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澳大利亞的歷史和概況

澳大利亞的歷史和概況

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澳大利亞土著----最初生活在壹個復雜的社會體系中,遵循著反映他們與土地和環境密切聯系的各種傳統。從那以後,澳大利亞發生了很多變化。從那以後,最早的歐洲探險家、罪犯、自由拓荒者和更多的新近移民來到了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經歷了許多經濟蕭條、戰爭和政治醜聞,創造了“The Bush”和“Aussie Battler”等充滿活力的城市和傳奇,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壹個新的起點,經歷了土著文化的衰落和復興。

20世紀以前的歷史。

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澳大利亞土著——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連續文化歷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最後壹次冰河時期。盡管澳大利亞史前史的許多方面被神秘和爭論弄得模糊不清,但人們普遍認為,第壹批人類大約在7萬年前漂洋過海從印度尼西亞來到澳大利亞。

16世紀,歐洲人開始探索澳大利亞。先是葡萄牙航海家,然後是荷蘭探險家和勇敢的英國海盜威廉·丹皮爾。1770年,詹姆斯·庫克船長沿著整個東海岸航行,途中停靠植物園灣;不久,他宣布這塊大陸歸英國所有,並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

1779年,約瑟夫·班克斯(庫克船上的博物學家)建議英國將囚犯送往新南威爾士,以解決英國監獄人滿為患的問題。1787年,第壹艦隊起航前往植物灣,由11艘船組成,載有男女俘虜750人。1788 65438+10月26日,船隊到達了植物學港,但很快就北上到了水陸條件更好的悉尼灣。在新來者眼中,新南威爾士州是壹個炎熱荒涼的恐怖之地,饑餓的威脅已經籠罩殖民地多年。為了對抗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暴虐的政府,這些新澳大利亞人創造了壹種全新的文化,這也成為了‘勤勞的澳大利亞人’傳奇的基礎。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自由拓荒者開始被吸引到澳大利亞,但直到19年的20世紀50年代金礦的發現才永遠改變了這個殖民地。移民的湧入和幾個大型金礦的發現刺激了經濟增長,改變了殖民地的社會結構。隨著新的拓荒者占領這片土地進行耕作或采礦,土著居民被殘酷地驅逐出他們的部落土地。

到了19世紀末,很多人傾向於把‘叢林之地’(也就是所有遠離城市的地方)和叢林民族理想化。非常受歡迎的《公告》雜誌是這種“叢林民族主義”的大型論壇。這本雜誌充滿了幽默和對日常生活的感受。最著名的作家是叢林傳奇作家亨利·勞森和貝尼奧·皮特森。

20世紀歷史

1901年1月1,澳大利亞的六個獨立殖民地組成了聯邦,澳大利亞成為壹個國家。在布爾戰爭和第壹次世界大戰中,澳大利亞軍隊與英國軍隊並肩作戰。作為澳大利亞經濟兩大支柱的羊毛和小麥價格跳水導致的經濟蕭條對該國造成了沈重打擊。1931年,幾乎三分之壹的就業工人失業,貧困遍布全國。但到了1933,澳洲經濟開始復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澳大利亞軍隊在歐洲與英國軍隊作戰。然而,最終是美國在珊瑚海海戰中擊敗了前進的日本空軍,並幫助保護了澳大利亞。

二戰後,歐洲移民大量湧入。從那以後,他們為澳大利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這個國家的文化充滿了活力,開闊了視野。戰後時代是澳大利亞的繁榮時期,對其原材料的需求非常旺盛。澳大利亞跟隨美國參加朝鮮戰爭,1965參軍,支援美國參加越南戰爭。然而,其參戰並沒有得到國內的絕對支持。從65438年到0964年,澳大利亞開始實行征兵制(義務兵役制),這讓澳大利亞很多年輕男性感到非常苦惱。

從65438年到0972年,在高夫·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的領導下,澳大利亞工黨成為執政黨,征兵制引發的內亂是促成因素之壹。惠特拉姆政府從越南撤出澳大利亞軍隊,廢除兵役制度,取消高等教育學費,建立免費全民醫療體系,支持土著土地權利。

然而,這個政府受到懷有敵意的上議院的限制,並被指責管理不善。6月1975 165438+10月11日,澳大利亞總督(英國君主在澳大利亞的代表)史無前例地解散了議會,成立了由反對黨自由黨領袖馬爾科姆·弗雷澤領導的臨時政府。在接下來的選舉中,保守的自由黨和國家黨的聯盟獲勝。直到1983,工黨才在選舉中獲勝,在前工會領袖鮑勃·霍克的領導下重新執政。

近代史和今日澳大利亞

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後,選民終於對工黨政府失去了信任。1996年初,在仍然擔任澳大利亞總理的約翰·霍華德的領導下,保守黨聯盟擊敗了工黨領袖保羅·基廷,贏得了大選。澳大利亞的議會制是基於威斯敏斯特體系的兩級議會制政府體系。這個國家有三級政府: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聯邦議會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在眾議院擁有最多席位的政黨組成政府。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australia.gov.au/govt-in-aust.

上世紀90年代末,* * *和諧問題——用澳大利亞總統取代英國女王成為國家元首——主導了澳大利亞政治。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澳大利亞的年輕人,覺得與英國的憲法聯系已經沒有太大意義,唯壹的出路就是宣布澳大利亞為共和國。但1999年舉行的公投結果是維持現狀。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澳大利亞文化和歷史中不太被認可的階層開始獲得更廣泛的認可,特別是通過藝術、文學和電影。因此,象征性的“努力工作的人”變得不太合適了。移民帶來了他們自己的故事、文化和神話,並將它們與澳大利亞殖民地的文化融合在壹起。終於承認,對於今天澳洲文化的真正定義,澳洲原住民是最根本的。

擁有壹所房子的‘澳大利亞夢’始於繁榮的20世紀50年代,並持續至今,這導致了澳大利亞城鎮的大規模郊區化,尤其是在悉尼和墨爾本。今天,澳大利亞的建築並沒有真正的鮮明風格,海外潮流往往主導著大型項目。在許多情況下,最引人註目的“現代”建築實際上是重建的維多利亞式或其他建築。然而,也有例外。最著名的是悉尼達令港的會議中心、墨爾本博物館和澳大利亞中部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的文化中心。該中心的設計咨詢了公園的傳統所有者。墨爾本聯邦廣場綜合體以其鮮明的幾何形狀屹立在城市中心,成為富有挑戰性的現代建築的代表。

如今,澳大利亞經濟運行良好,澳元相對較高,對華貿易額大幅增長,當地企業利潤再創新高。與此同時,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仍然很低。然而,消極的壹面是,該國的貿易赤字增加到200億澳元,家庭平均債務飆升,使得市中心的許多房地產價格越來越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