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學院是壹所國立綜合性本科大學,距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城市肇慶-廣州90公裏。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之壹。肇慶星湖景區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十大文明景區之壹。肇慶學院兩校區位於星湖風景區,總占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環境優美,校園建築風格,優秀旅遊城市建設?符合要求,先後被評為肇慶市花園式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400家最佳綠色工業單位,是學習和研究的好地方。
學校現設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9個學科,43個本科專業,其中39個面向廣東、廣西、湖南、甘肅、湖北、河南、河北、江西、遼寧、山東、雲南、山西、吉林、海南、貴州、陜西。
肇慶學院現有全日制學生1.2萬余人,專任教師727人,“雙聘”院士1人,教授及其他工作人員71人,副教授及其他工作人員28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63%。真正做到了壹批專家學者受聘為學校的客座教授。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等壹批兼職教授。學校現有儀器設備總價值9579萬元。學校圖書館有論文654.38+0.22萬篇,電子書、報紙25萬冊,各類論文654.38+0.500余種。中國日報、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等多個全文數據庫已開放供學生使用。學校擁有三個省級教學重點實驗室:教學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機電壹體化綜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被列為基礎數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省級高校重點支持學科。
采取獎學金、教學和嚴格管理措施,弘揚黨的學風,堅持“以生為本、質量為本、學術創新並舉”的辦學理念,以“團結奮進、務實創新”為校訓,具有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學校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學質量,教授和博士都在教學第壹線。長期以來,學校視教師為學校教育立法之國,充分發揮我們在專業設置、多學科團隊、教師隊伍建設、課程設置、教師培訓、教育實踐等方面的優勢,形成了優良的教師特色。師範專業學校在原有基礎上,設置了10多個非師範專業,使學校成為多學科、綜合性的學院,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學校開辦學校加強認識,積極參與國際軌道。與英國博爾頓大學、美國萊蒙斯社區學院、日本創價學會大學、澳大利亞等學術交流機構合作,初步形成了教育、培訓等相對固定委托的校際交流合作項目,與英、美、日等國學生合作,具有良好的國際性。
學校堅持培養知識基礎紮實廣泛、適應能力強、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著力整合教育資源,調整學科結構,拓展專業平臺,全面提升辦學水平。2006年以65438+2月的好成績順利通過本科教育教學水平評估。近年來,我校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生源質量逐年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得到了根本改變。本人目前是高中職稱。在同類高校中,高學歷教師的數量和質量處於省內領先地位,研究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自2003年以來,我校教師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65,438+0,732篇,出版專著、研究項目和教材77部。教學條件持續改善,更多項目投入使用,從整體優化教學環境看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國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教學、省級支持學科——基礎數學,大力推動和幫助本科學校考研,取得顯著成效。學校建立黨支部“班級”工作機制,設立黨員示範崗,推進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學校全面實施強基工程;畢業生很受社會歡迎。2006年和2007年,畢業生整體就業率分別為99.44%、99.23%和98.25%,2008年最高。
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科技、文化、體育、藝術競賽以及獲獎。近三年來,我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研作品挑戰杯競賽中分別獲得國家級、省級壹、二、三等獎。廣東省第六屆、第七屆大運會獎牌數分別位列全省高校第5、9名。2008年學生參加“第二屆藝術生展演”,其中42人獲國家級、省級壹、二、三等獎。學生合唱團獲得星海國際合唱節合唱比賽金獎。學生組成表演舞蹈團,獲“全國大學生舞蹈大賽”二等獎,“廣東省大學生舞蹈大賽”壹等獎。12次學校、中共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工商聯、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5438年6月中旬+200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指出“肇慶學院近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出“突出特色,註重質量,建設學校”。肇慶學院就是這個目標,不斷創新,加速發展,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