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如何找到這些用戶呢?事實上,在產品運營過程中,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微博、知乎等官方微渠道建立後,總會有壹部分用戶在發帖過程中表現活躍,因此這些用戶可以關註觀察、互動、邀請加入核心群體。
除了這些官方渠道,在用戶活躍的地方也能找到用戶。比如95年QQ的目標用戶出生後,運營商從全國各地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篩選出壹批忠實的QQ粉絲,按照小學、初中組建了四個粉絲群。這些粉絲群體是寶貴的資源。比如在產品上線新功能之前,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用戶的優先體驗進行壹輪改進。
粉絲群形成後,運營方將該群命名為q官方評選的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核心粉絲群,我們來看看這個命名,特別有意思。對於用戶來說,被自己和同學經常使用的社交產品選中,成為核心粉絲,已經是壹種精神上的榮譽。
團成立後,毫無疑問是有壹些規矩的,但是粉絲基數有多大,如何做到有效管理?這時候就需要註意觀察,挖掘幾個活躍用戶,培養他們成為骨幹。當我們沒有足夠的精力閱讀群消息時,他們可以幫助維持秩序,收集信息。
在維持日常活躍度的時候,可以設置壹些規則,比如活躍度、說話質量、參與產品評測等。,定期淘汰不活躍的用戶,引入新鮮血液,讓整個用戶群保持壹定的活躍氛圍。
除了制定規則,還可以結合熱點設計壹些活動,比如最近流行的壹款手遊:王者榮耀和王者榮耀分微信區和QQ區,QQ用戶很大壹部分是王者榮耀的粉絲。經過調查,超過壹半的粉絲每天花費大量時間。
於是,運營商設計了壹個比賽,讓不同的粉絲群體進行不同層次的PK和篩選,獲勝的隊伍最終獲得了大量的q幣,大大提高了用戶群體的活躍度,比賽階段的群體活躍度比平時提高了30%以上。
再比如,騰訊官方微信官方賬號騰訊,想打造自己的核心粉絲群。它是怎麽做到的?他們通過官微發了很多招聘文章,但不是簡單的招聘,而是關於產品體驗的文章,通過這種方式吸引了對騰訊產品感興趣的用戶。在互動的過程中,逐漸篩選出核心粉絲,並邀請其加入相應的群體。
對於核心粉絲,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互動機制。例如,設計了壹套積分系統。如果積分達到壹定標準,可以直接兌換騰訊周邊產品,還可以獲得騰訊內部特權和福利,比如參觀騰訊大廈、參加騰訊內部培訓、與產品經理面對面交流等。
這個系統首先讓每個粉絲註冊信息,然後通過不定期發布產品體驗活動,根據粉絲的參與情況計算積分。此外,日常簽到和產品體驗論壇的反饋建議也可以積累積分。
就連核心用戶都有壹個專屬的名字:領鵝,可以直接對接官方人員,負責為各地區粉絲群中的所有人推送午間新聞,管理維護群內秩序,及時告知最新消息,傳達關於產品的疑問和建議等。
在建立用戶反饋系統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重要性包括:
1.用戶的喜好是不斷變化的,可以通過用戶反饋及時調整,讓產品更符合用戶需求。
2.不重視用戶聲音的團隊更容易閉門造車,產品也容易被用戶拋棄。
3.團隊需要建立有效的用戶反饋管理和評估機制,並落實到每壹個環節。
那麽,產品的哪些部分需要監控用戶反饋呢?
1.產品灰色版和正式版發布後,
2.功能修訂、新功能發布和穩定性數據的特殊監控。
3.事件發布期
說了這麽多用戶反饋的重要性,接下來說說如何搭建用戶反饋渠道。用戶反饋渠道分為內部和外部。
1.在產品和用戶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比如每個產品都有壹個“反饋”入口,反饋入口最好固定在同壹個位置,不要隨意改動。同時界面盡量簡潔,可以降低用戶的操作門檻。
2.用戶信息存儲和後臺建立。比如騰訊很多產品都是通過天王星平臺存儲信息,用戶的反饋數據也是在這個平臺上導出的。
除了在產品本身建立反饋入口,還需要建立其他官方渠道,比如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官方微博、官方知乎。
官方微博可以通過給微博反饋,讓用戶知道反饋的方式和需要提供的信息。
此外,APP STORE中產品的反饋也可以導出。比如可以通過發布寶、騰訊指數等平臺批量導出。現在蘋果官方也開放了權限,產品可以直接回復用戶評論,進行互動。
下面以新浪微博為例,談談如何做好用戶反饋。
選擇微博作為產品監測渠道後,不僅是通過微博了解用戶的聲音,也是管理產品品牌形象的方式之壹。
我們在微博上註意到,很多產品已經開始註重與用戶的互動,比如騰訊手機管家、搜狗輸入法等,都開了自己的官微。
除了官微發布產品相關信息,他們還會主動搜索產品關鍵詞,查看用戶對產品的反饋,並進行解答。
壹個親民的官微壹定程度上可以為品牌加分。比如用戶反饋與QQ相關的問題,得到了關偉的回答,這也是給用戶的壹個小驚喜:沒想到得到了關偉的回答,好親切!
無形中也可以提高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度。
了解了用戶反饋的核心點之後,接下來就是進入實用部分了。
1.樹立品牌形象
這裏的圖像包括兩個:
產品希望傳達給用戶的形象,比如高冷、調侃等。,可以作為與用戶交互過程中的語言基調。
比如在調侃的形象下,可以用壹些流行的網絡語言來拉近與用戶的距離。
②產品的外部別稱。比如QQ服務員和用戶互動時會自稱小Q,騰訊微信官方賬號會自稱笨鵝。
選擇昵稱只需要容易記住,朗朗上口,並與產品名稱或形象掛鉤。
對問題進行分類
作為用戶運營,基本要求是對產品了如指掌。如果我們對產品比較熟悉,可以很快對用戶的問題進行分類,知道如何引導。
這裏,問題主要分為三類:
1贊/吐槽
對於贊,可以用壹句話評論用戶微博的內容,或者感謝用戶的喜愛,讓用戶覺得妳認真看過他的微博。
對於吐槽,可以做壹個小小的道歉,表明自己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比如:很抱歉給您帶來麻煩,我們會給產品的同學後續的評測和優化。
當然也可以黑自己,但是需要把握好度。
②建議/咨詢
對於建議,如果是合理的或者有創意的反饋,可以轉給產品經理參考。
咨詢需要對產品有足夠的了解,引導用戶打開或關閉不同的功能入口,或者解釋壹些已經下線的功能。
③bug反饋
在判斷用戶反饋問題是bug的時候,不要還給正在測試或者開發的同學。
可以詢問用戶的產品賬號,版本號,手機系統,使用其他app時是否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問題的場景和時間,具體截圖。
然後將信息整理出來,反饋給測試或開發。反饋可以包括:用戶信息(針對上述問題咨詢用戶後得到的答案)和用戶反饋截圖。
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降低來回溝通的成本。
如果不知道問用戶什麽問題,可以咨詢測試或者開發,看看他們在排查問題時需要哪些信息,以及處理問題的步驟,從而推導出需要的信息。
除了外部的用戶反饋渠道,內部的反饋渠道同樣重要。有時,當出現問題時,內部用戶通常比外部用戶更容易接觸到產品本身。
騰訊有好幾個平臺。員工在使用內部產品時,可以直接反饋問題,包括:樂文、BBS和CE。各種產品的老板更重視上面的用戶聲音,所以壹般的反饋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如果公司沒有這樣的平臺,可以考慮在公司論壇或者微信群等大家比較活躍的地方發布招聘帖子,邀請有興趣的用戶進入QQ群或者微信群。有問題可以直接壹對壹反饋。
以上內外渠道已經建立。如果有問題,如何跟進用戶反饋?這裏有壹個流程供妳參考。
1,詳細閱讀用戶原話,通過用戶的用詞和語氣詞了解用戶的痛點和需求。
2、進壹步接觸用戶,壹對壹溝通,了解用戶背後的想法。
3.在多個角色中討論和評估學習到的用戶信息。
3.對癥下藥解決用戶的痛點和需求。
4.發現產品設計的缺陷或內部流程的問題,並據此進行總結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