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南用於規範和指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轄區內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及其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務。各區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本指南的基本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相關工作指南。
壹.信息管理
將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納入管理時,本人需要提供核酸陽性或抗原陽性檢測結果。為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及其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了解其日常健康狀況,並按要求填寫新冠肺炎感染相關信息。建立工作臺賬,掌握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的姓名、聯系方式、家庭住址、共同居住地等基本信息。重點關註老年人、兒童、孕婦、透析患者和有嚴重基礎疾病的特殊患者。
第二,健康評估
1.估價官
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患者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全科醫生進行評估。嚴重精神疾病、孕婦和兒童由專家或保健醫生進行評估。
2.評價指導
無癥狀病例/感染;新冠肺炎無癥狀攜帶者
已檢出陽性但無相關臨床癥狀的,可給予健康教育,包括如何通風、消毒、手衛生等健康教育,以及日常生活調節、飲食指導、運動指導、情緒調節、中醫預防等中醫特色指導和幹預。
輕度/普通患者
有發熱、呼吸道等癥狀,無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輕癥/普通患者壹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如有發熱、呼吸道癥狀可給予壹般對癥治療。建議感染初期臥床休息,多喝水,保證足夠的能量和營養攝入。若出現發熱癥狀,可給予必要的退熱藥物,並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咳嗽、咳痰癥狀可通過相關藥物緩解。
慢性病患者需要按時服用慢性病日常維持藥物。如果緊張焦慮,應加強心理疏導,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輔助,並可給予中醫幹預指導。
對於兒童:除了對癥治療外,可適當采取小兒推拿、穴位按摩、音樂療法,幫助穩定情緒,保護心理健康。
對於孕婦:隨時關註其身心狀態,並提供飲食、情緒、心理等方面的咨詢和指導,必要時由專業醫生指導。
針對老年人:除新冠肺炎癥狀外,關註老年人的基礎疾病,加強對基礎疾病的幹預和健康指導,如指導慢性病用藥、飲食習慣、運動等。
對於精神疾病患者:隨時關註精神狀態,由專業醫生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對癥治療。
重癥/危重病人
呼吸頻率30次/分以上,出現低氧血癥,嚴重者出現呼吸衰竭和休克。及時將有新發冠狀動脈肺炎癥狀的重癥患者轉送至指定醫院。
同居者
應對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進行健康教育,包括如何避免同時暴露於空氣、通風、消毒、手衛生、日常生活調節、飲食指導、運動指導、情緒調節、中藥預防等抗感染措施。
第三,宣傳和通知
通過紙質或電子通知等方式,告知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自我健康管理要求,推送抗原自測視頻、用戶手冊和衛生防疫知識,指導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規範開展自測和癥狀監測,提高防疫技能。告知新冠肺炎陽性患者日常醫療保障、醫療流程、相關工作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第四,健康管理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新冠肺炎的陽性感染者提供健康隨訪和遠程診療服務。開展健康監測,隔日詢問並收集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的體溫、呼吸道癥狀、精神狀態等信息,是否有呼吸困難、胸悶等表現,直至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自測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為陰性。必要時可提供現場訪問,評估衛生狀況,並根據評估及時處理。同時,做好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生活人群的健康監測工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指導其就醫。
動詞 (verb的縮寫)轉診指導
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出現持續發熱、呼吸困難等危重病例時,應指導患者或其家屬按照就近原則,自駕車或撥打120救護車前往醫療機構救治。對非危重、重癥患者,透析等特殊疾病就醫時,引導其優先到轄區定點醫院就診,必要時協助轉診。
六、案件管理
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自測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為陰性後,將終止患者健康管理,納入社區衛生服務常規健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