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第壹部分: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推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深滬教育辦制定了《湖州市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適應性更強、素質更高的技能型人才。

壹、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技能為基礎、能力為導向,遵循“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總體思路,以實習計劃和大綱為導向,以企業用人需求和崗位資格標準為導向,以學生(學徒)技能培養為核心,以校企深度參與、名師深入授課為支撐。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進教育機制創新,增強中等職業教育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支撐,提升中等職業教育核心競爭力。

二、工作目標

經過三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政府、企業、學校”三位壹體的學生實習管理體系,探索出了“學生→學徒→準員工→從業人員”四位壹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步建立中職學生質量標準化體系和質量監督評價體系。全面提高學生實習專業對口率,有效提升學生崗位技能。為實習學生投保相應的學生實習責任險等險種,保障實習學生的權益和合理報酬。

三、基本原則

(壹)試點先行。以學校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為試點,結合專業實際,科學規劃,加強統籌,制定我校試點的具體實施辦法。壹次規劃,分步實施,先試點後實施,穩步推進,確保試點工作的成效和經驗。

(2)強化內涵。圍繞內涵建設,按照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要求,制定實習計劃和教學大綱,實施崗位標準制和輪崗培訓制,提高學生崗位技能,完善學校實習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提升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

(3)改革創新。從我校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創建

“政府、企業、學校”三位壹體的實習管理體系,形成“學生→學徒→準員工→從業人員”四位壹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第三方(行業、企業)評價機制,全面增強中等職業學校發展活力。

(4)註重實效。建設目標切合實際,管理措施具體可行,建設責任落實到位,管理制度規範健全,技能素養全面提升。

四、重點任務

(1)改革培養模式。為提高學生技能水平,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總體思路,實行三段式教育機制。1-2學年,學生在學校完成文化課的學習任務,掌握專業所需的基本技能,實踐六對接(學校與企業、基地與車間、專業與行業、老師與師傅、學生與員工、培訓與終身)。第三學年試點現代學徒制,讓學生真刀真槍地實踐企業工作和企業文化。同時,推行企業團隊管理模式,1師傅帶5個左右徒弟,組成學習小組,確保學生有效掌握實習崗位所需技能。

(2)改革教學模式。為適應專業崗位需求,應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註重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聯系,構建現代學徒制。實行工學結合,實行雙導師制,學校確定專業教師擔任導師,實習單位指導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實習單位派技師當師傅,負責教實習生崗位技能。把現代實踐場所作為重要的教學陣地,註重能力培養和技能訓練,促進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和工作實踐的融合,促進教學做合壹,幫助學徒在實踐中積累國家職業資格評價所需的證明材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創新實習內容。以人才培養滿足用戶需求、專業對接行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為出發點,深化實習內容改革。把妳的專業分成幾個崗位,再把每個崗位分成幾個技能要素。根據專業教學計劃要求,結合行業人才需求和崗位要求,科學合理提煉崗位核心技能,由行業、企業、學校和相關社會組織共同研究制定實習計劃和實習大綱,編寫具有鮮明職業特色的優質實訓教材,註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核要求,制定各崗位實習考核標準。同時,探索建立實習標準動態更新機制。

(4)加強團隊建設。以教師培訓、評價和考核為核心,加強“雙導師制”團隊建設。堅持以全員培訓和集中專題培訓為主要形式,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實施校企管理者雙向掛職培訓,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促進專業教師和企業共同進行技術研發,及時完善和更新相關理論知識。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選拔獎勵優秀實踐指導教師和大師,形成吸引人才、穩定隊伍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選派有實踐經驗的行業和企業專家、高技能人才、社會工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同時建立實習生和考官人才庫,保證實習考核質量。

(5)完善內部管理。在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全面加強執業管理。建立專門的執業管理機構,制定執業管理流程,完善執業管理制度。學校進行公開招標選擇有文化、有規模、有技術、有市場、有感情、有水平的企業作為實習單位,可采用1+N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形式:壹家企業獨立承擔、幾家企業共同承擔、校企共同承擔)。建立嚴格的實習前培訓和準入制度,加強對學生的實習勞動安全教育。建立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家長定期學生實習信息通報制度。完善實習巡視和跟蹤管理制度,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工段,對實習班主任的實習管理進行考核。規範學生實習檔案管理,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實習工作健康、安全、有序開展。

(6)改革評價模式。以能力為標準,改革以往學校自主評價的評價模式,積極構建學生自評、教師評價、教師評價、企業評價、社會評價相結合的第三方評價機制,讓行業、企業、中介機構對實習生的崗位技能進行評估。理論考核和操作考核相結合,要求實習生的實習崗位必須達到初級工的要求,每人必須有壹項核心崗位技能達到中級工以上水平;高級班學生實習崗位必須達到中級工要求,核心崗位必須達到高級工水平,切實提高學生就業基礎能力、崗位核心能力和職業遷移能力,實現“人人有技能、人人有特長”的目標。

動詞 (verb的縮寫)組織和實施

(壹)20XX年安吉職業教育中心校“現代學徒制”實習領導小組

組長:張華中

副組長:方欽洲

團隊成員:實習就業辦主任、教務處主任、德育處主任、總務處主任、各教學部副主任、試點班主任、專業指導教師組。

(2)領導小組的職責:

1.考察和選擇實習企業;

2.向學生和家長宣傳實習政策;

3、組織實施實習具體工作,護送學生到企業實習;

4.實習期間的信息接觸,思想交流,具體管理,評價。

第壹階段:前期準備(20XX.12-20XX.5)

(1)發布安吉職教中心現代學徒制實施方案;

(2)確認試點專業、學生人數和實習單位;

(3)試點單位應制定實施辦法和相關規章制度;

(4)制定試點專業的實習計劃和大綱,編寫實習教材和實習手冊。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20XX.6-20XX.6)

(1)完善現代學徒制試點方案並實施;

(2)建立第三方中介的評估方法,啟動流程管理;

(3)20XX 12年2月上旬、20XX年3月上旬組織考核,將崗位技能考核與職業資格證書研究相結合;

(4)學生通過所有崗位技能,從學徒變為準員工,才能實習。

第三階段:總結推廣

(1)總結試點工作的經驗和不足;

(二)檢驗和修改實施方案和各項規章制度;

(三)表彰和獎勵先進單位、教師和個人;

(4)確定將要開展新壹輪學徒制的專業和人數。

不及物動詞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門機構,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校長、企業負責人、學校相關處室負責人、企業技術人員、學校專業教師等組成。,下面有辦公室。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形成協調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機制,辦公室具體落實試點工作。

(2)強化政策激勵。聘請行業專家和高校教授成立試點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改革試點工作提供咨詢和評估。制定企業承擔職工教育培訓成本和職業教育責任的政策,通過相關企業免費培訓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接受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促進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試點工作績效評價辦法和激勵機制,評選獎勵先進實習單位、先進試點班、優秀實習指導教師、大師和優秀學徒,提高企業責任感和社會服務意識。

(3)加大資金投入。試點工作實行多輸入制。設立專項資金,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的壹定比例全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用於企業學徒培訓,學校充分利用國家免學費中等職業學校政策和國家助學金,從學校收入中提取相應比例用於試點工作。

(4)創新工作機制。以安吉縣現代服務業職業教育聯盟為載體,建立職責明確、各部門密切合作、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新機制;以定期對話協商機制為載體,建立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和教育部門與行業企業合作的新機制;建立以專家咨詢委員會和專業指導委員會為載體的試點工作科學決策新機制;以加強科學研究為載體,建立企業行業專家、職業教育工作者和相關領域專家參與學生實習標準研究制定的機制,探索建立動態更新實習標準的新機制;以巡視工作組為載體,建立試點巡視工作新機制;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家評價委員會為載體,建立社會第三方(行業、企業)評價新機制。

第二部分:安吉職教中心現代學徒制實施方案。

安吉職教中心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推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深滬教育辦制定了《湖州市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適應性更強、素質更高的技能型人才。

壹、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技能為基礎、能力為導向,遵循“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總體思路,以實習計劃和大綱為導向,以企業用人需求和崗位資格標準為導向,以學生(學徒)技能培養為核心,以校企深度參與、名師深入授課為支撐。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進教育機制創新,增強中等職業教育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支撐,提升中等職業教育核心競爭力。

二、工作目標

經過三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政府、企業、學校”三位壹體的學生實習管理體系,探索出了“學生→學徒→準員工→從業人員”四位壹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步建立中職學生質量標準化體系和質量監督評價體系。全面提高學生實習專業對口率,有效提升學生崗位技能。為實習學生投保相應的學生實習責任險等險種,保障實習學生的權益和合理報酬。

三、基本原則

(壹)試點先行。以學校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為試點,結合專業實際,科學規劃,加強統籌,制定我校試點的具體實施辦法。壹次規劃,分步實施,先試點後實施,穩步推進,確保試點工作的成效和經驗。

(2)強化內涵。圍繞內涵建設,按照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要求,制定實習計劃和教學大綱,實施崗位標準制和輪崗培訓制,提高學生崗位技能,完善學校實習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提升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

(3)改革創新。從我校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創建

“政府、企業、學校”三位壹體的實習管理體系,形成“學生→學徒→準員工→從業人員”四位壹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第三方(行業、企業)評價機制,全面增強中等職業學校發展活力。

(4)註重實效。建設目標切合實際,管理措施具體可行,建設責任落實到位,管理制度規範健全,技能素養全面提升。

四、重點任務

(1)改革培養模式。為提高學生技能水平,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總體思路,實行三段式教育機制。1-2學年,學生在學校完成文化課的學習任務,掌握專業所需的基本技能,實踐六對接(學校與企業、基地與車間、專業與行業、老師與師傅、學生與員工、培訓與終身)。第三學年試點現代學徒制,讓學生真刀真槍地實踐企業工作和企業文化。同時,推行企業團隊管理模式,1師傅帶5個左右徒弟,組成學習小組,確保學生有效掌握實習崗位所需技能。

(2)改革教學模式。為適應專業崗位需求,應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註重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聯系,構建現代學徒制。實行工學結合,實行雙導師制,學校確定專業教師擔任導師,實習單位指導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實習單位派技師當師傅,負責教實習生崗位技能。把現代實踐場所作為重要的教學陣地,註重能力培養和技能訓練,促進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和工作實踐的融合,促進教學做合壹,幫助學徒在實踐中積累國家職業資格評價所需的證明材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創新實習內容。以人才培養滿足用戶需求、專業對接行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為出發點,深化實習內容改革。把妳的專業分成幾個崗位,再把每個崗位分成幾個技能要素。根據專業教學計劃要求,結合行業人才需求和崗位要求,科學合理提煉崗位核心技能,由行業、企業、學校和相關社會組織共同研究制定實習計劃和實習大綱,編寫具有鮮明職業特色的優質實訓教材,註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核要求,制定各崗位實習考核標準。同時,探索建立實習標準動態更新機制。

(4)加強團隊建設。以教師培訓、評價和考核為核心,加強“雙導師制”團隊建設。堅持以全員培訓和集中專題培訓為主要形式,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實施校企管理者雙向掛職培訓,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促進專業教師和企業共同進行技術研發,及時完善和更新相關理論知識。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選拔獎勵優秀實踐指導教師和大師,形成吸引人才、穩定隊伍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選派有實踐經驗的行業和企業專家、高技能人才、社會工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同時建立實習生和考官人才庫,保證實習考核質量。

(5)完善內部管理。在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全面加強執業管理。建立專門的執業管理機構,制定執業管理流程,完善執業管理制度。學校進行公開招標選擇有文化、有規模、有技術、有市場、有感情、有水平的企業作為實習單位,可采用1+N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形式:壹家企業獨立承擔、幾家企業共同承擔、校企共同承擔)。建立嚴格的實習前培訓和準入制度,加強對學生的實習勞動安全教育。建立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家長定期學生實習信息通報制度。完善實習巡視和跟蹤管理制度,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工段,對實習班主任的實習管理進行考核。規範學生實習檔案管理,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實習工作健康、安全、有序開展。

(6)改革評價模式。以能力為標準,改革以往學校自主評價的評價模式,積極構建學生自評、教師評價、教師評價、企業評價、社會評價相結合的第三方評價機制,讓行業、企業、中介機構對實習生的崗位技能進行評估。理論考核和操作考核相結合,要求實習生的實習崗位必須達到初級工的要求,每人必須有壹項核心崗位技能達到中級工以上水平;高級班學生實習崗位必須達到中級工要求,核心崗位必須達到高級工水平,切實提高學生就業基礎能力、崗位核心能力和職業遷移能力,實現“人人有技能、人人有特長”的目標。

動詞 (verb的縮寫)組織和實施

(壹)20XX年安吉職業教育中心校“現代學徒制”實習領導小組

組長:張華中

副組長:方欽洲

團隊成員:實習就業辦主任、教務處主任、德育處主任、總務處主任、各教學部副主任、試點班主任、專業指導教師組。

(2)領導小組的職責:

1.考察和選擇實習企業;

2.向學生和家長宣傳實習政策;

3、組織實施實習具體工作,護送學生到企業實習;

4.實習期間的信息接觸,思想交流,具體管理,評價。

第壹階段:前期準備(20XX.12-20XX.5)

(1)發布安吉職教中心現代學徒制實施方案;

(2)確認試點專業、學生人數和實習單位;

(3)試點單位應制定實施辦法和相關規章制度;

(4)制定試點專業的實習計劃和大綱,編寫實習教材和實習手冊。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20XX.6-20XX.6)

(1)完善現代學徒制試點方案並實施;

(2)建立第三方中介的評估方法,啟動流程管理;

(3)20XX 12年2月上旬、20XX年3月上旬組織考核,將崗位技能考核與職業資格證書研究相結合;

(4)學生通過所有崗位技能,從學徒變為準員工,才能實習。

第三階段:總結推廣

(1)總結試點工作的經驗和不足;

(二)檢驗和修改實施方案和各項規章制度;

(三)表彰和獎勵先進單位、教師和個人;

(4)確定將要開展新壹輪學徒制的專業和人數。

不及物動詞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門機構,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校長、企業負責人、學校相關處室負責人、企業技術人員、學校專業教師等組成。,下面有辦公室。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形成協調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機制,辦公室具體落實試點工作。

(2)強化政策激勵。聘請行業專家和高校教授成立試點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改革試點工作提供咨詢和評估。制定企業承擔職工教育培訓成本和職業教育責任的政策,通過相關企業免費培訓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接受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促進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試點工作績效評價辦法和激勵機制,評選獎勵先進實習單位、先進試點班、優秀實習指導教師、大師和優秀學徒,提高企業責任感和社會服務意識。

(3)加大資金投入。試點工作實行多輸入制。設立專項資金,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的壹定比例全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用於企業學徒培訓,學校充分利用國家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政策和國家助學金,從學校收入中提取相應比例用於試點工作。

(4)創新工作機制。以安吉縣現代服務業職業教育聯盟為載體,建立職責明確、各部門密切合作、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新機制;以定期對話協商機制為載體,建立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和教育部門與行業企業合作的新機制;建立以專家咨詢委員會和專業指導委員會為載體的試點工作科學決策新機制;以加強科學研究為載體,建立企業行業專家、職業教育工作者和相關領域專家參與學生實習標準研究制定的機制,探索建立動態更新實習標準的新機制;以巡視工作組為載體,建立試點巡視工作新機制;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家評價委員會為載體,建立社會第三方(行業、企業)評價新機制。

第三章: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步驟

壹、調查階段:20XX年9月-20XX年4月

校企簽訂了現代學徒制培訓試點合作協議,成立了由職業教育專家、企業人員、專業教師組成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建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機制;確定教學課程,開發課程體系;制定學生學業評價辦法,建立學生學業評價標準體系。

二、公示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現代學徒制試點重點在貧困地區和偏遠山區進行宣傳,宣傳方式主要包括:

1,通過學校招生大篷車,去貧困地區和偏遠山區進行現場宣傳。

2.配合當地教育局、扶貧辦、團委等部門發放招生簡章,開展招生宣傳。

3、通過學校的老師誰是貧困村第壹書記,深入群眾進行宣傳。

三。報名階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1.高中學歷的學生可以報名。

2.學校與企業* * *雙方商定考試內容,采取筆試+面試的方式進行錄取。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貧困地區和邊遠山區學生。計劃招生25人。

3.錄取學生確定後,學校、企業和學生(或家長)簽訂三方協議,明確規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

四、培訓階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

1,時間表。學生的培養將企業的實訓與學校的課堂教學有機結合,采用“1+0.25+1.75+0.25”的多學期人才培養模式,即“1(第壹、第二學期)+0.25(暑假、第三學期)+專

教學安排如下:第壹、二學期在校學習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測量放線、實驗測試;第三學期暑假在合作企業度過,在師傅的指導下從事計量、檢測、測試工作,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第四、五學期回學校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取得施工員、預算員、資料員、安全員等崗位證書。第六學期去了壹家合作企業,在師傅的指導下實習。第七學期返校進行綜合畢業訓練、職業發展和創新能力教育,獲得畢業證書。2.課程。以“公共* * *課程+核心課程+教學項目”為課程設置模式進行教學。公共課程以基礎、應用、開發為主,為後續專業課程提供教學服務;核心課程根據企業用人需求和崗位資格標準設置,可根據企業需求適當增減;教學項目由職業教育專家、企業人員和專業教師共同開發,適合學生開展專業訓練。

3.學生管理。教學管理:企業全程參與學徒制教學,派出技師擔任兼職教師,能工巧匠作為學徒。同時,學校和企業要制定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對教師和大師進行考核。日常管理:學生在校期間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管理。學生在校期間,企業和學校積極配合,密切關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同時,企業可以設立獎學金,獎勵學習成績優秀的學徒。

4.評估方法。考核分為思想品德、學習成績、教師評價三個方面。學徒每學年考核壹次,其中思想品德占總分的20%,學習成績占總分的50%,師傅評價占總分的30%。

動詞 (verb的縮寫)推廣階段:20XX年7月-20XX年7月

1.畢業生跟蹤調查:深入企業,采取面對面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企業對我系學生的評價以及畢業生對學校教學的評價,收集整理相關數據,建立檔案。

2.經驗總結:認真總結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經驗和不足,確定新壹輪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學員數量。

3.模式提煉: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 * *成立現代學徒制領導工作小組→制定人才培養計劃→重點招收貧困地區和偏遠山區學生→“1+0.25+1+0.75+0.25”路橋工程技術專業交替式人才培養→研究生培養和就業質量評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