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否認他們的能力,但他們的愛情生活是普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有些人,像陳凱歌,張藝謀,經過多次戀愛,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而有些人,因為談了很多感情,現在只能壹個人。
導演米嘉善就是這樣的人。現在70多歲,離婚後沒有愛情。
作為壹個才華橫溢的導演,米家善的能力絲毫不遜於馮小剛、張藝謀等壹線導演。
他出身於非專業類,拍的作品不多,但經典的我們都熟悉。
電影如《固執》、《愛在北緯30度,地平線不穩》。
然而,他的感情並不像事業那樣壹帆風順。
1947,米家山出生在山西的壹個大家族。
當時的他是伸手入不敷出的主,但從小就養成了獨立自強的性格。
因為對藝術的濃厚興趣,高中畢業後,他直接被山西大學美術專業錄取。
畢業後,由於專業的限制,米嘉善不得不去峨眉電影制片廠畫場景。
1976年,米家善認識了潘虹,於是兩人結婚了。
那壹年,正好潘虹來片場拍《女奴的女兒》,兩人偶然相遇。
米嘉善對潘虹壹見鐘情。
後來兩人每天聊得很開心,興趣愛好相同,感情很快升溫。
經過壹年的愛情洗禮,兩人迅速步入婚姻殿堂。
那時候的潘虹還不溫不火,只是個新演員。
他們結婚的那壹年,也是潘虹名氣剛剛上來的壹年,因為她在《苦惱人的笑聲》中的表演,讓她被譽為“東方的葛麗泰·嘉寶”。
這時候兩人的地位越來越懸殊。作為壹個男人,米嘉善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
“女強男弱”終於成了米家善心中的壹顆不定時炸彈。
至此,潘虹的事業越來越好。1981年,潘虹迎來了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
阿杜師娘使她壹舉成名,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劇中飾演妓女的潘虹令人難忘。
也正是因為這部劇,潘虹壹舉獲得多項知名獎項,從此正式成為娛樂圈新花旦。
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電影合同。很多著名的導演都找到了她。
1983,寒夜再壹次讓觀眾重新認識了潘虹。
劇中“曾樹生”的形象感人至深,令人回味無窮。
而《寒夜》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壹部參加戛納電影節的電影,開創了中國影視圈的新篇章。
當時的米家善在影視圈開始小有成就,但和大名鼎鼎的潘虹相比,卻是天壤之別。
慢慢的,兩個人因為工作產生了矛盾。作為電影行業的工作人員,積少成多成了他們生活的導火索。
再加上兩人地位的懸殊,米家善很快就和潘虹產生了矛盾。當時他希望潘虹能照顧好家庭,而不是以工作為中心,從壹線退休。
但是潘紅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她覺得當時是事業的巔峰,她很不願意從那裏走下來。這麽多年的努力和辛苦不是白費了嗎?
最後,他們愛情的火花終於在1984熄滅。那壹年,兩人選擇了離婚。
後來兩人同時專註於事業。
潘洪來主演了很多知名影視劇,比如《末代皇帝》、《瘋狂股市》等等,直接讓她成為了“影後”。
離婚後,米嘉善也開始全力以赴地拍新作品。
1988年,他的喜劇電影《倔強的人》得到了當時很多業內人士的好評。甚至馮小剛曾經說過,這部電影對他有深遠的意義。
後來在完成了自己的導演夢後,開始慢慢淡出娛樂圈。
期間,他與央視主持人有壹段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離婚後,米家善誤認識了比他小21歲的王。
見到王的第壹眼,米嘉善仿佛又找回了初戀的感覺,讓自己陷入了愛情的海洋。
為此,他不顧年齡差距,直接展開了對它的瘋狂追求。
作為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王不僅在文學上出類拔萃,而且為人正派動人。
面對優秀的人,她總是抱著壹種謙卑的學習態度。
後來,她選擇了電視文學。就這樣,她也為自己以後做主持人打下了基礎。
上帝愛那些有準備的人。經過壹年的學習,王順利進入中央電視臺,成為壹名主持人。
2000年,王主持的《快樂詞典》成為她事業的巔峰。
從此她進入了央視壹姐的行列。
後來她主持了開學第壹課,今天觀察等等。
但是王是壹個在生活中習慣被人牽著鼻子走的人。在米嘉善的瘋狂攻勢下,她沈淪了,不僅欣賞他的才華,也看到了這個男人在她面前的堅持。
就這樣,兩人終於走到了壹起。
他們有壹個良好的開端,但沒有幸福的結局。
因為年齡和輿論的力量,外界並不看好兩個人在壹起的事。
後來,王終於承受不了的壓力,於是兩人最終以分手結束了這段感情。
分手後不久,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她老公雖然比她大13歲,但是比21歲好多了。
至此,王過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另壹方面,米嘉善因為愛情只能回歸事業。
而潘虹也曾說過:如果我當時不把成功看得那麽重,我現在可能就是壹個好媽媽,壹個好演員。可以看出,她曾經後悔過這段感情。
後來,米家山開始投資房地產和廣告。
這些年來,他的產業表現不俗,身價也成功晉升到富豪行列。
偶爾,他會參加壹些關於電影的活動,有時,他會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拍攝經驗。
現在73歲的米家山很有錢,但他是壹個人。
面對各種好運,他可能後悔過,也吃過苦。
但是那些事情早就過去了。願他晚年找到壹個理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