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正在形成“145”的空間發展格局:“1”意味著:高水平推進壹帶壹路建設;“4”是指東、中、西、東北地區發展各有側重;“5”即: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長江經濟帶、黃河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五大國家戰略。
成渝雙城經濟圈和長三角引領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有目共睹。那麽,黃河流域地區如何借鑒呢?
我們認為,在鄭、洛、Xi都市圈建設中,必須以“鄭、洛高質量合作帶”為先導,將其建設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使之成為國家戰略中的重要支點。
為此,我們將推出國家註冊城鄉規劃師、羅陽規劃院院長助理陳紹樂的系列文章,分別為:“鄭羅茜高質量發展合作帶”進入國家戰略系列討論之壹:基礎條件與發展定位;第二系列討論:可行性分析;系列第三部分:問題概述及實現路徑。歡迎大家指教。
壹、基本條件
鄭州-洛溪優質合作區主要包括鄭州都市圈(含鄭州市和開封、新鄉、許昌、焦作、鞏義市、尉氏縣等。)、洛陽都市圈(洛陽、濟源、陸毅等。)、Xi安都市圈(Xi安、鹹陽、西鹹新區等))和黃河金三角(運城、臨汾、三門峽、渭南),共約。總人口約6761.900人,占豫陜晉三省總人口的39%;GDP總量約為40039.38億元,占河南、陜西、山西三省GDP總量的45%。
經濟發展充滿韌性。鄭州和Xi安都是國家中心城市,位居中西部前列。鄭州都市圈和Xi都市圈的經濟總量在全省都占有很大比重。洛陽都市圈經濟總量雖小了點,但發展速度居全省前列;目前,黃河金三角屬於比較薄弱的地區。從產業結構看,洛陽都市圈第三產業比重分別為5.1: 46.6: 48.3,Xi安都市圈第三產業比重分別為3.76: 34.75: 61.49。產業結構合理,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其中Xi都市圈第三產業發展較快。
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地區均處於中原文化核心區,關中文化與河洛文化相得益彰,歷史上長期是東方的文化中心。該地區有五項世界文化遺產,包括秦始皇陵、龍門石窟、鄭州天地歷史建築、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走廊網(Xi安段)和大運河(洛陽段),以及唐代長安城大明宮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大唐芙蓉園等眾多歷史遺跡。最早文明的起源,國家的形成,東方哲學的啟蒙,商業的萌芽,古代科技的高峰,都發生在鄭羅茜這個厚重的文化帶上。
“壹江兩山生態”突出。“鄭州-洛溪高質量發展合作帶”擁有“壹江兩山”的景觀資源,北有巍峨的太行山,南有奇景和牛,黃河蜿蜒流出,具備踐行“水清山茂是無價之寶”的生態基礎。該地區位於大陸第二、第三階梯之間的過渡地帶,也是南北氣候過渡帶。擁有黃河、渭河、汾水、羅易、大運河等河流,太行山、秦嶺、伏牛山等山脈,以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生態資源。
科技,開放的內陸高地。Xi、洛陽和鄭州有許多國家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無論是Xi安還是鄭州大學,都有幾十所大學,幾百萬所大學可供就讀,都有充足的科技人才儲備。區域高新技術企業眾多,國家自主創新區成效顯著。Xi高新區躋身國家級高新區行列。中國自貿區河南片區包括鄭州、洛陽、開封。陜西自貿區涵蓋三個區域:中心區;Xi安高新綜合保稅區和陜西西鹹保稅物流中心;Xi安國際港務區和楊淩示範區。
對外交流和內部交流中心。鄭州和Xi是兩個國際機場,分別位於洛陽、運城等機場。鄭州米形高鐵已投入運營,Xi安米形高鐵正在加快實施和完善,洛陽十字高鐵也已蓄勢待發。鄭州航空港區、空中絲綢之路發展迅速,Xi安、洛陽國際人文交流中心建設加快。
二、發展定位
利用得天獨厚的景觀資源,深入挖掘華夏文化、黃河文化、河洛文化、唐宋文化、古都文化的深厚文化積澱,聚焦全球科技變革前沿和產業發展新趨勢,大力推進產業、企業、創新要素的集聚融合,把“鄭州-洛溪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成為享譽世界的景觀人文創新走廊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區。
(2)中華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區
充分利用關中和中原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推進區域歷史文化遺產合作,通過各種現代技術的應用,創新大遺址保護模式,提升中華文明的活力和影響力。
(3)世界級城市的生態旅遊目的地
充分依托秦嶺、伏牛山、黃河、渭河優越的生態背景,結合鄭州、洛陽、Xi安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利用“壹帶壹路”倡議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打造世界級生態旅遊目的地。
(4)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依托高鐵、機場通道,加強對外合作,完善開放體系,完善開放平臺,創新內陸開放模式,打造與國際接軌、投資貿易便利化程度高、示範引領作用強的營商環境,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5)中西部裝備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示範區
充分發揮區域科教資源優勢和制造業發展基礎,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建立健全符合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機制、制度、政策法規,加強科研成果轉化,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中西部裝備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示範區。
結論:
2003年,河南省提出了“中原崛起”的經濟發展規劃。17過去了,崩潰的中原崛起了嗎?崛起之路在哪裏?我們的系列文章可能有些意義。
關於作者:
陳紹樂:國家註冊城鄉規劃師,洛陽規劃院規劃分院院長助理。電話:18737939098郵箱:757409757@qq.com。
參與了《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洛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洛陽“十四五”發展規劃》、《洛陽國土空間規劃》、《洛陽海綿城市規劃》、《汝陽國土空間規劃》等。主持編制了《洛陽市市場體系及大型批發市場搬遷規劃》、《洛陽龍門東山片區城市設計》、《義馬融入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汝陽縣城鄉總體規劃》、《金夢縣小浪底鎮總體規劃》、《嵩縣車村鎮總體規劃》、《伊川葛寨青銅鎮總體規劃》、《伊川縣物流發展規劃》、《嵩縣白雲山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