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聽趙文濤老師在咨詢師家裏監督收獲。

聽趙文濤老師在咨詢師家裏監督收獲。

2022年4月18,心理咨詢師之家,由臺灣家庭治療大師趙文濤監制。我聽了這個督導,真的是很感人的督導。好幾次我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監督中,趙老師像壹座燈塔在茫茫黑夜中堅定地站立著,不僅指明了方向,還用聲音為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根據走失者發出的微弱求救信號,判斷並告訴他妳現在的位置,妳正駛向多少個經緯度,妳的速度有多快。妳在哪裏,就要改變方向或者改變速度,讓失去方向和信心的人找到方向,重拾信心,自我修復。

首先,趙老師介紹了督導的概念。

1)什麽是監督?

督導是壹個過程,是學習者,也是被督導者。學習是為了培養專業工作的能力,自信心和投資熱情。是培養監督能力、自信心和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的興趣、熱情、意誌和使命感。

家庭治療師需要的能力有:系統思維、感知關系的信息、多人見面的技術、心理咨詢師維持治療的狀態。

通過督導過程,督導者要盡量支持協助學習者學習和支持其工作的能力,同時保證辦案人員和咨詢者的福祉和安全,保證咨詢在職業道德範圍內進行。道德規範包括壹般的道德規範和規章制度,以及壹套針對特殊機構的獨特規章制度。

2)監督者會關註幾個方面,即範圍有幾個方面:

1,病例本身,如何思考病例,往哪個方向努力,每次就診的屬性、狀態、需求,咨詢是否有效進展,都是針對病例本身來討論的。

2.面對咨詢師,因為壹個老師習慣的工作方式、風格、盲點和困難,以及要克服的挑戰都是不同的。主管有時候關註的不是案例而是咨詢師,如何幫助他成長。

3.主管和監督者之間的關系。就像咨詢師和來訪者的關系壹樣,我們通過關系讓咨詢師成長。如果壹個監督者讓學生覺得很遙遠,很冷漠,很抽象,那麽對被監督者的幫助可能就不大了。學生需要什麽樣的監督?有些學生需要支持和溫暖的監督,有時有經驗的學生需要更敏銳的監督,可以將他們的潛力推出來,突破原有的瓶頸。生壹個學生,需要不同的主管,不同的喜好風格。

4.協商的脈搏是以什麽身份、什麽機構、什麽狀態進行協商。組織對顧問有什麽要求,組織對主管有什麽要求?有時候要求主管給顧問打分,考慮他們是否勝任。

3)監造人員在接受監造時應註意的要點。

1.要提前做好準備,讓監督效果更好,包括如何選擇合適的案例進行監督。新案件(只受理過幾次的案件)遇到的困難不同於長期案件。應該提壹個疑難案例還是成功案例進行監管?是否有適當的知情同意的倫理程序讓來訪者知道妳的主管是誰,這個提議可能處於什麽樣的狀態,是否有適當的保密原則保證來訪者不會被暴露?

2.選擇壹個案例,不管是壹次還是很長時間,都要有很多豐富的信息,不可能壹個小時就把所有的都講完。對於被監督人來說,事前討論的重點是什麽?這樣,監管就容易聚焦於監管的需求,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監管。如果監督者沒有準備,只是把所有的信息傳播出去,他可以千言萬語的開始,但是監督者會增加監督者的信心還是他的失敗?所以案例選擇的重點還是很重要的訓練。

3.哪些材料應由主管澄清,有些材料應具體說明。妳需要逐字的草稿嗎?妳想看電影嗎?妳需要錄音嗎?需要案例總結嗎?總結的重點是什麽?不同的主管可能會有不同的要求,有經驗的主管會逐漸磨練自己的技能。只有呈現合適的材料,才能討論討論的重點,回應主管需要學習和培養的能力範圍。

4.只有主管才能監督有沒有期待。根據以往的經驗,他會期望說更多的方向嗎?還是多說說具體做法吧,多說說技術還是多說說理論。我們還是不需要談技術和理論,而是希望他能幫忙理清自己的焦慮和恐慌。當他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恢復正常時,他不需要壹個監督人來告訴他該做什麽。

所以,什麽樣的協助是主管先於主管所期望的,這樣主管就可以專註於更容易地提供主管所需要的。

5.還有壹種主管的心態。當我們拿著壹個案子去找主管的時候,我們害怕被批評累嗎?害怕聽到主管說我們不行?怕對我們的就診沒有幫助,甚至每次咨詢後都偷偷想退費?當時我們希望的肯定是主管的肯定。這時候被監督的心態,其實是壹種自我效能感的缺失。其實妳要的是通過考試,特別希望主管說可以。如果監制沒這麽說,可能是1小時後的監制再豐富,完成後也會有壹些不足。

6.其他人。有些被監督人來了可能會期望突破自己的局限,在案件中壹次又壹次地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盲點和癥結。都是類似的型號。他特別希望能突破目前的瓶頸,讓自己進入下壹個層次。這個時候,他希望主管能指出他的盲點。在指出盲點時,他既期待又怕傷害。有時候他說請多監督,但還是讓他放手。其實主管想要的是讓他媽媽思考如何回應被監督人的需求。

4)監理條件或資質

1,自身學歷專業背景認證,專業發展階段,這些都可以考慮。

2.監督員的資格要求。為了不浪費時間,我只監督了我的完整班級,讓我在語言上有更大的* * *共性,可以省去說基礎ABC的問題。監督者還會選擇被監督者的條件,包括監督者的頻率、場地、監督者在監督者期間是否可以錄音錄像。這些都是監理之前需要約定和明確的部分。包括督導前後需要準備的作業,大部分督導都不是壹次性的。作為壹項研究,督導前後會有壹些要求,對督導的研究進行延伸和深化。

5)如何選擇壹個好的主管

怎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主管?

1,學歷是壹個條件,但有時候好的主管不壹定是合適的主管。2,看妳是否接受過專業的監理培訓,監理和咨詢在性質上有些不同。監督自己接案子就夠了嗎?尤其是對於某壹種家庭治療,他是否了解家庭治療,或者主管的工作取向是否和妳壹致,如果不壹致,那就要看他是否能幫妳發展妳的工作取向,或者他是否要求妳按照他的工作思路去思考和做事。他在提供監督方面有多少小時的經驗?

3.監管的觀點或理念是什麽?從功夫的角度來說,比較適合新手咨詢師來監督,是屬於內功拳還是外功拳。還是適應提拔升級的監管。這些監管理念都是我們在監管的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有些好的經驗,有些不好的經驗。在整理了自己的監督經歷後,我們會不自覺地養成壹種監督哲學。督導理念越清晰,學生找我們就越能知道自己能期待什麽樣的督導風格。

4、督導風格,督導風格有很多種,有的比較知性、豐富、犀利的去激發學生,有的比較人文、溫暖、更有個性、更親近。也可能是後現代,特別平等,透明,開放。不同的風格也是壹種偏好。妳能明白妳要找的監督風格是什麽嗎?我最怕的是他說的是A風格,做的是B風格。

5,督導的方法,因為學習需要不同的方法,有時候需要督導演示這句話怎麽說,有時候督導完了,學生說怎麽簡單,我壹下子想到了,下次還是想不出來。所以監考老師不僅要示範,還需要壹些引導,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思考這樣壹句話。有時甚至會幫學生探究他為什麽想不出這句話。是過往經驗的幹擾,理論難度或者價值觀的沖突,還是過於緊張,有時候需要主管的幫助才能摸清被監督人的情況,才能打通被堵的地方。要打通梗阻,就像治療壹樣,需要輕輕的接近傷口,並且要有壹定的力度,否則梗阻可能通不過。溫柔又有力量,是百萬美元。也可以打聽壹下被監管人的口碑,看看他的體驗如何。

二、具體監管要點

我從來不想讓父母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不能用極端的方式來滿足的,讓父母理解孩子的真心和難過,讓壹家人在情感上深深相連。

主管還示範了如何向咨詢師表達對爸爸和IP(兒子)的好感。在論證過程中,劉老師特別針對咨詢的三個明顯特點進行了輔導和幫助。壹是偏離當前的主幹道,二是堅持來訪者,深入下去,而不是咨詢師把訪問往下拖,可能太深了,或者拖到別的地方,三是把腦子裏歪歪扭扭的問題劃過去。如果妳能做到這三點,妳就能有很大的突破。我認為這幾點不僅可以用在家庭治療中,也可以用在其他流派的方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