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寫著幾個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工作之後發現清晰的表達能力太重要了。
想想看,無論是同事溝通、上司溝通、下屬解釋、演講、書面匯報,哪壹項不需要清晰的表達能力?
林肯曾說:“口才是社交和事業的需要。壹個不會說話的人,無疑是壹個失敗者。”。
但事實是,別人壹針見血,說得頭頭是道,但輪到自己的時候,半天說不到點子上;總覺得自己很“傻”,知道肚子裏有貨也說不出來。無論是在例會上發言,還是寫工作報告,經常會感到無所適從,亂七八糟。
怎麽破?
壹,
小英(化名)是我的顧問之壹。從去年年底開始,她找我咨詢過幾次。她是我的長期顧問。我看著她從壹個職場小白成長為今天的業務骨幹。
這不,小英最近遇到了壹個棘手的問題。他們部門的領導換了。與前任領導不同的是,新領導是壹個強勢且註重效率的人,他對小英和他們說:“壹句話能說清楚的事情,不要用兩個字。如果妳是壹個啰嗦的人,我懷疑妳是否能勝任現在的職位。從本周開始,妳將參加每周壹上午的晨會。每個人只會講壹分鐘,簡明扼要地匯報妳的工作計劃。”
小英從來沒見過這種樣子。想到平時工作不需要被督促,但是在大會上發言,滿足領導的要求,真的讓她無所適從。
她很快找到了我的助理,和我約好了會診。
為了方便解釋,在小英原報道的基礎上,我把關鍵的專業信息都隱藏了。重點不是內容本身,而是文本背後的表達邏輯和方法。
第二,
小英在會上的發言本來是這樣準備的——
“今天我的工作主要是拜訪客戶。
第壹個客戶是之前和我們公司有合作關系的客戶,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合作破裂。現在和對接客戶經理談了,對方表示有興趣和我們恢復合作關系。我今天會和他談談。
第二個客戶也和我們有合作關系,當時訂單量挺大的。現在由於臨時換了壹個伴侶,急需換壹個長期伴侶。我得知這個消息後,很快和對方取得了聯系,對方表示很感興趣。今天和對方見了面聊了聊。
第三個客戶地理位置很好,有穩定的需求。對方客戶的客戶經理也非常渴望完成業績考核指標。今天就來說說吧。
第四個客戶是新客戶。我之所以進行奇怪的拜訪,是因為這個客戶正好和第二個客戶相鄰,也是插隊。
這是我今天的工作計劃。"
在小英的案例中,敘事表達似乎有些連貫,但存在的問題如下:
首先,受力均勻,讓人抓不住重點。
她解釋了四個客戶的特點,但還是不能讓人壹下子記住重點。
其次,缺乏目標導向。
如果聽前面的說法,領導心裏只有兩個字——說話。
“說話”只是壹種行為。這壹行為的目的是什麽?拜訪這四個客戶最後的結果是什麽?沒有做出必要的解釋。
最後,沒有邏輯感,重復的信息很多。
例如,在前面的陳述中,“有合作關系”被重復了兩次,等等。
第三,
因為職場是壹個講究效率的地方,如果妳和小英壹樣,遇到壹個追求效率的領導,按照通常的說話方式,註定是低效的,因為這種說法不夠簡潔有力,妳無法說服領導認可妳的方案,領導內心的疑慮也沒有得到解決——
1.這四家壹定要去參觀嗎?
2.妳們互相溝通過探視時間嗎?會不會出現壹事無成的情況?
3.訪問的目的是什麽?只是坐下來聊聊嗎?
4.這些客戶中哪些人有把握?妳為什麽這麽肯定?
等壹下。
在工作場所,尤其是像匯報這樣的場合,壹個強大的表達結構如下:
應用到小英的案例中,在這個框架的指導下,小英說出了更具體的信息——
1,主題:拜訪四個客戶;
2.時間:第二個是上午10: 00,第壹個是下午2: 00,第三個是下午4: 30,第四個講完第二個就順道了;
3.空間:最近的公司是第壹家,第二家是第二家,第三家稍微遠壹點,第四家剛好和第二家相鄰;
4.準備:第二家公司急需,對方主動聯系,約定周壹上午10點見面,很有希望恢復合作;第壹家庭的意圖也不壞。上周給對方打電話,周壹下午2點左右。第三家公司也是下午四點半左右聯系業務經理;因為第四家店和第二家相鄰,只是順路,屬於開拓新客戶;
5.背景:除第四家新開發客戶外,有壹兩家公司合作過,第三家地理位置好,需求量大;不同的是,第二家公司面臨的是供應商的臨時變動,所以比第壹家公司更渴望達成合作;
6.目標:恢復與第壹、第二家公司的合作關系,敲定與第三家公司的明確合作意向,與第四家公司建立聯系,以便後期跟進。
重新排列這六點後,我們不難畫出下面這幅圖——
第四,
經過梳理,改進後的工作方案是這樣的——
“今天,我的工作計劃是拜訪四個客戶。目標是恢復兩個歷史客戶的合作關系,達成新的合作協議,開發新的客戶。點評:開門見山,結果導向,開門見山。
1.這兩個歷史合作客戶中有壹個與我們公司有大額交易記錄。現在對方面臨供應商變更情況,對方的合作意向非常迫切,也是對方主動聯系我的。我們是上午10點左右,我覺得對我們公司來說是壹個極好的機會,所以我對這個公司的關系恢復還是比較有把握的。上周聯系了對方公司,和對方約好下午兩點去拜訪。對方意圖還可以,我也確定。點評:首先說明了重點工作內容,說明了事情的背景和所做的準備,同時也向聽眾傳遞了信心。
2.新的合作協議指的是位於某地的壹家公司,我之前壹直在跟進,因為對方地理位置優越,客戶需求大,每年都有很多訂單。經過接觸,得知對方有了新的業務經理,急於完成KPI指標,這是我上門談合作協議的好機會,大概是下午四點半。點評:這是第二個重點內容部分,強調了當前的機會,說明這個談判是必要的,符合當前的機會。
3.我們開發的新客戶就在我們下午兩點拜訪的公司對面,很方便。我們這次不打算久留,只是為了彼此建立聯系,方便後期作為公司新的客戶資源跟進。點評:這是壹個路過的部分,不是工作的重點,但是強調了這件事對公司未來的意義,同時強調了時間的安排,讓人覺得妳很有條理,註重效率。
附:清晰的表達結構圖。
經過小英後來的反饋,她按照我教她的方法,在第壹次晨會上表現很好,領導表揚了她。
以上模式連續使用壹個月,妳在職場溝通上壹定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和進步;因為,職場溝通能力與其說是天賦,不如說是後天刻意練習的結果。
作者簡介:趙曉麗,資深職業規劃師,職場暢銷書作家,微信官方賬號“李語之美”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