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企業管理概述
(壹)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
企業是壹個復雜的系統,企業的管理必然是壹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企業管理系統由人、財、物、產、供、銷等多個子系統組成。在計劃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重點是生產管理。銷售、財務、人力資源、采購、供應的管理都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階段後,企業管理的重心也發生了變化。壹個以消費者為主導的“買方市場”基本形成,企業管理的重心也轉移到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知識管理等環節。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管理的新特點
1.追求持續創新。“創新是壹個國家進步的靈魂,是壹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共識。對於壹個企業來說,持續創新是其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保證,尤其是在電子商務發展的條件下,創新能力的強弱是決定企業市場地位和成長潛力的基本因素。
2.速度取勝。從某種意義上說,電子商務對商務活動的最大影響是速度的變化。因為互聯網把地球變成了壹個真正的“地球村”,全球的商業活動通過互聯網整合在壹個公共的虛擬市場中,使得發布和獲取商業信息的速度、企業與客戶聯系的速度、商業交易的速度、產品研發的速度、售後服務的速度等等。,都有革命性的變化。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組織結構
傳統企業組織結構是建立在傳統組織結構理論基礎上的金字塔形、自上而下控制的層級組織結構,是適應工業經濟社會生產形勢和技術基礎的層級組織結構。隨著以電子商務發展為標誌的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的組織結構暴露出難以克服的問題。如果企業繼續沿用這種職能劃分和條塊分割形成的金字塔型層級結構,必然無法快速回復外部信件,也將嚴重阻礙企業內部信息的快速準確傳遞,扼殺員工的創新精神。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有新的組織結構與之相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革提出了以下要求。
(壹)組織結構從金字塔向扁平化轉變
“扁平化組織”概念的提出,是為了廢除滋生官僚主義的層級制,賦予壹線管理者更多參與決策的權利,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的大規模生產被數字化的個人定制所取代,生產企業不得不面對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企業的各個部分和人員都必須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種客戶信息,更加直接地面對市場。因此,減少管理層級,讓壹線管理者在企業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措施。
(B)教育過程從"連續"轉變為"平行"
傳統的企業操作程序是串行的,即按照順序,上壹個流程結束後,轉入下壹個流程。這種串聯式的工作模式將相關操作人員和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分離開來,往往會因為壹個環境的失效而影響整個工作流程,往往會導致前後環節或部門之間的矛盾和相互指責。不僅延長了操作時間,也增加了協調的成本。平行作業是通過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將各個環節和職能部門整合到網絡中,同時圍繞同壹任務協調作業,對提高作業效率、縮短作業時間、降低作業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C)管理範圍從內部延伸到外部。
傳統的企業管理壹般只關註企業內部,局限於生產、供應、銷售等環節,較少考慮外部因素。借助電子商務技術迅速崛起的“虛擬企業”正在使傳統的企業概念發生新的變化,企業的地理位置不再重要;企業的資源將越來越集中在核心能力上;企業的競爭優勢將越來越表現為“整合”外部資源的能力。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在現代企業中,人力資源無疑是最寶貴的資源,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電子商務的發展也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技術和方法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電子招聘、電子培訓、電子溝通等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將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中得到應用,使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進入壹個新的發展階段——電子人力資源管理。
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利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和計算機技術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部分功能,即電子商務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主要形式有電子招聘、電子培訓、電子學習、電子交流、電子評估以及電子工資和實物休假管理。
與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相比,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勢不僅在於計算機取代了手工管理,其價值體現在以下五點:①顯著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②更好地滿足員工自主發展的需求;③加強內部溝通和與外部業務夥伴的聯系;(4)大力推動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⑤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加快企業人力資源開發。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財務管理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企業的財務管理也正在進入壹個新的發展階段——網絡財務階段。網絡財務管理是基於互聯網平臺上的電子商務中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的應用。它是壹種以集成和實現企業電子商務為目標,以財務管理為核心,以財商協同為支撐的電子商務,能夠在互聯網環境下提供財務核算、財務管理和各種功能的全新財務管理系統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技術。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財務信息的整合可以通過網絡從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孤島”中直接收集客戶、供應商、政府部門等相關部門的信息。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過去依靠局域網內的單臺計算機或少數個人的財務決策模式,通過網絡的交互功能,變成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關人員同時決策。這壹空間的擴大,使得財務管理從分散走向集中,從企業總部走向所有企業,從企業內部走向企業外部。與傳統金融相比,網絡金融。它有以下六個特點:①和現在。
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②數據傳輸方式無紙化、網絡化;③財務與業務高度協調;④高效的集中管理;⑤高度實時的動態管理;⑥支持強大的遠程處理。
五、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采購和供應鏈管理企業的電子化采購管理。
電子商務對企業的采購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在采購管理中的應用為標誌的電子采購使企業能夠更好地配合其生產、營銷、R&D等業務,可以顯著提高其經營效率,降低其經營成本。
通過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電子采購使傳統的采購業務方式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傳統采購方式所不具備的各種優勢:
1.大幅降低采購成本:采購企業通過網絡進行全方位選擇,改變了以往人工采購對供應商數量的限制,可以在更大範圍內進行比較,選擇報價和服務最優的供應商。采購過程基本可以通過網絡在辦公室實現,可以大大節省采購人員的差旅費。電子采購使供需雙方直接接觸,減少了中間環節的參與,將進壹步降低采購成本。
2.有效提高采購效率:電子化采購大大簡化了信息收集、認證、商務談判、資金結算等漫長而艱難的工作流程。,采購人員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比以前更廣泛、更全面、更準確的采購資料。采購效率會大大提高。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涵蓋了從供應商供貨到客戶的整個過程。通過供應鏈管理,企業可以大大提高運營效率和降低成本,及時抓住新的市場機會。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供應鏈管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壹種基於網絡技術的新型供應鏈——電子供應鏈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而備受關註。
網絡技術在電子供應鏈中的應用。與傳統供應鏈相比,它具有以下主要優勢:
①快速的客戶響應。電子供應鏈以Intranet、Extranet和Intemet為支撐,並與客戶關系管理相結合,使供應鏈中的企業圍繞最終客戶的需求形成電子化道路,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②供應鏈和物流高度融合。電子供應鏈通過精細化的庫存管理,使生產企業和儲運管理部門的物流信息有機整合,實時共享,降低了物流領域的周轉時間和物流成本。
③市場信息的集中分析。電子供應鏈可以在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通過數字化的分布式信息數據收集和集中分析,有效地制定統壹的營銷政策,並可以通過基於網絡的電子供應鏈管理系統,對營銷渠道的廣度、長度和深度給出準確的輔助決策,從而提高營銷效率,降低營銷成本。
總之,在科技進步的驅動下,在市場競爭的驅動下,在客戶需求的驅動下,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正在進入快車道,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影響越來越大。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廣大企業應審時度勢,開拓進取,努力打贏這場全新的電子“經濟戰”
參考
1.謝紅艷,辛海濤。電子商務與物流[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
2.t甄仲子商業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張。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
4.葉嘉麗。電子商務對傳統營銷的沖擊j .商業經濟,2010,(4)
5.林·。電子商務——中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戰略選擇[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09(1)
6.薛偉賢。電子商務企業的成本優勢分析。工業工程與管理,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