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沒有足夠具體的思維練習,大壹點的孩子(4歲以上)很難進入抽象的數學習題訓練。
這也是我囤積了很多練習本的原因,比如學而思,邏輯狗,何秋光...但是我沒有在牧牧試過。希望通過2-3歲的這幾年,在生活中反復熟悉和操作數學,讓牧牧在進入習題模式之前有壹個很好的數感。(備註:這個年齡應該做什麽的劃分,可能只是壹個完美的計劃。計劃和實踐差距很大,實踐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能力發展。但我想強調的是,從具體思維訓練的反復練習到逐漸過渡到抽象思維的整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基於數學啟蒙相關的專業書籍和身邊人的家長分享的經驗,2-3歲孩子可以進行的基本數學思維啟蒙大致如下:
01學習點數和計數0~20
了解地基的形狀
能識別簡單的重復性和數學規律。
學會簡單的分類和收集。
有簡單的空間能力。
其中“學習點數,數0~20”,可以參考上壹條推文“每天這樣和寶寶玩,數字感好”,記得回來哦~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談談如何進行剩下的四個數學啟蒙。我照例示範壹下洗澡壹天的日常活動,供更多家長借鑒(抄作業)。
了解基本形狀
日常生活遊戲中,帶寶寶認識基本形狀:三角形、長方形、圓形、正方形、梯形、橢圓形。
腳下的幾何
今天天氣不好,所以我和蔣木木只能在小區樓下散步。還沒等開口說“媽媽抱抱”,我突然喊了壹聲“咦”,跑出了10米遠。
我:“蔣木木,妳看,這是長方形的井蓋嗎?”(窮水帽再次組團表演)
牧牧:“對,對。”
我:“太神奇了。我以前只見過圓形的井蓋。”讓我們看壹看。什麽其他形狀...甚至還有正方形。蔣木木,看,我們已經看到了三種形狀,長方形,圓形和正方形。妳喜歡哪壹個?"
牧牧:“Emmm——回合。”
我:“媽媽也喜歡圈子。妳看我,我能繞著這個圈走。”
看到媽媽跌跌撞撞地在圓形下水道井蓋邊緣走來走去,牧牧也躍躍欲試。所以我們走過路上遇到的每壹種形狀的水蓋。
也可以用腳踩上去感受壹下形狀。如果孩子大壹點,還可以玩閉眼走路的遊戲。妳可以閉上眼睛,讓孩子領著妳,也可以讓孩子領著他,自由發揮。
散步是最好玩的數學遊戲。人行道上的水蓋、瓷磚和臺階都可以用來計數和尋找形狀。
癡迷的汽車
玩膩了下水道井蓋,我和蔣木木壹起走到小區路口。車來車往,好不熱鬧。男生癡迷的各種車:自行車、轎車、公交車、面包車、垃圾車。小汽車的輪子是圓的,公共汽車是長方形的,卡車的側面是正方形的。當然也可以結合積分的遊戲。汽車有四個輪子,自行車有兩個輪子,快車有三個輪子。
生活中的壹切都有自己的形狀。但是,用寶寶喜歡的東西來識別形狀,寶寶的積極性更高。
沒有什麽比搭積木更適合玩形狀了。
積木是最適合玩的形狀,比如各種木質積木,拼圖積木,磁片等等。不說了,但是我要推薦壹個便宜的,大的,最好用的木質積木。去淘寶搜索“原木蒙特梭利幾何”等關鍵詞,會發現這壹類廉價的積木教具,有立體的,也有平面的:
這種積木的優點是無色實木,可以壹整塊買,價格實惠。妳可以想買多少件就買多少件,什麽形狀都可以。
能識別簡單的重復性和數學規律。
2-3歲,可以帶孩子識別簡單的重復規則,如ABABABAB模式、ABABABABC模式等。
閃爍的霓虹燈
寶寶1-3歲的時候,會在某個時候突然對顏色癡迷。我只能在陽臺上看到購物中心的霓虹燈。在牧牧看來,商場的霓虹燈是不可預測的,可以觀察很久。再讀壹遍,說:紅-藍-綠-紫...很快我的腦子就會變成漿糊。我明白了,又是和蔣木木玩數學的好時候了-
我拿出彩色的磁片:“牧牧,妳看——現在是紅燈了——”我把壹塊紅色的瓷片放在地上,然後根據燈的顏色更換磁片。
這個遊戲不僅在視覺上刺激了寶寶,還鍛煉了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如果顏色太多,可以觀察路上的紅綠燈,識別綠、黃、紅綠、黃紅的圖案。
美妙的音樂
奶奶家寶寶愛跳廣場舞。可能今天的廣場舞太“動則俱動”,韻味綿長。回到家,我開始彈奏自己的樂器和“梆梆”。
我:“蔣木木,讓我們和妳玩壹個有趣的遊戲。”
我:“蔣木木,聽媽媽的指示。媽媽說大就使勁敲。”媽媽說小,輕點就好。"
隨著我的指示,牧牧開始敲門,我拿起筆在紙上跟著音樂畫——
敲,大聲,劃清界限;
敲打,耳語,畫點;
......
沒等畫幾下,牧牧趕緊抓起筆說:“牧牧來畫。”
我:“好吧,我來敲。仔細聽著。敲,沒錯,劃清界限。敲,對,畫壹點。”(爸爸媽媽終於不用捂耳朵了。)
這個遊戲可以結合孩子的能力任意擴展,比如聽到快節奏的時候畫壹條折線,聽到舒緩的音樂的時候畫壹條直線等等。,並把耳朵聽到的變成眼睛能看到的過程,讓寶寶在玩耍中找到聲音的規律。
遊戲積木
彩色磁片、各種形狀顏色的珠子、積木都是玩重復定律的好道具。媽媽可以報出“紅-藍-紅-藍”的顏色,讓孩子拿出來。當然,妳也可以放兩個重復的元素,讓孩子放下。
當然,孩子並不總是跟著節奏走。當他們不想聽時-
學會簡單的分類和收集。
日常生活中,分類和集合的概念太多了。我可以向妳保證,這些遊戲很受孩子們的歡迎。
我找到了我媽媽的襪子。
妳家最喜歡做家務的不是奶奶或媽媽,而是妳的寶寶。每次奶奶做什麽事,牧牧都搶著做。奶奶收了衣服,牧牧趕緊跑過來:“牧牧收,牧牧收。”他拿起壹大堆衣服扔在床上,然後放好。
我:“牧牧,快來。媽媽需要妳的幫助!”
牧牧又跑了回來。
我:“妳看,爸爸有這麽多襪子,能幫我分壹下嗎?”。這個和這個只是壹對,壹模壹樣。這個,和他壹模壹樣,已經不在了。"
遊戲的高級版是把爸爸的衣服,媽媽的衣服,不同顏色的衣服,冷天的衣服,熱天的衣服分開。回家讓寶寶做家務~
換句話說,所有分類分組的簡單家務,壹個兩歲或三歲的娃娃就能幫上忙,尤其是在他淩亂的圍欄裏,玩具被分類遊戲。註意用技巧餵食,不是“整理好妳的積木、汽車、繪本和牛津樹”,而是“蔣木木,來吧,我要把所有的積木都拼起來。太難了。我找不到積木。媽媽需要妳的幫助。”
有簡單的空間能力。
2-3歲的孩子能分辨簡單的空間概念:上下,左右,遠近。
多語言重復空間詞
坐著看電視想吃瓜子怎麽辦?給他打電話-
“牧牧,媽媽需要妳的幫助。妳能幫我弄瓜子嗎?”
東張西望,牧牧說:“我找不到!”
我:“妳看,妳身後的電視櫃下面,是妳的小馬桶。妳馬桶左邊的凳子就是妳的毛毛蟲閱讀筆。讀書筆後面,有瓜子它在電視櫃裏。”
每周去購物中心,牧牧都會要求搭車。雖然我在遙控車後面,但我迎著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目光,昂首挺胸,無愧於“全商場最亮寶寶”的稱號
老母親總會說:“小心,我們左轉...小心,現在向右轉...該倒車了...再往前走...向左轉...妳摸摸妳的方向盤”(方向盤會隨著遙控器左右移動)
玩了壹會兒,我讓蔣木木自己控制車:“蔣木木,妳今天自己打方向盤試試。”他真的可以按照指示左右操縱。
在生活中反復使用與空間相關的概念,沒有特殊的強制性要求或問題,孩子在實踐中就能很好地掌握簡單的空間概念。
以上是當今兒童數感啟蒙練習的內容。再強調壹點:
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在生活中玩數學,但不要把數學變成生活。每天適量,畢竟2-3歲寶寶的腦容量有限。如果孩子被拒絕了,就先停學。家長要多示範,少提問。多壹些鼓勵,少壹些錯誤。指出錯誤要有技巧。不要說“妳弄錯了”,而要用“妳覺得我的方法怎麽樣”和“我們壹起試試吧”。還有別的方法嗎?”...
難度是循序漸進的,比如玩分類遊戲。2-3歲壹般很難用多元素分類。壹堆各種形狀和顏色的積木,可以按顏色或形狀來分。不能同時按顏色和形狀分類。
如果實在不會玩,等過幾天再試試,寶寶可能會突然開竅。
祝我們的寶寶:探索數學的起點是從生活的細微處開始,欣賞數學的終點會在宇宙的盡頭。
您可能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1.純幹貨技術崗——最全的2-6歲兒童數學啟蒙計劃
2.每天這樣玩可以培養良好的數感(1)
也許我的分享是錯誤的,或者不適合妳,但壹定是基於我的經歷,我堅信。
希望能和大家探討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