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故宮為什麽值得我們去參觀?

故宮為什麽值得我們去參觀?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宮殿建築,但如果要選擇壹座最能取代傳統中國的宮殿,毫無疑問,故宮是唯壹的選擇。因為它是傳統中國最後壹座宮殿,是中國五千多年建築經驗和技術改進的結果。此外,它還具有許多傳統中國的藝術和文化特征,如陰陽五行和結構裝飾。本網頁第壹部分主要講故宮的外部特征。現在讓我們從內在的文化藝術角度來看故宮!1.天人合壹,敬畏自然(形而上論)2。強調意境,追求趣味(如空間組合)3。強調形似和神韻(如雕塑)4。建築裝飾多為實用性(如彩畫)1。人與自然的和諧,對自然的崇敬如果妳問大家故宮的壹部分是關於自然的,我想第壹個想到的地方壹定是“園”。故宮的園林雖然沒有三海、圓明園、頤和園等皇家園林大,但四大園林的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是三個中港體育館的面積。可見,“園林”是故宮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從功能內容上看,故宮內的大多數亭臺樓閣都是為休息觀光而建,許多廳堂樓閣都是供奉神靈、拜佛、齋戒、供養、藏書、閱讀的。因此,它們是皇帝和皇室成員在紫禁城開展日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壹。可見古代的中國人是非常熱愛自然的,甚至日常生活在閑暇之余也離不開自然。這正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的尊重和欣賞。此外,故宮的彩畫運用題材廣泛,多為山水故事、昆蟲、花鳥和吉祥圖案。這些畫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這也證明了中國人欣賞自然。故宮的建築設計除了園林和彩畫之外,還包含陰陽五行等玄學理論,實際上引用了中國人“天人合壹”的思想。在中國,很早就有陰陽五行等玄學理論,故宮裏也有關於陰陽五行的設計。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人比西方人更迷信?事實上,這是中國文化特點的結果,中國人有“天人合壹”的思想。但為什麽迷信與“天人合壹”有關?首先,陰陽五行是中國人對自然規律的壹種假設。在著名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認為復雜事物中的壹切都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壹,所以陰陽被視為“萬物之規”。故宮的建築設計包含了陰陽五行等玄學理論,恰恰說明中國認為自然秩序可以影響人類秩序,兩者之間存在著類似的關系。可見中國古代人認為自然秩序和人類秩序是壹體不可分的,所以產生了陰陽五行等天人感應的思想。第二,註重意境,追求意境的意趣,是中國古代藝術創作中壹個重要的美學原則。在文學、戲劇、繪畫等的創作中。,作者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能激發讀者的情緒,使他們也能感受到或引出壹些想法。那麽,這種作品就叫意境。意境的有無和意境的高低,成為中國古代評價藝術作品的重要標準。建築個體和建築群體空間的創造也是廣義上的藝術創造。在故宮的建築設計中,空間設計表達了很多抽象的感覺,比如皇帝的威嚴,宮殿的莊嚴。例如,在故宮的皇家園林中,壹些建築空間是按照“詩情畫意”來建造的,而這種詩情畫意不僅通過建築物構成的環境空間來表達,而且往往通過建築物上的懸掛和對聯來照亮,通過附著在建築物上的繪畫、書法和詩歌來染色,從而使這些景觀環境更加有趣和富有想象力。這種空間設計表達的是作者的想法和感受,這是藝術作品中最重要的東西——意境。除了故宮,中國所有的古建築都壹直追求藝術化的建築空間。建築作為最常見的“藝術”,也非常重視“意境”和“趣味”。可見,中國的傳統藝術和建築藝術壹樣,也是重視意境,追求趣味的。第三,註重神似,講求神韻。從故宮的繪畫或雕塑來看,中國的藝術作品與西方的藝術作品在追求神似上是不同的。以雕塑為例。故宮裏的雕塑,不像西方正在興起的畢加索的“抽象”,與所描繪的事物完全不同,而是側重於是否與所描繪的對象相似。故宮的雕塑除了追求形似,還強調對象的神韻,想表現描繪對象的表情。這樣說似乎很抽象,我們來舉幾個例子。故宮內,武英殿東破虹橋兩側石欄桿頂上雕有獅子,姿態各異。有的昂首挺胸,坐得筆直;有的側著頭,東張西望;獅子玩繡球,母獅撫弄幼獅,那些小獅子只有十厘米大,幾厘米小。它們在母獅身旁爬行、轉身、翻滾、蹲伏,玩著黃金的撒嬌,調皮又天真,極其傳神。雕塑家不僅如實地雕刻了獅子,而且表現了獅子頑皮天真的神態,這與典型的傳統藝術風格“重神似,講求神韻”如出壹轍。第四,美術裝飾多以實用為主。在故宮裏,除了美化和增加宮廷氣氛,還有很多藝術裝飾。其實大部分都有實際用途。比如彩畫,最初是用植物或礦物顏料塗上去,保護木結構不受腐蝕和蟲蛀,後來又和美觀的要求統壹起來。比如屋檐裝飾的門窗,本來就是為了防風防雨、防寒防熱、避光;內檐裝飾的各種花蓋和縫隙,壹開始也是為了方便居住。但官廳內的裝飾,經過藝術處理後,更具裝飾性。2007-01-01 19:51:13補充:其宏偉的建築。

是中國人的驕傲。

值得壹看!=]

參考:chiproject.50megs/ji17

明朝第三任皇帝朱迪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1402年,朱迪繼位後,下令在北京建造紫禁城。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米,有包括宮殿建築在內的786種建築,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紫禁城是指紫星居於天地中心,表示它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住在天空中央的紫色星星,在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再加上皇宮戒備森嚴,禁止入內,所以被稱為紫禁城。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據說故宮有9999間半,只比天帝的10000間少壹半。據現代古建築專家的科學統計,宮、廳、殿、樓、亭共8700余間。太和殿是外朝的正殿,俗稱金王殿。現在人們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重修的。殿前廣場占地3萬多平方米,是皇帝舉行即位、婚禮等重要慶典的地方。大典舉行時,近千名文武百官和儀仗隊在此整齊列隊,等候皇帝謁見。因為太寬了,大臣們可以說完在大廳裏看不到皇帝,讓皇帝和眼前的金殿更加神秘。延伸至太和殿的臺階上雕刻著雲龍圖案,只有皇帝才能通過這樣的臺階。以上就是中國民間所說的黃金王座。寶座正上方有壹口“盤龍藻井”。藻井上雕有壹條龍,龍嘴下有水晶球,名曰“軒轅鏡”。據說是中國古代始祖“軒轅”所制,能辨別真偽。袁世凱登基的時候,怕軒轅鏡倒下來砸死自己,就命令皇帝往後退幾寸。永樂皇帝修建紫禁城時,將處理各種政務的外院與皇帝個人居住的地方——皇宮分開。保和殿的北面是皇宮,是皇帝的住所。在皇宮的入口和出口前,有壹只雄性和壹只雌性金獅。雖然當時的明成祖把宮殿建得異常高大,戒備森嚴,甚至想用這些青銅石雕來制服臣民,但1911年的辛亥革命還是震動了世界,改變了紫禁城的命運。宣彤皇帝溥儀成為紫禁城裏的最後壹個皇帝,也被稱為末代皇帝。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紫禁城,過去的意思是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包圍,四周是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河水環繞;然後是周長3公裏的城墻,高近10米,底部寬8.62米。城墻上有四門,南有午門,西有西華門,城墻四角,有四座瞭望塔,三層檐,72頂,雕刻精美,造型別致,布局獨特細致,堪稱中國古建築的傑作。廣闊的紫禁城處處體現著中國文化。故宮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南面是工作區,也就是外院;北面是生活區,即皇宮。皇朝之外的皇宮建築都排列在中軸線上,對稱有序。必看的外國王朝主要建築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個大廳都建在壹個8米高的巨大平臺上,總面積達85000平方米。其中,太和殿最高,最輝煌。太和殿後面的中和殿是皇帝參加重大儀式前休息和祭祀的地方,而最北部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舉行宴會和殿試狀元的地方。故宮包括幹青、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壹般稱為“三宮六院”。在住宅區的北面,還有壹個小巧別致的禦花園,是皇室成員遊玩的地方。明朝和清初的皇帝住在幹青宮,皇後住在坤寧宮,交泰殿是皇後住的地方。清朝後期,皇帝和皇後遷到西六宮等地。最著名的是養心殿,自雍正皇帝以來壹直是皇帝的住所,慈禧太後在這裏居住了40多年。更有趣的是,故宮裏的壹切都有某種象征意義,體現了中國古代的文化精髓。“故宮”這個名字與中國古代哲學和天文學有關。中國人相信“天人相通”或“天人合壹”,所以故宮的結構是仿照傳說中的“天宮”。在古代天文學中,星星被分為三面墻,周圍是二十八個星座,其中紫色的墻(北極星)在天空的中間,是所有星星的中心。故宮的紫色是“紫墻之心”的紫色,表示宮殿也是世界的中心。“紫”指皇室的住所,無比尊貴,不容侵犯。細心的遊客會發現,故宮的地名都含有“仁”、“和”、“中”、“安”等字樣,如廣場、太和殿等。這幾個字所代表的意義,正是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即“義”和“仁”,凸顯了傳統儒家思想。

因為是歷史文物,當然值得我們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