人力資源部擁有強大的研究實力。自成立以來,它已承擔了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30多個省和部委。
水平,及橫向課題近20項,並已出版專著和教材45部,獲省部級獎勵8項,在《經濟研究》和核心期刊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30余篇。由於教學成績顯著,該系還獲得了教育部、財政部優秀教材獎等多項獎項。
人力資源部與國內外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以及臺灣省的對口單位保持著廣泛的合作關系,並先後聘請了美國。
來自著名大學的學者,如華盛頓大學的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包括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創始人之壹邁克爾。
許·安東尼教授,馬誇特的弟子。近年來,人力資源部的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頻繁出國和參加香港活動。
加上科研合作,深造,各種國際學術會議。2005年,人力資源部開始與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合作。
培養高水平的人力資源經理。
人力資源部重點培養能夠掌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人才。當學生在學校的時候,
將系統學習經濟管理學科的基礎知識,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經濟理論與實踐、心理學、組織行為學、領導學。
理、勞動經濟學、國際人力資源管理比較、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知識。本系專業要求學生畢業後掌握。
掌握各種人事戰略方案的設計技巧,良好的溝通組織能力,專業外語應用能力。畢業生可以在各種機構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或咨詢服務,教育和培訓。上海財經大學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開設市場營銷專業的高等院校之壹。多年來,我校市場營銷系在專業教學和科研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和經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市場營銷系的師資力量力求體現跨學科、廣專業的特點。近80%的教職工具有博士學位,75%以上的教師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在晁剛嶺、陳啟傑、陳新康等國內著名營銷專家的帶領下,本系教師充分發揮團隊合作優勢,不斷深化理論研究,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同時,他們註重為中國的企業實踐和政府決策咨詢服務國際營銷理論的最新成果,與許多跨國公司和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深入的合作關系。
市場營銷系培養市場營銷本科、碩士、博士三個不同層次的人才。根據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結合國內市場經濟建設的具體實際,不斷完善學科建設,創新教學:不僅引進最新原版教材,還成功建設地方精品課程;采用課堂教學、案例討論、文獻討論和實際模擬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系統地學習和掌握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使學生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在掌握先進的營銷技巧,樹立現代管理意識的同時,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科生除學習經濟學和市場營銷學的基礎知識外,還需學習市場調研、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廣告學、公共關系學、企業管理學、消費心理學、組織營銷學等專業知識,掌握科學決策軟件應用的基礎知識和專業外語的應用能力。大部分學生畢業後在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外貿公司從事市場營銷、國際營銷的組織管理工作。也可以去廣告公司、咨詢公司,或者政府流通管理部門、研究機構工作。工業經濟系是由以前的工業經濟系發展而來的。為了適應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更有利於學科的發展,我校在全國較早地對原有的工業經濟課程進行了改革,引入了工業經濟課程。1990年代中期,工業經濟系更名為工業經濟系。
目前產業經濟系有10名教師(名單如下)。此外,還聘請了上海市經委等實務部門的多名兼職教師擔任研究生導師。
產業經濟系的教師以產業經濟系所涉及的領域為主要研究範圍。就近年來的研究範圍而言,他們主要集中在產業組織分析、戰略行為研究、企業並購、期貨理論與市場問題研究、上海產業結構研究、上海產業發展研究、產業開發區研究等領域。因學科研究成果突出,被原財政部批準為財政部重點學科,2001被授予上海市重點學科稱號。
產業經濟系主要在碩士生和博士生層面培養學生,其目的是培養能夠掌握和運用現代產業組織理論和產業結構理論的高級專門人才。在校期間,學生主要學習經濟理論、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理論、企業戰略管理、組織經濟與管理、跨國公司管理、WTO研究等專業知識,掌握相應的計算機技術和外語水平。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大型企業的市場調研;證券公司和咨詢機構的行業研究和投資銀行業務;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的行業規劃,並能在各類教學科研機構從事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國際貿易系有兩個專業:國際貿易和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專業成立於20世紀40年代,國際商務專業於2002年開始招生。從事這兩個專業教學的師資力量雄厚,有14名教師。現有教師中,80%具有高級職稱,其中教授6人(均為博士生導師)。教師平均學歷很高,其中68.75%具有博士學位,25%具有碩士學位。
國際貿易的發展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1984授予碩士學位權,1998授予博士學位權,成為全國第三個獲得博士學位權的單位。90年代初,上海市教委評優全市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我校獲得第壹名(並列),1998被評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國際貿易專業在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方面有著堅實而廣泛的基礎。國際商務專業成立時間不長,但依托國際貿易專業和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的綜合優勢,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該專業目前只招收本科生,但國際貿易的碩士和博士學位項目都有國際商務方向,為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進壹步發展鋪平了道路。
國際貿易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深厚的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知識、創新意識和研究能力,熟練運用外語,從事國際貿易理論研究、進出口業務管理和開展國際商務活動的專門人才。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主要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國際結算、國際保險、國際經濟學、世界經濟、世界貿易組織、跨國公司管理等專業課程。國際商務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廣博的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知識(包括國際貿易專業所學的大量知識)並能熟練運用外語的多功能復合型人才。國際商務專業所學的知識與國際貿易專業相似,但比國際貿易更廣泛。國際貿易專業側重於經濟理論的學習,國際商務專業側重於實際應用能力的學習。
國際貿易專業畢業後,學生可在涉外企事業單位、跨國公司、政府部門等管理部門從事對外貿易的管理和實務工作。,也可以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世界經濟系,創建於1979,辦學歷史悠久。當時國內只有少數幾所大學開設這門學科。成立之初,該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國內及世界經濟學界知名學者10余人。此前的四任院長分別是朱元、Xi克正、龔維新和朱忠弟教授。這些前輩的辛勤工作為後來世界經濟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時世界經濟系有兩個專業,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1978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和1984分別開始招收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專業的研究生。1998年9月,上海財經大學內部院系調整中撤銷世界經濟系,同時成立世界經濟研究所。2002年,世界經濟專業恢復招收碩士生,並開始招收博士生。2003年,國際商學院重新設立了世界經濟系。目前該系擁有世界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國內只有少數高校擁有該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
目前,世界經濟學部主任為車教授(博士生導師),成員為:朱忠弟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金副教授。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為朱中棣教授,主要成員為郭教授(博士生導師)、藍宜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嶽耀星教授(博士生導師)、車教授、教授。該學科在全國和上海世界經濟學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朱中棣教授為上海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車教授為上海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還有我校其他單位承擔世界經濟系博士、碩士培養的教師,分別是李欣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以及楊副教授、樓芳副教授。目前,世界經濟學科絕大多數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已形成壹支結構合理、教學科研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
世界經濟系和世界經濟研究所成立以來,教師共出版書籍20余部,譯著4部,教材8部,發表論文160余篇,其中國外出版物6篇。科室和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並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等科研項目。
世界經濟學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國際經濟理論與政策、美國經濟、日本與東亞經濟、東歐中亞俄羅斯經濟等。多年來,學科始終註重研究當代世界經濟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特別是戰後美加經濟、日本經濟、轉型國家經濟、發展中國家經濟、發達國家經濟周期和危機、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趨勢、國際經濟壹體化、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研究領域。,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其中壹些得到了國內外同行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
世界經濟專業屬於理論經濟學中的應用學科。目前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戰略眼光和創新意識,專業理論和知識基礎紮實,外語水平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強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除了高級宏微觀經濟學等基礎課程外,還包括世界經濟、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理論、發展經濟學、比較經濟學、世界經濟史、發達國家經濟、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經濟理論與方法、世界貿易組織、跨國公司專題等專題課程。主要研究範圍包括: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趨勢;各國的經濟特點和發展規律;國際經濟關系;國際經濟各專業領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企業等)的情況、問題和運行規律。);以及中國與外國的經濟關系,包括對外貿易、金融、投資、國際經濟合作等領域。
畢業生能找到就業的工作有:外貿、外交、涉外咨詢、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國際業務部、外資企業高層管理、新聞出版及涉外經濟研究、高校教學、科研院所專項研究等。旅遊管理系成立於2002年,設有旅遊管理博士點和碩士點。旅遊管理博士點是上海市第壹個嚴格按照教育部學科分類授予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的旅遊管理博士點。
旅遊管理系招收研究生、博士生、高級教師、高級訪問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目前有旅遊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13人,旅遊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9人,博士後2人。旅遊管理碩士的研究方向為:旅遊企業管理和會展管理。旅遊管理專業博士生的研究方向為:旅遊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國際旅遊目的地與旅遊企業集團研究。主要研究特色為:深入研究中國旅遊業和旅遊目的地的發展規律、中國旅遊企業的國際合作與競爭規律、國際旅遊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包括對旅遊飯店和會展的研究。
旅遊管理系教師主持和承擔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教育部中歐高等教育合作研究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等。,並出版了多部專業論文、專著和專業教材,獲得教育部優秀教材獎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作品獎。旅遊管理系教師從事的與旅遊相關的主要研究課題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外資進入中國旅遊業的現狀、趨勢及對策研究”(批準號04BJY069),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上海旅遊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的分析方法及統計指標體系研究”(項目號:2003BJB008), 上海市旅遊管理委員會課題:上海酒店業現狀及發展對策(2005)、上海市旅遊管理委員會課題:上海形象提升研究(2005)、上海市經貿委重點課題:上海會展業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2003)、上海浦東新區規劃課題:上海浦東新區十壹五旅遊發展規劃(2005)、上海浦東新區規劃課題:上海浦東新區十壹五旅遊住宿業發展規劃(2005)
學術帶頭人何建民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旅遊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
優秀教師,從1982開始從事旅遊管理的教學和研究,曾赴奧地利國際旅遊管理專業學習,獲得學院國際旅遊。
管理學專家證書,原上海旅遊學院旅遊管理系主任,《旅遊科學》雜誌主編,上海外國語大學院士。
國際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國內知名旅遊管理專家之壹。旅遊管理系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掌握現代國際旅遊管理理論和方法,並能熟練運用英語從事國內外旅遊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學生不僅要學習和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還要學習和掌握旅遊管理、旅遊市場營銷、旅遊企業財務管理、旅遊區規劃原理和方法、旅遊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等專業知識。選用英文原版教材進行教學。
畢業生可在國內外旅遊企業集團、負責旅遊管理的政府機構、旅遊飯店、旅行社、旅遊景區工作。
管理,也可以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咨詢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和咨詢工作,也可以在其他有關單位工作。
從事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