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我念念不忘第二次去街道社區(離我現在的住處大約300m)看房。
我是從壹邊的施工口偷偷爬上去的。該建築高17層。沒裝電梯就爬到了九樓。我仔細查看了房間布置和各個方向的室外景觀,拍了照片,錄了視頻。
小區還沒有開盤銷售,置業顧問的解釋和去年壹樣:因為沒有預售證,目前無法實地看房,也無法出售。
去年這個時候,小區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主體,我和老婆去逛了逛,被房子的位置和戶型吸引住了。
1-房屋位置,位於新區中軸線上,南北依次為市體育館、商務交易區、政府辦公區、花園式國際酒店、城市濕地公園,西面為劇院、圖書館、文化中心,東面為重點中學。
小區西側出口是中環路,道路西側是城市水系景觀,南北貫通。從小區樓上向西看,可以看到水系全景(離小區最近的房子也就50米左右)。)
地理位置可以說是得天獨厚,優勢就不說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最好去看看現有的房子。
2-由於施工原因,現場看不到房子。
但急於看房,找了熟人和老婆大人“拜訪”。當時由於施工網絡的原因,房子從裏面到外面的視線有限,大部分都被遮住了,但是基本戶型心裏都有存在感,尤其是小公攤面積,是其他小區無法比擬的。
就這樣,看到房子後,我曾經計算過經濟上買房的可能性,心裏熱了好久。
3-看房子的動機
很簡單,有以下幾點:
1)目前兒子臥室的窗戶比較小(約80cmX寬,120cm高),在南陽臺正面往北5米。開窗後,空氣流通不好,室內光線比較暗。
這是當時的主要考慮。
2)目前三室兩廳,沒有公共書房。住宅區為四房兩廳,臥室和客廳朝陽,書房在北側。當時的想法是在公書房裏設置電腦,大家輪流使用(尤其是學英語的孩子)。
3)小區地理位置優越。
目前小區是學區房,位於周邊中小學,是重點,是周邊比較好的小區。小區到小學直線距離約1 km,到中學門口直線距離約1 km。(此處不自誇,僅供分析)
大房子舒適,環境優美,位置優越。有多少人能抗拒?
1-我老婆也曾經和我壹樣煩惱過(當時-去年看房子的時候單價9500左右。)。
2-後來老婆心態趨於平淡(現在房價翻了壹倍,小區會比周圍最高價高幾千)。
3-現在以現在的財力和能力,不支持換房。
4-目前,我們不應該優先考慮我們自己的享受,而應該關註我們孩子的成功。要開始為女兒五年後上大學和兒子以後的學業需要預留各種費用。
5-目前經濟壓力有所緩解,我只想放松壹下。如果再背上壹大筆債務,我的日常生活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孩子出去玩和訓練的機會會減少,學習之外的知識和技能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
6-如果有閑錢,可以考慮換房。
7-妳(指我)整天看書,又不是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麽。
1-機遇和環境可以促進能力的發展。
當初來市裏買學區房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目前孩子的表現很優秀,這和機會、環境、發揮能力是分不開的。
2-早期的意識和執行可以帶來相對“高質量”的結果。
09年,因為孩子上學買房;13年,因為上下樓不方便,換了電梯間。現在房價飛漲,資產也在漲。如果妳今天買房,超出了妳現在的經濟能力。
單從以上兩點來看,回頭看看當初下定決心,下點功夫買房的動機和做法是明智的。
3-重新分析今天看房的動機
1)房子是什麽?
孩子上學的問題解決了,電梯的訴求也解決了。再看房子是為了什麽?
四室兩廳?高層眼光?樓上的小花園?周邊公共建築?兒童臥室的舒適性、采光性、透氣性?還是投資?還是為了虛榮心的滿足?
2)妳還認同戰友的感受嗎?
戰友的感悟說得好:壹般情況下,財力和能力是正相關的。
還有其他人說:當妳的能力無法支撐妳的欲望時,麻煩就會如約而至。
就在前幾天,我還對同誌們談了愉快心態的話題。當時戰友說,隨著欲望的增加,我的煩惱也會增加,這輩子要給自己做減法。回復戰友的大意是:無論追求多少,只要能達到內心的愉悅或滿足,就能更好的看待多與少,得失。
3)欲望歸因
這些看似平和的心性修養,或者說平常心的獲得,都與個人價值觀、社會觀、人生觀的改變或確定密切相關。
4)解決傳統文化
當我們遇到壹個暫時放不下的問題,對外是壹種解決的方式,對內也是壹種解決的方式。
個人目前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以“無為而治”為主,主張順應自然,天人相應。儒家文化,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追求,崇尚個人修養,建功立業。佛教,講究精神的出世或修煉,要做入世的工作。儒釋道,說到底,是壹條路。
但無論如何,三家從古至今都沒有破壞過社會單位“家”的本意,在儒家那裏達到了極致,也就是齊家。(家庭作為壹種社會治理結構,不在此討論之列。)
5)再次分析
結合傳統文化,再分析看房動機。
a、如果妳想玩得開心,能不能拖到當事人準備好或者財力寬松的時候?畢竟目前對於家庭來說,不宜以自己的享受為主(為自己做減法),而要以孩子的學業為主。因為物質享受不是自己的價值觀。至於孩子臥室的光線或者通風,可以通過房間布置來改善。(靈活)
況且,沒有完美的房子,再好的房子或環境,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變化的情緒)
b、近幾年財政收入保持穩定,雖然有很多突破,但目前看不到變化。目前的財務收入不支持再買房。換句話說,能力支撐不了欲望。(盡妳所能)
雖然人生有無限可能,但目前沒有資金支持的可能。)
c、欲望,可以作為不斷努力的動力,但不應該迷戀欲望,不能自拔。
這也是“不拘泥於壹相,不拘泥於壹處”的人生實踐。學到的真理只有應用到實踐中才有價值。
d、平和心態的建立,不是壹時的感覺,還要註意環境變化帶來的曲折和變化。這時候就要不自覺地把自己獲得的感受運用起來,比如“不拘泥於壹方,不拘泥於壹處”。否則會打破內心的平靜,然後從頭開始平靜心態,費時費力,貽誤人生。
e、把不斷進步作為自學的第壹要務,並運用到實踐中。用實際收入驗證獲得的感悟或經驗。
以上是我自己對這個房子前因後果的記錄。寫出來不僅是思考,更是驗證妳對生活的感悟。
歡迎見友,* * *討論生活和收入。
表示“受到某種對待的人”:dividend | reve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