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景觀橋方案設計思路探索?

景觀橋方案設計思路探索?

1前言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橋梁作為城市景觀的特殊載體,越來越成為人們了解地域歷史文化的窗口,其景觀設計也受到當地建設單位的重視。

在方案設計的初始階段,大多數橋梁設計者側重於橋梁本身的美學效果,或者從橋址周圍的自然景觀入手,力求與周圍景觀相協調。但有時候設計結果達不到業主的要求。

基於雞西景觀橋設計的全過程,從城市總體規劃出發,結合當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結合橋址周圍的自然景觀和橋本身的美學構成,提出方案設計的思路。

圖1-現有橋梁和特色建築

2項目背景

本文所涉及的兩座橋梁位於安徽省績溪縣縣城,橫跨績溪母親河——揚子水。

其中,禾川橋是縣城規劃景觀大道(龍川大道)的東端,西岸是規劃新城,東面毗鄰自然山靈山。

谷林橋位於縣城老城區的北部。是連接長江兩岸居民的人行橋,西南是老城,東北是梓潼山。

橋梁技術標準:

規劃護岸寬度:100米;

設計洪水位:161.4m(合川大橋)

168.2米(谷林大橋)

橋面寬度:25m(合川大橋)

7.5米(谷林大橋)

荷載等級:B級城市(合川大橋)

人群荷載為3.5千牛/平方米(谷林大橋)

3橋梁方案設計

在兩座橋梁的方案設計中,提出了“項目準備—項目設計過程—項目評估”的系統方案設計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準備

3.1.1了解當地自然、文化、民俗特色。

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屬古徽州地區,現屬宣城市,毗鄰黃山風景區。縣城南鄰旅遊城市歙縣、黃山;東邊的天目山進入浙江。

雞西是壹座迷人的山城,它的美是深沈而具體的,體現在它的巖鎮魅力、人文魅力、鄉村魅力、鄉土魅力。

1)伊彥的魅力

績溪東臨天目山,西臨黃山;山勢險峻,植被茂密茂盛;山上常有濃霧,白墻瓦徽點綴其中,宛如壹幅天然水墨畫。

雞西的鄧源河和楊枝水是雞西人民的母親河。他們聚集村莊,堆砌輝煌的歷史。

2)人文魅力

績溪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壹,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和建築遺產:徽劇、徽菜、徽墨、徽雕、徽紙、徽州風俗;白墻,瓷磚,馬頭墻,層層散落的門套。

在雞西,湧現了壹大批文人雅士,留下了許多牌坊、祠堂及其悠久的歷史(圖1)。

3.1.2了解城市總體規劃及相應的詳細規定。

雞西在最新壹輪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

1)堅持“特色原則”,充分挖掘雞西的自然生態特色和歷史文化特色,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

2)績溪縣作為重點旅遊景區,堅持以“徽州文化”為主體,突出地方特色,塑造徽州旅遊品牌。

3.1.3了解小鎮現有的建築風格和橋梁風格。

建築風格:益智街是現代建築與古徽派建築相結合的典型範例。

駁岸景觀:楊枝水的駁岸景觀已經相當大了,主要以體現雞西景觀文化為主。

橋梁風格:績溪縣的橋梁類型很多,其中拱橋、簡支石板橋、斜撐木橋、廊橋、亭橋居多。

古代拱橋多為單跨石拱橋;現代大跨度拱橋主要是三孔實腹式拱橋或空腹式拱橋。

後幾種橋型多用於人行橋,其中斜木橋最具地方特色和豐富的民間傳說。

3.1.4了解橋所在河流的橋文化和風格。

兩座橋都是績溪縣長江上的橋,需要了解橋址附近上下遊橋的類型,梳理和協調河橋文化。

全縣有***4座跨長江大橋,其中北面有兩座谷林大橋,分別為簡支鐵路橋和簡支梁橋;谷林大橋和何川大橋之間有兩座拱橋,分別是空心拱橋和實心拱橋:

3.1.5了解橋梁所在的自然環境和周圍的人文建築環境。

1)何川大橋:大橋西岸為新城區居民區,建築較為緊湊,建築高度約25m東海岸靠近靈山,橋頭距離山腳僅120m。長江兩岸是濱江景觀帶。同時,橋梁上遊為楊柳村實腹式拱橋,相距約1000m。

2)谷林橋:谷林橋兩邊都是居民樓,橋東北面群山環繞,綠水潺潺,古樹聳立岸邊,生態風景優美。

橋址以北約400m為皖贛鐵路橋和省道橋,下遊約500 m為東門空腹拱橋;長江兩岸是濱江景觀帶。

3.1.6了解橋梁所在道路的交通性質和功能定位。

橋梁不僅要滿足結構的功能要求,而且對周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

1)禾川大橋:此橋位於縣城景觀帶龍川大道,是雞西對外的主要窗口。

2)谷林大橋:是壹座人行橋,也是壹座非機動車橋,主要溝通長江兩岸居民的生活。

3.1.7了解橋梁的設計邊界條件和施工條件。

對這個內容的理解,主要是為了保證橋梁方案能夠在後期實施。此外,設計邊界條件,如兩側坡度、河道凈空要求、橋梁縱坡要求等,對結構比例是否協調、線形是否美觀影響很大,需要在方案階段認真考慮。

3.2設計流程

3.2.1結合前期準備建立設計概念。

橋梁的設計應與道路系統和景觀系統相結合,與城市土地相滲透,成為文化交流、聚集和創新的空間。

橋方案與青山綠水、粉墻黛瓦自然交融,秉承了會徽的文化底蘊,展現了景觀特色。結合城市總體規劃,提出“魅力雞西的輝煌延續”的設計主題。

3.2.2確定適用的橋型,優化結構體系。

這壹階段主要是在前期大量準備工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設計主題,提出橋梁設計的適用類型。

圖2-合川大橋方案

圖3-谷林大橋方案

表1和表2顯示了兩座橋的幾種適用橋型。

橋型基本確定後,要根據橋梁設計邊界條件和橋梁幾何美學,對橋跨比、結構高度、結構線形進行多次比較論證,最終確定方案的結構尺寸。

結構細節設計

景觀橋梁中的細節設計尤為重要。很多橋梁在細節設計上考慮不周,最後的結果給人壹種粗制濫造的感覺。相反,細節描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整體設計的壹些不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兩個橋梁方案都在細節描寫中積極融入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合川大橋推薦方案(圖2)

本方案意在將橋梁與山水結合起來,打造壹幅水墨績溪,因此在詳細描述中主要采用以下技法:

A.立面處理上,引入了匯聚的線條處理方式,法蘭變截面采用階梯過渡;

B.墩立面的裝飾引入了馬頭墻的建築形式;

C.在橋色的處理上,以白色為基調,采用藍灰色強調結構外輪的寬度,並采用貼花技術。

D.欄桿為石欄桿,突出地方徽雕特色。

整個方案就像是融入青山綠水之中的壹片粉刷過的瓷磚,讓人深刻體會到水墨畫績溪的魅力,在滿足交通功能的同時展現了文化沈澱!

2)谷林大橋推薦方案(圖3)

雞西水曲橋處處有“小橋流水人家”,隨處可見斜枝木橋。本方案以雞西斜撐木橋為模型,與景觀形成壹幅生態自然的風景畫:

A.橋墩設計為兩柱向內傾斜,連續板梁支撐在橋墩蓋梁上。

B.現代混凝土材料取代木材,以加強結構穩定性,並賦予古橋新的活力。

c、將混凝土立面修飾成木質紋理。

D.欄桿由木柵欄制成,燈位於橋面凸出的樹樁內部。

E.橋梁的平面設計為弧形,更加自然輕盈。

引用雞西詩人王敬之的壹句詩來概括大橋方案:

三面環山,壹片綠水彈琴。

山川美景,讓我天真爛漫,童心未泯。

3.3項目評估

目前,這兩座橋梁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基本實現了最初的設想,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成為當地的標誌性建築。

4結論

隨著橋梁景觀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橋梁設計人員在方案設計初期往往處於壹種相對盲目的狀態。橋梁設計往往局限於結構本身的美學效果和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忽視了系統的方案設計思路和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作用。

通過對雞西兩座景觀橋的設計,提出了景觀橋方案的設計思路。本文提出了“項目準備-項目設計過程-項目評估”的系統化設計思路,希望對景觀橋梁設計者有所幫助。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