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蓮體育中心位於佛山市東平濱江新城中央組團中央公園。2004年6月開工建設,2006年9月竣工,總面積42公頃,總投資約9.59億元。經過國際設計大賽,由德國GMP公司設計(國內配套設計單位為華南理工大學設計研究院)。體育場猶如壹朵搖曳的荷花,設計充分展現了佛山特殊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
整個體育中心主要由體育場、遊泳跳水館、地下停車場、室外大型車輛停車場、室外400米跑道運動場、足球訓練場、室外水上中心、能源中心及附屬配套服務設施組成。
世紀蓮體育中心將是世界體育建築中最大的膜結構屋蓋,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膜結構工程。整個頂板為環形,外徑為310m,內徑為125m。內圈是由直徑80mm的10鋼索組成的張力環。外環為壓縮環,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直徑310m,下層直徑275m,由1.4m組成,兩層鋼圈相隔20m,中間用鋼管混凝土斜柱連接,形成倒錐臺。體育場建築面積78193平方米,高度50米,屋面直徑310米,電影放映面積53421平方米,觀眾坐席36686個。體育場看臺分為東看臺和西看臺,東主看臺和西主看臺下方的空間分為三層,主要由運動員和裁判用房、記者用房、機房和車庫組成。比賽場地由天然草坪標準足球場、400米跑道、運動員訓練場等田賽場地組成。體育場設施先進,能滿足國際比賽的要求。
在外觀上,體育場采用了新穎輕巧的索膜結構,突出了歷史的設計理念和濃郁的時代氣息。平面布局采用外環橢圓對稱,運動場長軸方向為正南。在形式上,它呈現出東西高、西北低的馬鞍形空間形態。體育場主體建築底部三層,下面兩層,為鋼筋綁紮框架結構,索膜結構面積居世界前列。體育場外觀宏偉,像壹朵盛開的蓮花,是佛山的標誌性建築。遊泳跳水館建築面積31.052平方米,長220米,寬88.8米,高22米,觀眾座位2800個。建築結構為鋼結構大面積玻璃幕墻,索膜結構屋面,大跨度鋼拱體系覆蓋三個國際標準遊泳池。整個建築其實很宏偉。
此外,地下停車位1100個,室外訓練場面積20000平方米,能源中心面積3029平方米。佛山新聞中心是集佛山日報、佛山電臺、佛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於壹體的大型建築群,擁有27米高的信息雨棚和生態信息花園。佛山新聞中心位於佛山市東平濱江新城中心。佛山新聞中心將成為佛山的標誌性建築,也是2006年第十二屆省運會和未來佛山市委市政府的新聞發布中心。
佛山新聞中心占地8.6公頃(130畝),總建築面積9.4萬平方米。預算項目總投資5.6億元(其中土建工程4億元,廣電工藝設備654.38+6億元)。佛山新聞中心是集佛山傳媒集團、下屬佛山日報社、佛山人民廣播電臺、佛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為壹體,具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播出、傳輸功能的大型建築群。報紙編輯;新聞稿;文化藝術表演;城市服務等功能。建築設計布局體現了各種媒體的特點。建築的透明外墻暗示著媒體與社會和公民的親近。3萬多平方米的立體景觀體現了人、建築、自然的和諧。離地28米高的信息天篷將建築連接成壹個整體。樹冠具有發布動態和靜態信息的功能。樹冠下的生態信息園由山丘、瀑布、流水、廣場、亭臺、人行天橋、大屏幕、服務設施等組成,滿足休閑娛樂、信息獲取、商務活動等多種需求。建築群內有65,438+0,500平方米的大型電視演播室、各種規模的中小型演播室、廣播節目制作室、新聞發布廳等。作為壹個開放的城市功能空間,它將為公眾提供壹個先進的、高科技的城市活動平臺。
第壹根樁於2004年5月6日438+08在佛山新聞中心工程中打下。經過兩年零四個月的緊張施工,主體、環境、裝修等工程於2006年9月30日順利完工。在佛山公園運動休閑區以西、彩虹路以南、吉祥路以東、華福路以北,壹座建築規模約70萬平方米的文化商城正在崛起。"壹個城市的發展既需要努力,也需要軟實力."日前,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葉表示,城市要富裕,城市要文明。在涉及佛山發展的重要節點上,大手筆推出文化綜合體項目,意義重大。
這裏將包括豐富的市政文化設施——圖書館、博物館、青少年宮、檔案館、規劃展覽館、科技館、美術館等。,還與書展、展覽、影視、文化產品交易等場所合作。
佛山文光新局副局長廖誌春表示,佛山歷史文化悠久,需要壹個文化、藝術、美學的建築群作為載體,讓更多人參與享受。他認為,文化是壹種潛移默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載體和文化綜合體的出現,讓文化名城的市民感到興奮、自豪和自信,對青少年兒童的文化修養具有重要意義。
“文化綜合體集文化、創意、商業、休閑等功能於壹體,新穎獨特。”葉認為,文化MALL的出現超越了單個設施的簡單添加和拼接,減少了重復投資,提高了效率。廖誌春還表示,佛山的文化不能永遠躺在歷史背景裏,而應該不斷挖掘和發展,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而文化商城就是承擔這壹重要使命的文化高地。
“文化藝術不能用商業的眼光去看,也不能束之高閣。它們應該以最容易被接受、最友好的方式呈現給觀眾。”葉期待文化綜合體能創新運營模式,“文商結合”讓文化產業活起來,讓文化與經濟相得益彰。
文化商城布局靈活,層次豐富,適合各年齡段、各文化層次的人群,可提供24小時綜合文化服務。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佛山未來的新中心,文化綜合體具有明顯的地域優勢和地域獨特性;而且路網完備,距離廣州新火車站僅18公裏,有城市輕軌線和地鐵線與廣州相連,可以廣泛吸引廣州、佛山兩地的人前來消費。這是都市藝術之城東平的文化廣場,它在人性化的現代方巷街道上重塑了佛山人的繁華市井。用高度靈活的方形建築,打造時尚的大都市和水鄉;以傳統的藝術色彩,勾勒出嶺南新舊記憶。
昨日,佛山公共文化綜合體(文化商城)最新發布的實施方案“方城”,首次“驚艷”亮相媒體面前。據介紹,方城總建築面積約68萬平方米。其中,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檔案館等公共建築將在年內陸續開工,2012年基本完成中央結構,可能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
“方城”設計融合中西風格。
佛山市公共文化綜合體項目(文化商城)是壹個集文化、創意、商業、休閑等功能於壹體的建築綜合體。,由佛山市圖書館、博物館、青少年宮、檔案館、規劃展覽館、科技館、美術館牽頭。
2008年6月,東平新城管委會與市規劃局聯合舉辦了公共文化綜合體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第壹批概念設計有56家世界級設計單位參與,初步篩選出8家。然後經過“8選4”、“4選2”的多輪篩選,2008年2月市政府常務會議決定,英國ARUP(奧雅納)工程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和丹麥HLA聯合體的“方城”為公共文化綜合體的實施方案。
“為什麽會贏?因為它確實有很大的亮點。”市政府副秘書長、東平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張表示,這壹設計充分體現了商城的鮮明特色——綜合性。“以前有很多商業商城,但是怎麽搞個文化商城?這就需要全面性和可及性。”張認為,《方城》非常重視對佛山傳統文化中的元素進行研究提煉,比如窗花、剪紙等,而這些通過“建築臉譜”的方式很有創意。同時,設計也強調國際文化潮流與本土文化的結合。“很多建築的外墻都使用了非常純粹的顏色,比如紅、黃、白,這是壹種明亮的歐式風格。”張說,當時很多專家和市民都認可這個方案。
設計師梁源欣賞嶺南文化。
文化商城的總設計師是丹麥HLA建築設計公司亞洲區總設計師高虎。壹個外地人怎麽可能是佛山人熱愛的文化商城?
事實上,有著中國妻子的高虎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說,“做壹個嶺南特色的文化商城,需要什麽樣的價值觀?我們做了很大的思想鬥爭,不想單純的拿來北歐的價值觀,單純的用北歐的眼光來看待佛山的文化。”於是,他走遍了祠堂、梁園、清慧園、陳家祠,其中梁園最讓他感慨。“我在梁園坐了幾天,和人聊天,在那裏生活,看了很多東西,了解了什麽是嶺南文化。”高火說,“我不是想著要表現什麽嶺南文化,是純粹的體驗。”他不記得去了梁園多少次,也沒數過畫了多少素描。
據他的助手蔡文英介紹,文化綜合體的設計功能分工非常明顯。比如世紀蓮體育館附近,有比較活躍的場館,比如青少年宮,科技館。中間靠近地鐵口的部分人流量較大。這是壹個大圖書館。考慮到人群的享受,東邊那棟樓就是書城了。在南端靠近佛山公園的地方,有相對安靜的場館,比如博物館和檔案館。此外,與公共場館平行的地塊將開發成寫字樓、美食商城、酒店、書城等。在文化商城地下壹層的中間部分,預留了萬人盛典的慶典舞臺,而地下壹層的中間部分,有壹個可以容納800多輛汽車的停車位。
在所有的建築中,最令人驚嘆的是傲立在東平河上的“世紀塔”。“塔樓初步規劃高度約150米,主體部分為藝術展覽、觀光遊覽、新聞發布、餐飲等。它的裙樓主要有三個功能分區,分別是文化展示中心、城市展覽館和多功能報告廳。”蔡文英介紹,大約有1500個多功能報告廳,可以起到音樂廳的作用。市文光新局副局長廖誌春說:“這個音樂廳正是佛山所需要的。”他評價說,文化情結不僅承載了壹座城市的人文情懷,也捍衛了壹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自尊和自信。
珠三角客人1小時可達。
“文化商城為佛山市民提供了壹個各個層次、各個年齡段的人學習、放松、體驗、交流的平臺,也為藝術家提供了激發靈感的創作空間。”張介紹,在防城,可以看到市民自由徜徉、自得其樂的理想畫面。
這裏活動適宜,文商結合,市民可享受壹站式文化娛樂活動和文化消費服務。他打了個比方。比如家長把孩子送到青少年宮學習後,可以就近參觀博物館,給圖書館充電,去書城購物,去世紀蓮健身。市民也可以在藝術大廳狂歡,享受下午茶。“整個‘方城’設計理念新穎,功能布局靈活,層次豐富。讓文化、商業建築、廣場空間互動結合。它不僅是壹座別出心裁的現代建築,也是壹個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空間。”
那麽,佛山人乃至珠三角的客人如何才能到達這片充滿魅力的沃土?張說,防城路網完善,距東平新城交通樞紐僅1公裏。通過交通樞紐,珠三角任何地方的客人,1小時即可到達。
方城地塊附近有佛山地鐵1號線、地鐵3號線、地鐵6號線。為配合東平新城核心區建設,地鐵1號線及地鐵6號線途經防城的部分線路已規劃建設為廣佛地鐵1號線延長線,將於2012年通車。地鐵3號線也計劃於2010開工建設。
張介紹,方城的外部空間環境也體現了科技創新、綠色生態的理念,同時融入了嶺南水鄉風情。方城的開放空間要合理布局,實現人車分流。車庫系統應遵循方便、高效的原則,步行系統應與綠地系統有機結合。佛山防城市民歡聚壹堂享受* * *
方城,壹個簡單直接的名字,坦率地說出了設計師的中心思想——以靈活有效的設計布局,打造壹個屬於佛山人民的文化交流城市工坊。
方城是東平新城的品牌延伸,是市民享受的文化搖籃。
方想黎傑居廉八方
在中國傳統的城市規劃中,各種文化和工商業的發展都是由環境和民生活動刺激起來的。每個車廂都與開放的街道相連,以方便活動和信息的交流;方城組織的井井有條,也不過是為了達到同樣的目的。首先,貫穿南北的世紀廣場,分東西兩廂作為基本的廣場街道文脈;後來在“東方文化、西方商業”的格局中,周邊設施串聯起來——東鄉區主要是壹個文化廣場區,從每個廣場區的平臺延伸出來的四座立交橋與世紀蓮花、佛山公園聚合成壹個文體網絡;西鄉區以商業為主,配合基地西部高檔商住區的開發,產生更多的經濟互動。
功能相關場館設置在同壹個廣場區域,方便日後獨立或綜合運行管理。
廣場平臺既嘈雜又安靜
世紀廣場街是防城的主要人流和重要的文化商業動脈。市民可以通過廣場進出各種文化場所,兩側有很多零售和餐飲店鋪,必將成為佛山壹個宜人的休閑新亮點。連接廣場大道和地下空間,穿過雨荷路,結合地鐵站和地下商場,保證人流不斷。
連接文化場館的文化平臺是廣場街的和諧變奏,平臺東側環繞花園,為方城增添了壹層靜謐的綠地。
紀念創造性成就的時代
獨具特色的世紀塔矗立在世紀廣場北端,是文化展示中心的標誌,也是東平新城創作成果的紀念館,用世紀蓮見證佛山新時代。
為了鞏固廣場的南延伸部分,將在南端建造壹個帶有屏幕裝置的佛山舞臺。
嶺南剪影時尚水鄉
活潑多彩的建築造型為方城增添了魅力。小盒子穿著獨特的廓形大衣,講述了壹個感人的故事。運用嶺南特色的剪影,配合流水通道,展現佛山的傳統特色。
從規劃到建築,方城融合傳統智慧、藝術、文化內涵,重新詮釋時尚的佛山水都,打造兼具“文化靜態”、“商業動態”、“綠色生態”的魅力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