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測量儀法是指利用“人員測量儀”收集電視收視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收視調查方法。樣品家庭的每個成員在手控制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鈕,也有供客人使用的按鈕。當家庭成員開始看電視時,必須先按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鈕,不看電視時再按這個按鈕。測量儀會把每壹分鐘看電視的所有信息存儲起來(甚至精確到秒),然後通過電話線傳輸到總部的中央電腦(或者通過PDA在家裏獲取數據)。
收視率多久出來?有的是壹周,有的是兩周,有的是壹天。劉雁南說,這主要取決於采用什麽樣的測量方法。如果采用日記法,最快需要壹周時間,壹般需要兩周時間來收集和分析數據。如果采用人員表方式,由於電話線可以即時發回數據,可以隔天提供收視數據,但是人員表的成本比較高。
■電視收視率能和新聞聯播比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在提供收視率的時候使用了這樣的表述:壹部電視劇的收視率僅次於《新聞聯播》。這種比較方法科學嗎?
劉雁南認為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首先,電視劇和新聞聯播不在同壹個播出時段;其次,兩者面對的不是同壹個市場。新聞聯播是面向全國的,而更多的電視劇是區域性的,面向壹個省或者壹個市。“之所以有這樣的提法,主要是因為《新聞聯播》在大家的印象中收視率很高。我想證明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很高,但最好不要做這樣的比較。”其次,劉雁南介紹,在壹些地方,壹部電視劇的收視率可能高於新聞聯播。比如有些地方的《還珠格格》收視率達到60%,就是因為《新聞聯播》面向全國,統計基數太大。
壹部電視劇的收視率應該以什麽數據作為比較標準?劉雁南表示,業內壹般以央視播出的壹套黃金時段電視劇的收視率作為比較標準,或者以壹部創造了收視神話的代表性電視劇作為衡量標準。
■收視率能衡量電視劇質量嗎?
劉雁南指出,收視率分析中的另壹個常見現象是簡單地將收視率與內容聯系起來。當收視率上升或下降時,經常可以看到“這是因為節目內容好(或不好)”之類的斷言。壹般來說,收視率和節目內容是有相關性的,後者通常對前者的變化有明顯的影響,但這不是絕對的。劉雁南說,衡量壹個節目或電視劇的質量,收視率不應該是唯壹的標準,也是滿意度的指標。“如果說評分衡量的是定量因素,那麽滿意度衡量的是定性因素,而且更重要。”據介紹,有的電視劇收視率高但滿意度低,甚至可能出現大家看壹部電視劇卻邊看邊罵的現象;有些電視劇可能收視率不高,但是很滿意,比如《雍正王朝》。“我們以前不重視收視率,現在卻走向另壹個極端:收視率是唯壹不對的。”
其次,收視率也是造假的。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曾在“2002中國傳播論壇——中國電視劇傳播學術研討會”上痛斥虛假收視率現象。他說山東某電視臺有壹個節目已經停播三個月了,但是收視率調查公司根本不知道,還在提供節目的收視率,收視率高達30%。
■為什麽央視索福瑞和AC尼爾森提供的收視率不壹樣?
CCTV-索福瑞媒體研究公司和AC尼爾森公司是中國最重要的兩家收視率調查公司。據業內人士分析,在電視收視率市場中,CCTV-索福瑞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85%,AC尼爾森約占10%。另外兩家大公司是AC尼爾森媒介研究和上海廣播電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業內人士往往有這樣的印象,AC尼爾森和CCTV-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視率數據並不相同,即使是同壹地區同壹時段的同壹部電視劇,有時也有相當大的差異。比如央視播出的壹套《浪漫的事》,尼爾森的平均收視率是7%,而CCTV-大二是6%;再比如2000年6月5438+10月1到9月23日杭州的《新聞聯播》平均收視率。央視-索福瑞提供的數據是22.1%,AC尼爾森是4.6%。哪個數據更準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於調查公司來說,這是壹個敏感話題。壹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主要是測量方法不同造成的:日記法和儀器測量法的結果肯定會不壹樣。應該說儀器測量法更準確。日記法往往是事後回憶填寫,所以誤差會比較大,而人員測量儀的數據可以精確到1分鐘,所以收視率會低很多。另外,由於樣本戶不同,計算體系不同,評級也會有所不同。“壹般來說,雖然數字不同,但趨勢應該是壹樣的,否則用戶會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