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簡介
福州金山大橋(閩江六橋)位於福州市西部,距三仙洲大橋3.32公裏。大橋北起葉公路(港口),沿香阪路南跨閩江(港口),連接金山新區金山大道。橋梁全長1332m,其中主橋長790m,單孔最大跨度110m,壹般跨度40 ~ 60 m,橋梁設計標準為城市壹級主幹道。基礎采用鉆孔灌註樁,設計單樁最大承載力為18000KN。市政工程勘察復雜程度為二級。1998福州市政府為了加快金山區的發展,決定修建金山大橋,並於2000年9月建成通車。
條件和標準
施工條件
金山大橋位於三仙洲閩江大橋上遊3250米處,南岸與金山新區規劃主幹道金山大道相連,北岸與市中心壹級主幹道工業路相連。主橋長790米。橋址河床總寬度約735米,在距北岸160米處有壹江心洲,大陸面高程約4米,寬約80米。河床為不對稱的W型復式斷面,以南汊為主。橋址正常水位為3。95米,正常水位最大水深6米左右。基巖埋深60-70米,基巖面無起伏,為高強度花崗巖。地球物理勘探表明橋址沒有斷層帶。場地地勢平坦,沿河兩岸為壹級階地。
道路等級:I級城市主幹道。
設計速度:50公裏/小時
設計負荷:蒸汽-20以上,用-120校核;自行車人群荷載按《城市橋梁設計規範》計算,管道荷載為1 t/m..
橋寬:19.5米
橋梁設計洪水頻率:1 /200
通航標準:按四級內河航道標準(2 ×500噸分節駁船)。
立交凈空:4。蔣斌大道5號和5號。聚龍路0m。
地震烈度:驗算7度,設防8度。
相關參數
金山大橋,大橋全長1235米,其中主橋790米,南北引橋分別為245米和200米。全橋總寬度為19.5米..
主橋采用7× 40m簡支T梁橋面連續+(60m+110m+60m)連續剛構+7× 40m簡支T梁橋面連續。跨越110米大跨度南支渠。
引橋跨越老城區環境優美的濱江大道,采用7× 35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北引橋橫跨浦上路和濱江大道,有壹個出入口立交,有壹個自行車人行天橋。
南引橋跨越金山區巨龍路,架設20m+35m+2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曲線箱梁和5m× 25m預應力T梁。金山大道與聚龍路南引橋設置壹座半立交橋。
主橋位於直線上,引橋在R = 700米的彎道上。主橋通航孔最高點標高為19。276,南北兩側的縱坡值分別為0.925%和0。分別為935%。變點設置為R = 3500米的凸曲線,北引橋縱坡值為2。7%,南引橋為4。
根據預測交通量,2020年金山大橋交通量為41,000輛/日,非機動車交通量為26000輛/日。根據工程可行性審查意見,橋梁橫斷面設計為四車道混合式布置:1.25m(人行道)+8.25m(混合式兩車道)+0.5m(中央分隔帶)+8.25m(混合式兩車道)+1.25m(人行道)。
結構特點
經過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和初步設計階段不同跨度不同類型方案的比較論證,采用60m+110m+60m的預應力連續剛構方案。連續剛構橋設計的關鍵問題是:合理的截面和溫度內力。因此,結構設計具有以下特點:
1.在保證結構必要剛度的前提下,連續剛構將主梁根部梁高設為5.2m,梁高跨比設為1/21,與目前國內同類橋梁指標相比,約為1 /18。中梁的高跨比為2.4m..體積輕巧,技術指標先進;連續剛構采用三維預應力單箱單室懸臂結構,斜腹板,大噸位預應力體系。總的來說,預應力管道面積減小,箱梁頂底板厚度和鋸齒塊數量相應減少,是減輕箱梁自重的有效途徑,也便於橋梁施工。
2.連續剛構墩* * *剛構墩的尺寸經過多次比選確定。原理是在滿足應力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其縱向剛度,從而降低其縱向推(拉)剛度。從而減小溫度和梁的收縮徐變引起的地基反力。該方案的重點是在設計中必須考慮基礎的靈活性。這座橋的地質條件正好在這壹點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施工圖設計增加了樁基的安全性。在使用6根鉆孔灌註樁的前提下,考慮了基礎的縱向柔性。經過計算分析,溫度和收縮徐變引起的地基反力不是很大,整個結構受力良好。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