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壹上冊地理重點必背知識點
第壹章:地球和地圖
1.有風車的國家是荷蘭。
2.阿拉伯人的傳統服飾多為白色長袍和頭巾。穿這種衣服的原因是為了反射陽光,抵禦風沙。
3.地平面中有四個基本方向:東(e)、西(w)、南(s)和北(n)。在此基礎上,又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 *八個方位。
4.在沒有方向標誌的地圖上,應該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來確定方向。
5.比例尺=地圖上的距離:實際距離。
6.刻度分為數值刻度、線條刻度和文字刻度。
7.規模越大,範圍越小,內容越細;規模越小,範圍越大,內容越小。
8.地圖的三個要素是比例、方向、註釋和圖例。
9.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徑:①查閱地理詞典;(二)咨詢相關人員;(3)互聯網獲取信息等。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1經過測量,地球是壹個不規則的球體,兩極略扁,赤道略鼓。
2.過去對地球的形狀有兩種看法,即“蓋天說”和“渾天說”。
3.麥哲倫環遊世界。航線是西班牙→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4.地球表面積565438+1億平方公裏;半徑為6371km;赤道的周長是4萬公裏。
5.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看是逆時針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它順時針旋轉。
6.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圓稱為緯度。
7.赤道的緯度為0,赤道以北稱為北緯,以南稱為南緯,北緯和南緯分別為90。
8.北極和南極分別位於北緯90度和南緯90度。
9.規定0 ~ 30°為低緯度地區,30 ~ 60°為中緯度地區,60 ~ 90°為高緯度地區。
10.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
11.連接南北極並垂直於緯度的弧線稱為子午線。
12.經度的起點是本初子午線,或0°子午線,東西經度的度數是180。
13.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和東經160°..
14.世界上有七大洲,即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七大洲大小的順口溜(從大到小)是:亞洲、非洲、北美、南美;南極歐洲海洋。
15.南極洲是經度跨度最大的洲。
16.大陸分界線:亞洲和歐洲:烏拉爾、烏拉爾河、高加索、土耳其海峽(連接黑海和地中海)、黑海和裏海;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南美和北美:巴拿馬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17.太平洋橫跨南北半球,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壹半。它是四大洋中最深的,也是島嶼最多的。
18.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海洋,橫跨南北半球,略呈“S”形。印度洋的大部分位於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高壹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1,國家和地區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地區:壹些尚未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領地。比如北美的格陵蘭島就是歐洲國家丹麥的屬地。
(3)分類
①就面積而言:大國小國。
②人口方面:人口大國(如中國、印度)和小國(如大洋洲島國瑙魯)。
③從政治體制看: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
(4)俄羅斯,世界上的壹個國家:654.38+0707萬平方公裏;最小的國家梵蒂岡:0.44平方公裏;
中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⑸重要概念
(1)國界:地圖上壹個國家與其鄰國或公海的邊界;
②劃分民族語言邊界的依據:自然邊界(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數學邊界(經緯線),人文邊界(民族、語言、宗教)。
(三)領土:國家疆界內的領土、領海和領空。
④中國領土:960萬平方公裏(陸地)+300萬平方公裏(海洋)。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⑴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
(2)分配:
①發達國家: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和大洋洲。
②發展中國家:* * 150以上,主要分布在亞非拉;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
(3)發達國家大多位於北半球,稱為“北”;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位於南半球,也就是所謂的“南方”。
①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和經濟談判。
②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與合作。
(4)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的經濟體:印度軟件業、中國航空航天業、核工業。
3.國際合作
(1)經濟聯系:發達國家需要在發展中國家購買原材料和銷售產品;發展中國家需要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設備、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世界的主題-和平與發展:國際政治經濟合作。
(3)重要的國際組織
①聯合國:世界上的國際組織,成立於1945,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由中、英、美、俄、法五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現任聯合國秘書長是來自韓國的潘基文。
②世界貿易組織:簡稱WTO,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主要職能是“減少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限制,控制和降低關稅,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中國於2001.12.11加入WTO。
初壹地理學習方法。
上課認真聽講。七年級的地理大部分都是需要理解的,理解了以後記起來會容易很多。所以上課聽講是關鍵。有人認為地理是文科,是主要的靠背。如果妳把它背下來,妳壹定會取得好成績。其實不是的。大部分靠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事半功倍。
積極思考,重在理解。七年級地理有很多部分需要理解。大部分知識都是死記硬背學不來的。知識點即使背下來,也不會用到實際練習中,所以壹定要多思考,註重理解。
註意總結歸納規律。初中地理很多知識是有規律的,比如氣候類型和人口分布。總結壹下規律就好學好記了。
相同和相似知識點的比較記憶。地理上的東西有很多相似之處,很多規律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會很容易找出其中的相同點和相似點,並進行比較,以便記憶和學習。
註意地圖的重要性。地理裏面有很多知識不是光靠單詞就能學會和記憶的。看圖比看文字更重要。別忘了,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基本工具。
每天堅持閱讀課本10-15分鐘。地理知識復雜,知識點多,壹定要及時復習。每天堅持閱讀課本15分鐘左右,長期堅持會有不錯的效果。
競爭法。收集現行地理教材的知識,整理答案,判斷題,確定每道題的分值。然後把班級分成幾個小組。從班級中選擇壹名主持人閱讀問題並宣布正確答案。確定另壹個學生的統計分數。比賽結束後,將評選出優勝隊伍,並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還可以評選出幾位地理知識淵博的人。通過這種形式,學生的積極性會很高,會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也會變被動為主動去復習很多知識。
繪圖方法。通過繪制地理信息地圖,讓學生主動了解相關知識,進而準確繪制地圖。而在集體交流秀中。向妳的同學介紹和講解壹下妳畫畫所涉及的地理知識,會給講師本人留下更深刻的知識印象。它還會在大腦中留下壹條清晰的知識線索。
對比法。比較不同國家的氣候特點和地形特點,在比較中加深理解和記憶。妳甚至可以把對比結果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來。
歸納。總結具有相同特征的國家或地區,以減少知識的重復理解和記憶量。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地理集中思維,幫助學生找到更有效的學習技巧。
粵教版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相關文章;
★粵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總復習資料。
★粵教版七年級地理第四章知識點
★粵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復習大綱
★粵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大綱
★初中地理復習大綱粵教版
★粵教版初壹地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教案。
★粵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
★初壹上冊粵教版地理教案
★七年級地理第壹冊世界氣候類型習題試卷及知識點。
★初壹粵教版地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