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河北小學模式”溫暖留守兒童

“河北小學模式”溫暖留守兒童

“河北小學模式”溫暖留守兒童

出去打工留在學校的孩子怎麽辦?這壹直是農民工最大的擔憂。為了讓農民工在外安心工作,雷州市附城鎮河北小學的老師們甘當留守兒童的“家長”,為他們撐起壹把“傘”,受到了社會各界特別是孩子家長的廣泛好評,也開創了農村學校關愛留守兒童的“河北小學模式”。

留守兒童在圖書館看書。記者李忠攝

“家庭視頻”搭建溝通橋梁

“媽媽,我真的很想妳。爸爸還好嗎?”3月27日,河北小學五年級學生陳驍通過學校的“家庭視頻聊天室”認識了在佛山打工的母親,與母親聊了10分鐘。

陳驍告訴記者,他們的父母春節後去佛山工作。他們的兄弟姐妹已經壹個多月沒有見到父母了,非常想念他們。通過這段視頻,他們的心情好了很多。

據了解,為了方便留守兒童與遠在他鄉的父母溝通,河北小學購置了電腦、攝像頭等設備,建立了“家庭視頻聊天室”。自開放以來,留守兒童被允許與父母“親密”接觸,享受家庭親情。

“這錢花得值。不要小看這些電腦和相機。這些設備可以讓孩子們見到遠離家鄉的父母,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溫暖和希望。”該校校長曾曉梅說,學校現有200多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97人,占學生總數的近壹半。近年來,在雷州市婦聯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下,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得到進壹步改善。只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有時會感到失落和孤獨,而“家庭視頻聊天室”可以在壹定程度上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心語小屋》做了站內代理。

“我已經很努力學習了,為什麽成績上不去?”“我很喜歡班上的壹個女生。我該怎麽辦?”“我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總是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我該怎麽辦?”.....校園心理咨詢室壹開門,就有幾個學生找上門來,輪流向心理老師傾訴心事。自從學校的心理咨詢室開放後,這裏成了很多學生的常去之地。

學校的書畫墻,展示的是學習繪畫的留守兒童的作品。記者李忠攝

曾曉梅告訴記者,現在留守兒童比較多,青春期身心變化很大,但有些家長片面追求教育成績,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為了幫助學生克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健康和行為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校於三年前建立了心理咨詢室,為學生打造“驛站代理”,幫助學生敞開心扉,擺脫不良情緒,獲得成長幫助。

據了解,該校心理咨詢室每天定時向學生開放,由有資質的校長曾曉梅和副校長陳啟發擔任心理咨詢老師,負責接受學生的咨詢。來訪學生和家長咨詢的問題非常廣泛,包括厭學、考試焦慮、人際交往、情感問題等等。他們通過面對面交流、開通服務電話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同時,針對學生的性問題,舉辦“搭建溝通橋梁,寫感恩詞”等團體心理咨詢活動,正確引導學生了解心理學知識。截至目前,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已經面對面接待了200多名學生和家長。

此外,學校還指導教師掌握輔導學生心理的技巧,結合教育教學中的相關內容開展教育輔導。如果發現有情緒異常的學生,也會帶到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咨詢。

精品活動助力健康快樂成長

日前,記者隨雷州市關工委領導前往該校時了解到,自2013以來,在雷州市婦聯等部門的支持下,學校多方籌措資金,先後為留守兒童配備了特色教育活動室、健身娛樂室、閱覽室、心室等。

為了給每壹個留守兒童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學校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小組,以校長為組長,中層幹部、班主任、任課教師為成員,購置了管風琴、長笛、手風琴、踏板鋼琴、電子琴、卡拉ok系統等設備,為留守兒童提供免費的場所、免費的器材和免費的課時,充分利用課外活動、周六和寒暑假,開展“特色大課間”、“陽光星期六”、“小候鳥讀書節”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有效增強了留守兒童的獲得感,培養了他們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優秀品質。

說起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河北村黨支部書記老伯贊不絕口。他說,村裏地廣人稀,很多村民選擇外出打工謀生。於是,村裏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通常,他們和年邁的祖父母住在壹起。留守兒童普遍不願意學習,缺乏禮貌。學校成立留守兒童之家以來,安排老師24小時留在學校幫助留守兒童,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校園打造成“學校的公園、樂園、家”。“特別是周六,老師們還和留守兒童壹起回學校開展活動,用他們的感情溫暖了無愛的孩子們,讓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現在村裏的孩子懂事多了,學習成績提高了,做好事在我們村蔚然成風。”

河北小學的關愛模式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註。壹些誌願者團隊還前往學校開展支教活動,為留守兒童送去關懷和溫暖。曾曉梅認為,留守兒童教育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帶來的社會問題,在壹定時期內將是壹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我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讓留守兒童更深刻地體會到離開父母留在家裏的愛,讓每壹個留守兒童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讓他們和其他孩子壹起享受壹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