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發展中的“缺失”及其改善措施
這裏討論的“流失”主要是指公共圖書館發展中的不足和缺陷,這也是制約公共圖書館發展的主要因素。
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受到了阻礙。
公共圖書館不僅是文化事業的壹部分,也是社會公益事業的壹部分。其核心是產生壹定的社會效益,為社會進步與和諧發揮作用。由於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而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處於欠發達水平,經費問題成為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中最迫切的問題。由於資金短缺,壹些圖書館藏書少,或藏書老化,或圖書館“空殼化”,或圖書館幹脆出租場地,嚴重阻礙了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公共圖書館壹直依賴政府“輸血”,“坐、等、要”是其* * *本性。如今,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公共圖書館壹方面要加大自身的宣傳力度,擴大社會效益,以引起政府的重視,促進政府投入的增加;另壹方面,公共圖書館要加強自身的“造血”能力,如提供特色服務、獲得社會捐贈等,以解決公共圖書館經費不足的問題。
由於圖書館管理體制缺乏創新,圖書館管理滯後。
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處於文化系統的領導之下,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對圖書館的重視程度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影響很大,這是公共圖書館發展中最主觀的因素。公共圖書館在人事任免、圖書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上受制於上級部門,缺乏自主權,不能根據本館情況解決具體問題。這種僵化的管理體制使得我國公共圖書館的主要職能越來越弱,內部機構僵化,自主意識淡薄,使得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嚴重滯後,背離了現代社會對圖書館的要求。
我國公共圖書館要健康發展,必須改革現有的管理體制,增強公共圖書館的自主能力,使公共圖書館能夠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發展目標。同時,圖書館還應引入“全面質量管理”、“鯰魚效應”競爭機制等新的管理理念,不斷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水平。
目前,由於合作水平的限制,我國公共圖書館享有的資源水平相對較低,這是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中的壹個普遍問題。此外,我國信息共享平臺的發展水平還相當有限,網絡化和數字化的實現程度還很低,這也影響了公共圖書館的* * * *建設。還有地方保守主義,固守本地資源,拒絕與外界共享,也在壹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共圖書館的資源。
因此,我國在規範公共圖書館、加強合作的同時,應加快信息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建立信息平臺,逐步消除地方保守主義障礙。只有這樣,才能進壹步提高公共圖書館的資源享用水平。
由於缺乏圖書館意識,政府對圖書館重視不夠。
在中國圖書館現行體制下,公共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上級領導的重視。然而,長期以來,政府對圖書館的認識不夠,公眾的圖書館意識薄弱,公共圖書館壹直處於尷尬的地位。壹方面,在經濟發達地區,壹些城市已經把圖書館作為自己的文化名片;還有壹些地區經濟發達,但公共圖書館發展相對落後。同時,在壹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圖書館往往被忽視。這樣下去,必然會把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帶入死胡同。
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公共圖書館逐漸受到政府的重視。特別是《國家“十壹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第三部分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關註,標誌著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高潮的到來,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及其歷史使命的全面確立。深圳“圖書館城”的建設,也表明我國各級公共圖書館重新站在了這壹重大裏程碑的起跑線上,即將展開全方位的速度和實力比拼。
由於圖書館職業資格認證機制的缺失,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館員是圖書館的靈魂,館員的文化素質直接影響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和圖書館的服務質量。然而,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館員的普遍狀況是:學歷低、學科結構和知識結構不合理、館員年齡老化,等等。而且圖書館長期以來都是領導家庭的“避難所”,工作人員冗員混雜,也制約了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我國公共圖書館的聘任也應借鑒國外。首先要取得圖書館職業資格證書,然後通過競爭性招聘,實行全職招聘制,形成“優勝劣汰”的氛圍,改變公共圖書館現有的工作人員。館員素質的提高將使圖書館煥然壹新。
公共圖書館發展中“虧損”的根源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取得了巨大成就,無論是省市級圖書館還是基層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整體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但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也存在壹些不容忽視的弱點和不足。上述人員素質、管理體制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公共圖書館的進壹步發展。筆者通過對近年來發表的論文和相關資料的分析研究,認為制約我國公共圖書館進壹步發展的根本在於經費問題。
經費不足問題是國內外圖書館界的壹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圖書館面臨的壹個迫切問題。經費不足不僅制約公共圖書館的進壹步發展,而且影響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影響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效益,影響圖書館意識的普遍形成,最終影響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公共圖書館經費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壹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很有限,國家對公共圖書館的財政撥款遠不能滿足現代圖書館的發展要求;其次,我國壹些政府主導的公共圖書館意識還很薄弱。即使當地經濟相當發達,對公共圖書館的投入也是杯水車薪,忽視了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再次,由於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技術化、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水平有限,嚴重制約了我國公共圖書館的享受,資源重復建設現象嚴重,也加劇了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經費緊張;最後,公共圖書館沒有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社會作用不明顯,社會支持和捐贈少,導致公共圖書館經費來源單壹。可見,公共圖書館經費短缺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不僅在建築面積、藏書數量、人員素質、圖書館覆蓋面等方面,而且在公共圖書館的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基層圖書館和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也有很大發展,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圖書館網點。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信息的海量增長,公眾對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具體、復雜和苛刻,公眾的圖書館意識也將逐步增強,這些都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未來,公共圖書館應抓住機遇,尋求更大發展。未來的社會可以說是公共圖書館表現出色的最好舞臺。當然,中國的實際國情也影響了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基層圖書館甚至因為經費原因出現了文化倒退,比如壹些圖書館被更換或者倒閉,基層圖書館逐漸成為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瓶頸。因此,今後應加大對基層圖書館的投入,促進基層圖書館的發展和進步,努力早日實現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全面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