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築是建築市場上出現的壹種新的建築模式符號。系統介紹了近年來裝配式建築的發展,重點論述了裝配式建築的優勢、施工難點、關鍵施工技術和工藝流程,指出裝配式建築是未來建築行業的重要突破領域,通過裝配式建築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規模化發展,可以促進建築市場的長期、持續、快速發展。
建築市場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期間,我國GDP年均增長7%左右,建築市場經濟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建築業的快速崛起伴隨著資源短缺、勞動力短缺等問題,施工技術水平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越來越要求提高建築技術,以緩解資源和勞動力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提高建築施工的機械化水平,完善建築施工的管理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隨著裝配式建築相關優惠政策的出臺,政府對裝配式建築的支持力度加大,新型裝配式技術和優質應用案例在建築行業不斷湧現。可以說,裝配式建築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重要階段,可能是未來建築行業市場的重要領域。裝配式建築可以根據建築設計單位的要求進行優化,包括面積、結構、材料、裝修等環節。為了促進裝配式建築的發展,研究和分析裝配式建築結構的地震應力體系,可以為業主提供安全可靠的裝配式建築產品。與傳統建築結構相比,裝配式建築體現了設計、生產、施工和管理的重要性,整個過程要求標準化、規模化、施工化和集約化。在工業化建築體系下,建設單位應不斷加強設計標準的協調,通過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解決傳統生產工藝水平落後等實際問題,通過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裝配式建築的規模化發展,促進建築市場的長期、持續、快速發展。
1裝配式建築的優勢
1.1節約建築資源在建築施工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和動力燃料。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建築行業的能耗約為其他發達國家的3至5倍,大部分建築仍是粗放型生產方式,不能滿足建築節能的基本要求。建築施工過程中的水泥、礦石等基礎耗材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建築服役後拆除的建築垃圾很難形成回收體系。但裝配式建築采用工廠集中生產加工的方式,通過合理的結構安全設計,可以減少鋼模、木材、混凝土、保溫材料等建築材料的損耗。同時,與現場作業相比,工廠集約化的施工作業可以減少水電的消耗。單體建築拆除後,組裝建築可以重新組裝拼接,可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問題。
1.2縮短工期
預制建築中使用的預制外墻板和其他構件將預留安裝其他構件的槽。結構封頂後,可以對建築物進行保護和圍護,與傳統的保護性支撐相比,大大減少了工時的消耗。其次,裝配式建築采用工廠集約化生產模式,單體建築的構件有固定的生產加工車間。各車間工序井然有序,對裝配式構件可快速進行澆築、保護、保溫、塗裝等工作,在提高施工質量的同時,大大縮短了構件預制的施工時間。在裝配式建築的構件組裝階段,采用大型吊車進行現場組裝,可在1 ~ 2周內實現建築物的上升,減少現場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1.3降低工程成本由於裝配式建築的構件都是在工廠內集約化生產,在提高員工熟練程度的基礎上,加強管理安排,可以大大增加預制階段的人工成本。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相關預制構件的生產效率將大大提高。此外,裝配式建築標準化預制施工將嚴格控制材料用量,避免材料損耗,壹定程度上降低相關費用。在裝配式建築的組裝施工階段,需要的安裝工人數量不算太多,工期也短。總的來說,裝配式建築的工程造價比傳統建築施工大大降低。
1.4工程質量的保證由於裝配式建築是集約化生產,對相關構件的混凝土、鋼筋、砂石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嚴格控制,構件分布在不同的車間,從而保證了裝配式建築的標準化生產程序。在裝配式建築的設計階段,設計單位會考慮建築的結構安全、材料控制、截面設計等因素,在裝配式建築構件預制和組裝之前,提前避免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在裝配式建築的裝配過程中,裝配過程由熟練的操作人員進行,可以保證裝配式建築整體質量的提高。
1.5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裝配式建築的構件從生產到組裝都由技術熟練的操作人員進行,特別是在裝配式建築的現場組裝過程中,不需要大規模的現場混凝土攪拌等工序,環境噪音較小;現場基本沒有浮塵和廢水排放現象。由於建築組裝時間周期短,對周邊居民生活影響不大。
2裝配式建築施工技術
2.1施工難點及措施1)裝配式建築預制板澆築過程中,連接鋼筋的數量和位置要壹致,不同預制板拼接時要保證對接的準確性。采取壹定措施完成預制板梁的鋼筋連接後,應公開相關的設計和施工方案。2)在固定具體構件位置時,需要結合機電管線的布置來考慮,避免在固定過程中對機電管線造成二次損傷。壹般來說,在固定組件時,需要比較遠程管道的布局圖。3)由於預制建築構件在工廠集中生產,要求構件尺寸準確。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構件尺寸進行精細化施工,避免施工過程中構件的不完全封閉組合。既需要操作人員嚴格按照圖紙的設計要求,標準化施工,標準化制作構件,也需要在設計階段考慮現場建築組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實際問題。4)在裝配式建築吊裝作業過程中,應對相關構件進行包裝保護,以避免在吊裝和運輸過程中對裝配式建築構件造成損壞。同時,操作人員還應考慮人身安全保護,在吊裝過程中與相關部件保持壹定距離。根據施工的安全要求,所有值班操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資格。
2.2關鍵施工技術及工藝流程預制裝配式混凝土自20世紀末開始投入使用,但由於生產行業粗糙、安裝施工不可靠、安全穩定性差,制約了裝配式建築的大規模推廣。目前,所有投入生產的裝配式建築都有相應的標準和規範,但對於裝配式建築施工的工藝和技術的研究還有待進壹步研究。在裝配式建築中,結構外板和內墻板壹般采用工廠預制生產,在建築組裝和搭接過程中可采用各種水平和垂直連接方式固定。內墻板樓板、暗梁等關鍵部位可考慮折疊,暗梁可現場澆築,但暗梁綁紮固定鋼筋等工序可在工廠提前處理。
樓板底部鋼筋預制,現場澆築,可以緩解建築物整體拼接帶來的整體性差、抗震等級低等問題。同時,提前考慮相關施工工藝,可以減少混凝土、鋼板等材料的消耗。裝配式建築的施工流程壹般包括:建築區域定位、結合設計圖紙規則布置墻柱、鋪設防護網格、吊裝外板、安裝裝配式建築構件、梁、柱鋼筋綁紮、內板仿古裝飾、埋設相關機電管線、支撐剪力墻模板、升降樓梯、相關部位現澆混凝土。
3裝配式建築質量管理
1)裝配式建築構件的工廠預制和現場組裝施工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施工單位需要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掌握裝配式建築結構的施工難點,可以提高技術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減少因質量問題造成的返工問題,促進建築質量的提高。2)預制建築構件出廠時,施工單位必須對相應構件的技術指標進行鑒定,相關構件經質量驗收合格後方可出廠。在構件運輸過程中,需要結合運輸距離、運輸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運輸方案。對於邊角容易磨損的部件,要保護好相關部位。當構件運輸到指定的施工現場後,在構件的堆放和儲存過程中也需要壹定的保障管理。
3)對於裝配式建築的現場組裝,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結合建築特點、施工環節等諸多因素進行優化設計。在減少繁雜組裝程序的同時,確保建築結構的整體性和結構安全性,不斷建立和完善裝配式建築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監督體系,促進裝配式建築驗收技術的提高。4)對於裝配式建築的大規模推廣應用,建設單位需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從業主需求采購、定制設計、標準化施工、現場施工等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可以促進裝配式建築技術的快速提升。
4結論
裝配式建築是未來建築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裝配式建築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建築市場的創新和發展。裝配式建築的質量控制是建築水平的關鍵。先進合理的設計流程和裝配體系是裝配式建築長期穩定發展的可靠保證。相關建築管理技術人員綜合水平的提高,可以全面推動裝配式建築的推廣應用。
以上由仲達咨詢公司收集整理。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