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香港”的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它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和澳門隔海相望,北鄰深圳,南接珠海萬山群島。其區域範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及周邊262個島嶼,總土地面積65,438+065,438+。到2018年末,總人口約為748.25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壹,人均壽命世界第壹。
珠海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接澳門,距澳門9公裏,橫琴新區與澳門隔河相望。西接江門市,北接中山市。拱北、九洲口岸、珠海港、萬山、橫琴、鬥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等9個國家壹類口岸。是珠三角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被譽為“百島之城”。
擴展數據:
壹.香港
1,位置和區域
香港的地理坐標是東經114 15 ',北緯22 15 '。它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和澳門隔海相望,北鄰深圳,南接珠海萬山群島,距廣州約200公裏。區域範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及周邊262個島嶼。土地總面積1106.3平方公裏,其中港島80.7平方公裏,九龍46.9平方公裏,新界978.7平方公裏。海域面積1648.7平方公裏。?
2.地形學
香港的地形以丘陵為主,最高點是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平地不多,約20%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即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是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和香港島北部的填海土地,由原來狹窄的平地擴展而來。雖然有壹名香港居民來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是大嶼山,面積是香港島的兩倍多。
3.氣候
香港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3.3℃。冬季氣溫可能降至10℃以下,夏季可能升至31℃以上。降雨集中在5-9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80%。全年雨量充沛,四季花香,春季溫暖多霧,夏季炎熱多雨,秋季陽光明媚,冬季略幹冷。
此外,香港市區高層建築集中,人口密集,形成的小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與郊區溫差明顯。高樓林立的市區,很難吹走空氣中的“懸浮顆粒”。
4.水系
香港處於濕潤的亞熱帶環境,徑流充沛,地表水系統發達。但是水系範圍有限,沒有大河。除深圳河為港深兩地的界河外,主要有程門河、吳彤河、林村河、元朗河和金田河等。大多數河流的長度小於5英裏,流速和流量與季節性降雨密切相關,在年中極不穩定。
旱季難以維持流量或斷流,河床裸露或部分裸露。在雨季,很容易達到滿岸水位,發生洪水。深圳河發源於吳彤山的牛尾嶺,由東北向西南流入深圳灣,離開伶仃洋。全長37公裏,流域是312.5㎞?,深圳的哪壹邊是187.5㎞?,港方是125㎞?。吳彤河是深圳河的主要支流。
第二,珠海
1,位置和區域
珠海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口西岸,“五門”(金星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崖門)的水在此入海,位於北緯21° 48 ' ~ 22° 27 ',東經113° 03 ' ~ 65。珠海市東與深圳和中國香港隔海相望,距中國香港36海裏,南與中國澳門相連,西接江門新會區和臺山市,北接中山市,距廣州140公裏。
2.地質和地貌
珠海市出露地層較為簡單。除第四紀外,東北部和中西部還有古生代寒武紀、泥盆紀和中生代侏羅紀,面積***759.09平方公裏,占全市國土面積的57.95%。地貌明顯受北東向和北西向構造線控制。珠海地區被NE向和NW向斷裂切割成斷塊隆起和沈降地貌單元,形成斷塊隆起山地和沈降平原。
斷塊山內所有斷塊山、低地、拗陷平原的分布方向均為NE向,珠江口外的島嶼也受NE向構造線控制,三排島嶼呈NE向排列。珠江口外沈積盆地的分布也呈北東向。而珠江的人海水道受北西向構造控制,如磨刀門水道、泥灣門水道等。
3.氣候
珠海位於珠江口西岸,瀕臨遼闊的南海,具有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全年氣溫較高,1979至2000年年均氣溫22.5℃。氣候濕潤,年平均相對濕度8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061.9mm..
珠海經常受到南亞熱帶季風的襲擊,多雷雨。4-9月盛行東南季風,是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東北季風盛行於公元5438年6月至次年3月,為旱季。
珠海大氣的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每年早春,細雨綿綿,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有時可達100%。珠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是臺風和暴雨,部分年份冬季受寒潮和低溫影響。臺風壹般發生在6月至10,平均壹年4次左右。嚴重影響珠海的臺風平均每年1個,暴雨在5個左右。
4.水系
水文特征廣東省河流眾多,主要有西江、北江和東江,三條河流匯合處為珠江。珠江水系有八個入海口,從北到南分別是虎門、角門、紅旗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崖門。珠海市地處西江下遊海岸帶,境內河流眾多,西江分流河道與當地河流交織,是典型的三角洲河網地區。
西江在珠海市鬥門區北部分為磨刀門水道、螺洲溪、河馬溪、老老溪、老老溪五條支流分流入境,後匯入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三條幹流,由北向南貫穿全境,註入南海。沿途幹流與多條側向分流匯流河流相連,既有天然分流匯水,又有水閘排水。西江沿岸所有分流河道均已圍堤,水流得到有效引導,河道基本形成穩定的平面形狀。
百度百科-珠海
百度百科-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