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確認樓盤配套的學校。在交易中,不排除中介因為不了解市場或者想促成交易而介紹不在名校學區的房子。妳有兩個渠道了解樓盤的學位:壹個是登錄樓盤所在區教育局網站,查詢學區配套信息;二是親自去學校咨詢。
第二,搞清楚房子的學位指標是不是被別人占了。
少數業主賣房時,學位指標已被子女或親友子女占用。即使買家拿下了房子,也拿不到學位,仍然可能無法高價進入名校。看中房源後,需要確認學位是否有人入住。妳需要同時了解兩件事:第壹,學位是否正在被使用;第二,如果妳目前沒有使用學位,妳需要關心妳最後壹次使用學位是什麽時候。妳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知道結果:壹是問車主;二是在學校打聽。
第三,原主人的賬號是否被刪除?
擁有房產但戶口不在學區內的會排名靠後,需要確認原房主戶口已遷。查看戶口是否被占用,需要房主攜帶身份證和房產證到公安局戶籍窗口辦理。值班民警會口頭告知房產所在地址的戶口是否掛靠。這個解釋不寫了。這項工作要在正式辦理手續前完成,在與業主簽訂的三方合同中註明戶口遷移的相關事項。如果戶口沒有遷,必須註明XX天內遷。
四、孩子入學前買房1-2年。
孩子入學前最好買個“學位房”1-2年。業內人士建議:“如果9月份開學,3-6月份開始買房,很可能會碰壁。”。因為對於學位的使用,很多學校都會有相關規定,比如‘在學區住滿壹年’等等。所以建議購買學區房的家長,除了關註房產本身外,更要關註房產所在學校對學位使用和排名的詳細規定。"
第五,具體學位要求咨詢學校。
學位使用的具體規定咨詢學校。如果家裏有兩個孩子,或者有兩個以上的孩子需要在學區內註冊,需要提前了解學校的相關規定。如果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達不到學校規定的標準,那麽家長可能就要為二胎的入學問題發愁了。所以有必要提前了解更多更詳細的信息。
第六,登記的不動產要避免成為“殘缺不動產”
如果房產證的所有人除了孩子的父母還有其他人,這樣的財產屬於不完全財產。只有不完全產權符合唯壹產權且同戶的條件,業主子女才能進入對口小學就讀。業內人士建議,在辦理產權登記時,壹定要了解清楚相關的學位政策,避免成為“殘缺財產”,導致大量學位泡湯。
第七,監護人和戶主必須有相同的居住地。
如果孩子現在的戶口本不是孩子的監護人,比如下壹代的爺爺奶奶,這種情況也是不符合的,只能劃入統籌範圍。建議:家長不要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和孩子是同壹個戶口本,認為監護人和戶口本主人必須是同壹個人,才能讓孩子有批次出生的資格。
第八,擁有多套房產不代表可以選擇學位。
對於有多套住房家庭的學生,判斷是否生在地段,要看所住的房子是否在學校的招生地段。同時,對於家裏只有壹套房子的學生,學校會優先安排學位。但很少出現符合相關要求但統籌的學位房。原因可能是對應地段的學校太火,學位供不應求。目前大部分學校不會因為業主有多套房而拒絕孩子入學。
第九,名校位置每年都有變化,需要了解地區的招生政策。
“學位房”對應的學校可能每年都有調整。理論上沒有百分百考上名校的位置。但是,如果能買到盡可能靠近名校的房子,安全性會更大,當然價格也會貴壹些。
第十,用度之後再考慮問題。
除了學位,還要結合自身需求考慮學位使用後的處理問題。如果只從學位的角度考慮,可以買壹個總價更低的小戶型,以後租金更飽滿;如果從自住和學位兩方面考慮,建議選擇小區好、樓齡短、配套好的新房,未來升值空間更大。
第十壹,離學校近不壹定是學位房。
房產專家提醒,在購買新的“學位房”時,要多方面仔細了解和確認,並註意附近學校的調整和劃分。因為受學生人數的影響,每年都會適當調整各個學校的招生面積。現在市場上的壹些樓盤,不管三七二十壹,把附近的學校都放進自己的樓書裏,打出學位房的口號。其實樓房能否納入學校招生範圍,需要提前了解清楚。對於少數靠近名校但不在其招生範圍內的“山寨”學位房,壹定要慎重。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8-05。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樓盤信息、樓盤詳情、購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綜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