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來自父母,傷害往往來自父母。而這樣的愛和傷害會被孩子繼承,傳遞給下壹代。
在《母愛的羈絆》中,作者找到了壹個獨特的角度來深入分析母女關系中復雜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治愈母親所造成的創傷。文章平淡而溫暖,卻又令人同情。書中列舉了大量女兒的心聲,可以幫助她們重建健康的生活,也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母愛的羈絆》的作者是卡雷爾·麥克布萊德博士,美國註冊婚姻家庭治療師。他有28年的心理咨詢實踐經驗,是治療家庭問題的專家。近十年來,麥克布萊德博士主要從事自戀型父母對子女影響的研究,並成功解決了許多此類案例。McBride博士在創傷、性、離婚、虐待、家庭暴力、離婚、家庭重組、婚姻和家庭治療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她擅長EMDR創傷治療和涉及焦慮、抑郁和人生過渡的個體適應治療。
《找回妳的生活:抑郁癥治療完全指南》壹書的作者莫妮卡·雷米雷茲·巴斯特(Monica Remirez Buster)博士表示,麥克布賴德博士抓住了自戀母親養育的女性的痛苦,並評論說“母愛的束縛”的簡潔使用可以引導女性擺脫尋求可能性和證明自我價值的陷阱,並通過案例展示了母親的這些特征如何塑造了女性對自我、世界和人際關系的看法。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家蕾妮·裏希克博士對麥克布賴德博士關於自戀各方面的深入描述進行了評論。《母愛的羈絆》簡單實用,其結構是根據治療方法安排的。任何身邊有自戀者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浩途家長俱樂部創始人王學富,資深心理專家,強烈推薦各位媽媽都要看這本書《母愛的羈絆》,這是壹本專門講述有自戀媽媽的女兒長大後面臨的心理問題以及如何治愈的書。
麥克布萊德醫生是壹名治療師,同時,她也是壹位自戀母親的女兒,壹位經歷過自我治愈的女性。這本書真實地反映了她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治療經歷。
這本書容易閱讀。案例很多,作者想表達的是在案例中,從中可以看出案例的主人是什麽樣的,他們的母親是什麽樣的。從小到大,媽媽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每個幼兒園的孩子都會唱《世界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但《母愛的羈絆》這本書講的是媽媽給孩子帶來的種種傷害。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也對應了作者的心理治療步驟。
第壹部分:發現問題,解釋母性自戀。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自戀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作者描述的壹些自戀的母親,在不是自戀的母親時,也會有這樣的問題。有時候妳會發現自己被壹些莫名其妙的情緒困擾?“我不夠好。我的價值取決於我做了什麽,而不是我是誰。我不配被愛。”長期聽到這些自我否定的信息,妳會承受很多焦慮和苦惱。頻繁的自我否定在妳的頭腦中制造了壹種極其敏感的氛圍,讓妳感到不安全,缺乏自信和自覺。如果妳聽到有人在談論某件事,妳可能會認為他們是在專門談論妳或者針對妳,但實際上根本不存在這種現象,只是妳自己相信別人壹定在談論這件事。如果妳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妳媽媽曾經對妳要求過高,或者是她是壹個自戀的媽媽。
什麽樣的媽媽是自戀的?在這壹部分,作者詳細描述了母親自戀特征的表現。
“自戀”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那西塞斯的故事。那西塞斯英俊、傲慢、自私——他愛上了自己的外表。他對別人不感興趣,只著迷於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後看著自己的影子憔悴而死。在日常語言中,自戀指的是自大,過於關註自己。
這壹部分列舉了自戀的九個特征及其在母女互動關系中對應的方式和案例。這裏有三種。
第壹個自戀的母親對自己的重要性有著不切實際的認識,比如誇大自己的成就、天賦和專長,讓自己看起來高人壹等。這種媽媽只談自己和與自己有關的事情,從來不問女兒對她的看法。莎莉不喜歡把別人介紹給她媽媽,因為她媽媽會不停地說她在兒童醫院的誌願者工作,給別人開處方,好像她是醫生壹樣。從她所說的來看,她已經救了很多人的命。
第二種自戀型母親,專註於對成功、權力、才華、美貌、理想愛情的無盡幻想。這種媽媽相信自己的家政工作會通過那些有聲望的客戶的實力給自己帶來廣泛的好評。瑪麗的母親經常談論她的“重要”客戶,他們如何依賴她,他們如何稱贊她,以及她如何相信她將很快被其中壹個電影劇組雇用。
第三個自戀的母親需要過度崇拜。這樣的母親希望妳贊美、欣賞、恭維她對妳做的壹切。簡的媽媽只是偶爾去看她孫子的足球比賽,但她等不及了。我希望簡的家人會感謝她犧牲了時間。她總是提到“我為妳的孩子所做的壹切!”"
自戀的母親缺乏同情心和表達愛的能力。他們的感情生活是膚淺的,他們的生活是形象化的——他們只在乎事物在別人眼裏是什麽樣子。
沒有母親的同情和愛,女兒會缺乏真正的情感紐帶,從而覺得缺少了什麽,基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
在這壹部分,作者提出了很多與自戀特質相關的問卷,通過這些描述來判斷妳的母親是否有自戀傾向。
在對母親自戀的研究中,作者區分了母親有自戀特征時的10種母女關系問題。作者將這10種與母性自戀相關的母女互動關系稱為“10毒刺”,在這裏列舉了三種常見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不是自戀型母親所獨有的,也可能發生在非自戀型母親身上。
第壹個刺痛是,妳發現自己總是想要愛、關註或認可,但永遠無法取悅妳的母親。
詹妮弗說她總是試圖取悅她母親。小時候,她在壹家百貨商店裏發現媽媽手裏拿著壹個漂亮的零錢包很久。她知道她的母親非常想要它。她才8歲,零錢包很貴,但她發誓要讓媽媽拿到。她在學校攢了幾個星期的午飯錢,直到攢夠了錢。我給媽媽買了那個豪華的零錢包作為聖誕驚喜。但是當她把這個禮物送給媽媽的時候,她預料到了媽媽對禮物的反應,結果卻是,她幾乎崩潰了。她媽媽把零錢包扔到房間的另壹頭,尖叫道:“我不想要小偷的禮物!”"
第二個刺痛,妳媽沒有同情心。缺乏同情心是自戀母親的標誌。女兒在壹個沒有同情心的媽媽身邊長大,會覺得自己不重要,感覺無足輕重。不管是小女孩、大女孩還是成年女性,她們往往不再談論自己,或者幹脆放棄調節情緒。
愛麗絲很擔心離婚,但她母親不斷追問細節。她會問愛麗絲:“房子是誰的?”監護權的事情怎麽樣了?妳雇了哪個律師?事實上,當愛麗絲想和媽媽談談離婚的感受時,媽媽沒有任何問題。她會轉移話題,問愛麗絲她打算要多少贍養費。母親沒有意識到愛麗絲情感上的痛苦,愛麗絲覺得自己在母親面前微不足道。愛麗絲不停地問自己,“那我的感受呢?我不重要嗎?”
第三個刺痛是妳在媽媽面前沒有界限,沒有隱私。與母親的情感疏離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產生重大影響。但是自戀的母親不允許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相反,女兒滿足了母親的需求和願望。這給她的女兒帶來了壹個嚴重的問題。她的家庭生活沒有界限和隱私。媽媽什麽都跟她說,不管合適不合適——也跟別人說女兒的事,不管多尷尬。自戀的媽媽通常認為根本沒什麽問題,對女兒的健康成長有什麽影響。對於母親來說,孩子只是自己的附屬部分。
當謝麗爾的高中同學通過電話簿找到她的父母,再次聯系她時,她媽媽接了電話,和她聊了很久。她媽媽向同學吹噓謝麗爾成為了醫生,開了自己的診所,還講了自己失戀的各種不光彩的細節。當謝麗爾終於能夠和她的同學交談時,他們首先詢問了她的戀愛關系,這讓她感到羞愧和尷尬。
除了《十條毒刺》之外,還有六種自戀型母親,它們都處於從親力親為到心不在焉的連續體上,作者稱之為“六張臉”。當妳想到他們的時候,請記住,妳的母親可能是壹種類型,也可能是幾種類型的混合。另外,事必躬親和心不在焉的母親可能在其中任何壹個都交織在壹起。
第二部分:主要講自戀的母親如何影響女兒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戀母親的女兒吸收了“我的價值是因為我做了什麽,而不是因為我是誰”的思想。當我們長大後,這種強大的信條會讓我們表現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高成就動機和自我毀滅。高城變種模特的女兒叫瑪麗·馬維爾(漫畫中的女主角)。當他們刮起成功的旋風時,他們要向母親和世界證明他們有多優秀。
羅莎是個可愛但性感的女人。不管她在哪個隊,她總是做得比她應該做的多。她解釋說:“我必須努力證明我沒有白活——我必須工作,工作,再工作。”
如果妳有很高的上進心,正在追求自己選擇的人生夢想,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妳能肯定自己,照顧好自己,那麽妳做得很好。
再來看看那個自暴自棄的女兒。這種類型的壹些特征是:
輕易放棄。
用各種癮麻痹痛苦。
我無法從被我破壞的生活方式中自拔。
成績水平很低。
案件中的塔林總是小心謹慎。她很少能舉出壹個成年後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冒險的例子。因為“永不滿足”的觀念,我成了壹個成就不高的人,對失敗的恐懼讓我不願意做到最好。如果我留在中間,我就不用面對失敗。我有很多偉大的想法和靈感,但它們始終是我的夢想,而不是我的目標。我想,哦,也許做了會很棒,但我不會做。我可能做不好。"
為什麽有的女兒長大後上進心很強,有的卻變得自暴自棄?在大多數情況下,在高成就動機的生活中壹直有壹個特殊的角色,可能是奶奶、月經、爸爸或他的親戚,他們可以幫助她建立積極的想法,並抵消和處理她從母親那裏得到的消極想法。這個特別的人通常很善良,富有同情心和愛心。自毀人生往往缺少這樣壹個人,即使有,在壹起的時間也足以改變局面。當正常的情感問題得不到解決時,她會通過抑郁、吸毒、酗酒或濫用藥物等其他方式來放棄或麻痹自己。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母愛會隨著女兒的出生傳遞給女兒,代代相傳。那麽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第三部,有壹個為自戀媽媽的女兒量身定做的康復計劃。
第三部分:終結遺傳,提供療愈方法。
通過療愈,自戀的慈母女兒可以改變這種世代相傳的扭曲的母愛,為自己的子子孫孫改善關系。
了解了妳母親的行為對妳的影響,妳就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逐漸治愈妳的痛苦。
根據母親的缺點,體會沒有壹個理想的母親所帶來的悲傷。
從心理上把自己和媽媽分開,把媽媽消除痔瘡的想法變成積極的想法。
發展並接受自己的個性、經歷和欲望。
用壹種新的健康的方式和媽媽相處。
努力發現自己的自戀特質,避免遺傳給下壹代。
康復的三個步驟:
第壹步,了解問題,診斷問題,收集問題的背景信息。這壹步適用於生活中可能面臨的任何情緒或心理問題。這也是治療師在治療初期共同努力的目標。
第二步,處理問題帶來的相關情緒。作為壹個自戀母親的女兒,妳的感情往往得不到認可和確認。這壹步可以幫助妳學會體驗這些叫做“情緒”的東西。在體驗情緒方面,說和做是完全不同的。“體驗”是指談論創傷。體驗情緒是從身體上釋放痛苦的唯壹方法。
第三步是“重建”,這是壹個心理治療術語,指的是用另壹套鏡片,或者壹種新的方式來看待問題。這是治療中更有趣的部分。妳開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逐漸擺脫自戀的母親留下的創傷的影響。這個時候妳為自己做的決定和妳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時候完全不壹樣。妳開始發現自己的真實感受、價值觀和信仰,找到真正的自己,並讓它以自己的方式運轉。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對應心理治療的步驟。首先說明了什麽樣的母親是自戀型母親,然後說明了自戀型母親給女兒帶來了什麽樣的影響,最後給出了詳細的治愈方法。
通過這本書,妳可以體驗舊時代的痛苦,看到從過去中解脫出來,成為真正的自己的曙光。妳也打開了妳的心扉,為壹種全新的、無畏的思考和生活方式做好了準備。妳知道如何直接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擺脫不切實際的期望,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做事,跟隨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