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於陵
導演:胡金銓
胡金銓的武俠電影不僅具有禪意,更是中國文化的靈魂。連音樂都是湖南梆子。《空山靈雨》的名氣沒有《女俠》大,片頭介紹中隱約提到“這部片子和胡金銓過去拍的武俠片不太壹樣”,找不到合適的說法。有影評人相當不客氣,指出《空山靈雨》過於註重“禪”的意味,導演似乎想將其升華到哲學電影的境界。太多深刻的意境,緩慢的劇情甚至節奏只起到相反的效果,或者說導演太過炫技——說到炫技太過,突然想到托納多的《1900傳奇》,對這部電影的專業人士來說可謂差評,但其商業卻是轟動的。《空山靈雨》絕不是商業的,更不要說它的小人氣了。就算放在電影院,也肯定能睡壹半人——但我還是深深的激動和興奮。
《空山下的雨》情節很簡單,線索很清晰。秋明這個人物壹出現,我就覺得方丈之爭毫無懸念,即使老方丈的三個弟子並不都是貪錢貪權的。壹方面,早期電影的劇情沒有懸念,很容易猜到結局;另壹方面,禪是壹個很難理解的東西,它往往蘊含著常人無法通過表象發現的深層含義。
2
壹絲禪意
胡金銓的經典作品包括香港第二部新武俠片《來跟我喝壹杯》和去臺灣省後拍攝的《龍門客棧》。然而,他的代表作是《女俠》,被後人模仿了無數次。《女俠》講述了被漢奸太監追殺後,逃跑、復仇、出家的故事。影片中充滿了顯示“精確剪輯”和“場景調度”的武打場面。快速編輯和省略編輯是胡金銓的標誌。《竹林壹戰》中,胡金銓沒有使用慢拍、倒拍等輕松的拍攝方式,而是讓她在床上跳幾下,再把極短的鏡頭連接起來,使得《女俠》以1975獲得戛納電影節高等電影技術委員會大獎。女俠末年,胡金銓入禪,以放下屠刀成佛的禪宗哲學結束,從純粹的武俠世界進入了壹個宗教救贖的世界。通過細致的藝術考證,胡金銓強調抽象的俠義精神的角色設計,以道家出世、儒家溺世的精神與蘇軾思想交織,將武俠片提升為文人的藝術,帶入藝術、哲學乃至歷史的殿堂。
三
臥虎藏龍
導演:李安
文人導演偶爾拍武俠片,往往更有詩意。《臥虎藏龍》打破了武俠片領域的老套路,影片在很多方面都有前所未有的創新。它所營造的武俠世界波瀾壯闊,氣勢磅礴,但在微觀層面,影片的布景、道具、造型都是李安精準考證,要求還原真實面目。在武打設計方面,這部電影既寫實又寫意。在楊紫瓊和章子怡的壹場屋頂追逐戰中,李安要求以俯視的角度拍攝輕武戲,讓觀眾看到角色起身、落地、飛翔的過程,鏡頭盡量與眼睛平齊。武打的速度比壹般的港產武打片要慢,打鬥過程中雙方要互相觸碰。壹個竹林的場景,要拍出“熱戀”的感覺。鏡頭優雅,但不抖動。竹林的光影晃動變化,既提供了炫目的視覺動態效果,又產生了壹種浪漫搖曳的詩意。
影片最大的突破是將人文哲學註入武俠片。武俠世界的存在是為中國人在現實中的壓抑尋找壹個出口。其中,臥虎藏龍是道家口中的“龍虎”,玉嬌龍代表著被壓抑的“潛龍”,羅笑虎則是相對自由的“臥虎”。道教是《臥虎藏龍》的精神源泉,李慕白開啟了它。以前武俠片都是講打手的,臥虎藏龍是講人的故事,重在意境和人物的內心感受。李安在各方面的創新,造就了武俠片的質感和品味,提升了中國武俠片的品質和文化。
四
東邪西毒
導演:王家衛
這是最不像武俠片的。影片沒有明顯的聯系,而是用破碎的時間段落拼接而成,沒有明確的善惡矛盾和標準,瓦解了傳統的武俠片模式。在武打的設計上,影片融合了多種拍攝方式。慕容燕和慕容燕是靈異俠義片的拍攝方式,夕陽武士是日系風格。至於齊宏的打鬥,那純粹是王家衛式的。洪金寶在設計動作時是清晰明確的,但在王家衛偷了盒子印上和魚眼眼鏡後,就變得模糊了,但效果卻令人嘆為觀止。這部電影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攝影特別獎,因為它捕捉到了如夢境般的沙漠風景。驕傲而自私的惡鬼,嫉妒而自卑的杜,雖然身處大漠,但他們的內心在90年代的現代都市中依然是疏離而孤獨的。《時過境遷》借用了金庸小說中的人物,披上了武俠片的外衣,講述了當代人內心的孤獨和情感的蒼涼。
五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
導演:程小東
總的來說,壹系列電影都有壹個特點,就是“壹個氣勢高,則必敗,三個精疲力盡”。《東方不敗》是為數不多的能夠超越前作的電影之壹。首先,本片以精彩的武俠設計再現了金庸筆下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俠客如風,劃出弧線,造型優美,流暢飄逸。除了斷金線的沖擊波和東方不敗的繡花針絕技,令狐沖在獨孤戰中的九劍更是惟妙惟肖,程小東向後壹射,實現了人劍合壹的效果。
影片中火爆精彩的打鬥場面背後,其實是壹個悲壯的愛情故事。林青霞扮演由男人變成女人的東方不敗是非常矛盾的,因為既要表現他的政治抱負,又要表現他的感情。影片將原著中只有幾頁紙的東方不敗刻畫得熠熠生輝,成為香港電影史上非常獨特的角色。這種形象男女難分,混淆了性別的概念,是後來跟風片大量變裝風格的由來。
六
雙旗鎮的劍客
導演:何平
作為壹部獨具特色的國產武俠電影,浪漫主義的主題和極致的表現手法使得《雙啟騎士》成為壹部舉世矚目的中國武俠電影。事實上,雙啟鎮的騎士們有壹個反權力和反成人的主張。它的實際內容是關於壹個孩子的成長。善使刀法,不諳世事。突然,他面臨著壹場災難性的災難,他想逃離。村民們拒絕讓他逃跑,因為他們害怕被拖進麻煩。他向偉大的戰士沙·李飛求助,卻發現沙·李飛只是壹個無能無恥的惡棍。最後,孩子面對成人世界和強權世界的弱小和霸權,終於長大了,鼓起勇氣,贏得了戰鬥。這是壹個孩子的成人禮,也是對純真的贊美。
七
白發新娘
導演:於仁泰
《白發魔女傳》是新武俠電影的又壹座豐碑。在和包獨特的意象風格下,梁羽生原作的寫意風格更上壹層樓,達到了無人能及的境界。於仁泰的電影風格給《白發魔女傳》貼上了冷酷或陰郁的標簽。開頭,卓壹航蓮花峰上孤獨獨特的身影,與白雪皚皚的冰川雪蓮融為壹體,逆向生長。它是如此的荒涼和悲傷。喧鬧的戰馬,破敗的城市,斑駁的古佛,也因為冷色越來越蔓延著寒意。而壹個卓壹航和蓮霓裳在水中的場景,用暖色的肆意運用和慢鏡的多彩特寫,與亂世的蒼涼形成對比,完全襯托出壹個不與世爭的世外桃源之美和纏綿悱惻的愛情。在包的攝影和的服裝包裝下,以華麗陰森的視覺效果,展現卓壹航的玩世不恭,儒雅冷艷,的異類男女,營造出壹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武俠世界。白發魔女像亂世中揮舞的殘劍。以其傷痕累累的身軀,營造出冰冷陰森的視覺效果,拼出壹部華麗多變的武俠寓言。
八
流星蝴蝶劍
導演:楚原
從1976-1982,楚原先後改編古龍小說,* *拍攝了19部異域武俠片。這些電影在臺灣票房很好,使得古龍、狄龍和楚原都很受歡迎。這壹潮流的開山之作《流星蝴蝶劍》是壹部懸疑與動作合集。這部電影奠定了楚原古龍電影的風格。壹是劇情曲折懸疑,營造了壹個充滿勾心鬥角、權力和金錢欲望的武俠世界;二是感傷的愛情和浪漫的友情,在壹個虛擬的江湖世界裏,演繹現代人的愛恨情仇;三是打得幹凈利落,減少暴力色彩,註重動作的優美優雅;第四,美麗壯麗的景色。通過在邵氏畫室拍攝,楚原創造了晚霞冷月、小橋流水、紅楓白柳、亭臺樓閣等寫意之美,構築了美麗空靈的江湖。總之,楚原將中國的浪漫與西方的推理融合在壹起,發展出了具有奇異感覺的武俠電影的壹個重要分支。
九
新龍門客棧
導演:李蕙敏
香港與內地合拍的《新龍門客棧》是第壹部在西北大漠黃沙中拍攝的電影,突破了香港電影地域狹小的局限。新龍門客棧與老版的胡金銓相比,增加了許多嬉笑怒罵、調侃明月的輕松氛圍,消解了老版的凝重、嚴肅、陽剛之風,將老版的優雅塵埃化為世俗俚語。影片具有快節奏、激烈的武打風格,尤其是在最後的決戰中,反派曹少欽被壹個小廚子骨瘦如柴,畫面令人毛骨悚然。影片刻畫了風騷潑辣的金鑲玉這壹經典角色。她不是為了俠義而活,而是為了情感而活,這是武俠片裏少有的人物類型。新龍門客棧不僅有老版的俠義,還加重了友情的部分,是對俠義柔情最好的詮釋。
10
神性狀態
導演:胡金銓、徐克、程小東和李蕙敏。
《笑傲江湖》從1988到1990拍攝,先後有四位導演執導,影片中關於明朝的服裝和臺詞都是由胡金銓執筆。胡金銓的風格簡單而浪漫,但這部電影後來被徐克變成了壹部政治寓言。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之壹是原著中的劍術和武功在銀幕上得到了直觀而動態的展現。影片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武打設計,多變的鏡頭和剪輯。在這迅速的表象下,笑傲江湖實際上是壹個關於官僚社會腐敗本質的寓言。為了贏得葵花寶典,只有權力大的人才不會付出任何道德代價,而弱小被壓迫的人會更有道德原則。徐克想拍的是武打人物寬廣的胸懷和寬廣的視野。電影的意境也契合了原著中優雅瑰麗的境界,經典的是《笑看大海》,是金庸筆下的鋼琴長笛合奏《笑傲江湖》的完美創作。影片上映後,引發了香港古裝武俠片的第三次洶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