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州繁華圖半在木瀆”。在蘇州的各類景點中,我認為“木瀆”古鎮最能代表姑蘇古城的氣質。
這座江南古鎮坐落在太湖之濱,有著大約3000年的歷史。依山而建,依水而居,幾乎與蘇州城同齡。除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木瀆與其他古鎮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30多個私家花園。據木瀆地方誌記載,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六次崩於木瀆古鎮。可見“千年木瀆,風雅蘇州”的美譽由來已久。
走進歷史悠久的木瀆古鎮,妳仿佛置身於繁華的明清街道。腳下是馬史街,兩旁是青磚綠瓦。眼前,橫幅飄揚,店鋪林立,行人絡繹不絕,喊叫聲、戲文夾雜著江南小吃的熱氣,在清晨或傍晚彌漫整個古城。穿越明清歷史,遠處吳越爭霸的戰火已經熄滅,車馬聲、馬蹄聲、狼煙滾滾的景象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是美麗的傳說和歷史猜想。
關於木瀆古鎮有很多傳說。首先,我想談談那個美麗的女人,Xi·施。據說“木瀆”這個名字的由來和她關系密切。這位傳說中的越國女子,撐著油紙傘,撐著烏篷船,優雅地從吳越歷史的壹角走過。壹襲華麗的衣裙,壹副雍容華貴的樣子,驚艷了吳王夫差,驚艷了吳越山水,驚艷了整個中國歷史。據介紹,她的出現源於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當時,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在國難當頭之際,勾踐把石作為“美人計”送給夫差。夫差迷戀石的美貌,為了取悅她,在城內修建了許多建築,不惜人力物力修復姑蘇臺,修建嬰兒宮。龐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木材,木材源源不斷,堵塞了大小河流的港口,故名“木瀆”。最終,“不愛山河,愛美”的吳王夫差被越王勾踐打敗,因為國力耗盡。
2
說起Xi關石的瓦宮,自然要介紹風景秀麗的靈巖山。“吳中第壹峰”靈巖山,海拔182米。山中奇石眾多,形似靈芝,有“江南第壹”之稱。吳王夫差為修建的瓦瓦宮,就建在靈巖山上。
這座山也見證了整個吳越爭霸的歷史。相傳商末周初,古父親的兩個兒子太伯和伯雍,為了把王位讓給弟弟,來到南方建立了“吳鉤”國。後來吳國實力大增,疆域擴大,重用了楚國的大臣伍子胥和孫武,還挖了胥江和湘西兩條河。在吳國和孫的幫助下,吳國的軍事實力越來越強,逐漸加入了中原爭霸的行列,吳越爭霸從此開始。從吳越軍事布局的對抗圖中不難發現,靈巖山和木瀆曾是吳國易守難攻的盤踞之地,靈巖山的姑蘇臺、石城等遺址古跡也證明了這壹點。
穿越吳越的千年歷史,當我搖著江南的烏篷船,漫步在胥江、香溪河畔,依然能聞到吳宮裏花草的清香,觸摸到吳越的歷史溫度。許江是春秋時期著名大臣伍子胥建議的,後來稱之為“許江”;湘西之所以叫“香溪”,是因為石住在靈巖山上的關瓦宮,每天用香料沐浴,化妝水從山上流下流入江中,使江面充滿了清香。春秋時期,吳越這兩條著名的河流,是吳王為了討伐楚國而開鑿的,只有通過水路出兵,才有了“五戰五勝”的輝煌戰果。這樣,他們也是整個吳越爭霸歷史的見證人之壹。
三
如上所述,木瀆不僅是壹個古老的水鄉,更是壹個“花園小鎮”。顏佳園林是江南名園,是其中的代表作之壹。顏佳園林以其密集曲折的建築布局、恰如其分的競爭、精致典雅的局部處理、深邃婉約,體現了獨特的造園藝術,被現代著名建築師劉敦楨教授稱為“江南園林的經典”。
整個花園分為四個部分:春、夏、秋、冬。春天的花園裏,有壹株枝繁葉茂的廣玉蘭,被太陽遮擋了千年。相傳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親自種下的。據說那天晚上,乾隆皇帝在我最喜歡的退休大臣沈德潛的家中過夜。久別之後,君主和他的臣民在壹個房間裏見面,好好談了壹談。談興正在埋頭苦幹,乾隆不小心把座位旁邊茶幾上的廣玉蘭打翻在地。隨著壹聲脆響,花盆碎了。乾隆皇帝有點不好意思,幸好沈德潛機智,馬上跪下說:“皇上來到寒舍,連他家的廣玉蘭都被皇上的才華傾倒,折服了!”甘龍聽說後,第二天就親自把廣玉蘭移植到了當時的主人沈老的院子裏。
夏季遊園,主要是賞荷花。盛夏,約上三兩好友在畫廊,看荷花,作詩。沐浴在淡淡的微風中,絲絲荷花的清香讓人瞬間覺得暑氣壹去不復返,心曠神怡。除此之外,夏日花園裏的湖光山色、怪石嶙峋的假山也裝飾得別有情趣,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肖。
秋園是顏佳園林中最大的園林,分為早秋和晚秋。初秋的園林,用黃褐色的黃石建造假山,渲染秋收的喜慶氣氛。公園裏有壹個水榭,周圍都是桂花。每逢中秋,桂花飄香,夜晚壹輪明月倒映水中,隨波浪蕩漾,是聞桂花賞月的最佳去處。深秋園內有“水岸戲臺”,周邊建築錯落有致,方便大家聽歌賞戲。透過竹影搖曳的觀景窗,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長袖善舞的舞者,別具壹格的昆曲,婚禮的庭院,歡聲笑語,臺前荷塘裏遊來遊去的魚兒...這壹幕引人入勝。
冬園是主人用詩歌交友自娛的地方。主要包括聽雨軒、菜影工作室、海棠書屋三個小院落。相互穿插,有琴棋書畫的房間。冬末春初,這裏紅、白、黃、綠等各種梅花盛開,真是有趣。
四
要說木瀆古鎮最大的私家園林,就不得不數“尹紅山居”了。這座清代乾隆年間的私家園林,背靠靈巖山,門對面就是香溪河。其“山美月美,池亭花木勝”遠勝其他園林。據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時,每次都去尹紅山莊看戲、喝茶、吟詩。因此,當地人也稱之為乾隆皇帝的“民間宮殿”。
尹紅山居是秀葉園和小銀園的結合體,裏面有很多清朝皇帝的遺物。比如皇家碼頭、聖旨、宮廷服飾等。,但我認為最值得壹提的是尹紅山居的鎮宅之寶——“龍椅”。這是康熙皇帝南巡時駐守靈巖山的聖駕所在地。這把龍椅由千年紫檀制成,九條金龍纏繞在椅子上,顯示出對皇帝至高無上的敬意。後來乾隆皇帝來了,看了,很喜歡,就派人從靈巖山弄來了尹紅山房的花房,專門供他看戲用。
說到看戲,自然要提到這家彩虹飲山居的主人徐世源。這個徐世源博覽群書,家境殷實。考試失利後,我不再追名逐利,只在我的花園裏交友,壹起讀書,寫詩,喝酒,看戲,品茶,生活很瀟灑。因為他酒量很大,朋友們也叫他“尹紅”,而且他的住處離木瀆古鎮虹橋很近,所以“尹紅山居”得名。雖然嗜酒如命,但這位灑脫的才子,壹生從未放蕩過。相反,他講究孝順。為了取悅父母,他特意在自家花園裏建了壹座古戲臺,每逢美好的節日,他都請戲班為父母演唱,以此滿足內心,享受生活。這首歌無所謂,它唱出了他孝子的好名聲,也吸引了乾隆皇帝及其隨行人員。不,每次乾隆皇帝下江南,他都要在這座尹紅山房裏住幾天,他喜歡花園、辦公室和劇院。據說有壹次,乾隆皇帝看戲欣賞,親自上臺舞劍助興。
也許是因為皇帝的憤怒。清末民初,壹個陌生的女孩經過易手,從尹紅山房的這個隱秘的小花園裏走了出來。她就是沈壽,中國蘇繡史上的“刺繡皇後”。
沈壽,吳縣人,7歲學藝。15歲時,沈壽在姑蘇以刺繡技藝聞名,被長輩們稱為“神童”。後來,她隨丈夫出國留學,回來創造了成功的“仿真刺繡”技藝,並繡成了中國第壹幅人像刺繡作品《意大利女皇阿琳娜畫像》。這幅畫後來獲得了意大利杜朗博覽會壹等獎,從此沈壽“神針”的美譽享譽海內外。
環顧沈壽故居的墻壁,有字,有照片,有繡花畫...然而,我的腳步卻變得沈重起來,不禁疑惑:她是不是在生病的時候,在這裏度過了她的晚年,寫出了她壹生的傑作《雪官繡譜》?
五
走過千年木瀆古鎮,漫步山塘關街,姑蘇十二風情廣場,類似的猜想和疑問還有很多。然而,我最想知道的是美女石的下落。有人說,當越國消滅吳國時,她的愛人範蠡和她壹起乘船離開了太湖,在壹個隱蔽的地方過著幸福的生活。又說勾踐打敗夫差後把她帶回越國,勾踐夫人出於嫉妒和保家衛國的目的,處死了石...這真的是壹個未解之謎,但我希望前壹個是真的,至少是那麽美好。
或許,有壹些猜想和謎團,是我這輩子都無法解開的;但這有什麽關系呢?登壹次靈巖山,遊壹次香溪河,轉轉私家園林,觸摸壹下吳越的歷史溫度,品味壹下姑蘇古城的風雅,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