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邕江平原河網

邕江平原河網

境內河渠眾多,水閘眾多,便於蓄泄。銀東、銀西、江北平原水網與市區相鄰,形成從老市區向四鄉輻射的內陸水網。姚次平原水網區,以及奉化河口、西吳、象山南莊、丁山、寧海長街、北侖大碶、柴橋等小河網區散布在平原水網區。內陸水網密布縱橫交錯,利於灌溉、供水、航運和排水。位於寧波老城區東南部,流域面積586平方公裏。東有小江、後塘河、湯種、錢塘江,南有九曲河、印楝港,有支流穿越,全長1123.9公裏,江面面積23.47平方公裏,總庫容3837萬立方米。

小江從顏倩出發,從東錢湖和三溪鋪水庫取水,然後流入會綽橋,經五鄉七和太史灣南麓,過銀鎮橋至楓林大小崗橋,經開發區四號橋至李山口,出海口。嘉靖《寧波通誌》(卷六):自珠玉山口,賦為支河,蜿蜒西行六十裏,達鄞縣五鄉。相傳在古代,海船就是從這裏進入貿易山的。長35公裏,平均河寬16.4米,平均水深3.26米。是北侖區西北部引殷東南水用於老城區灌溉和通航的主要河道,也是水閘的主要泄洪通道。

錢塘江,又名外塘江、南塘江,又稱橫溪河。源頭為鰲九廓嶺和稻城嶺的橫溪河上遊匯合,向北流向大鰲,東邊的幹坑來的水,東北的暗水坑來的水,花石橋河分成兩條支流,壹條繞橫溪路光橋循環,另壹條從藤溪嶺向北流向橫溪河頭,稱為錢塘江。1976至1977,河道由橫溪至河頭、太平橋南至孔家灘北改道。出橫溪,自西向西北流,經鳳山橋,西受櫟斜、馬嶺來水影響,西南自百度、茅山、姜山來,出堰橋,西接王家坳,東接東錢湖堰、高樹二碘水,西經雲龍七、三橋橋接湯種河,經古柏橋。1982鎮安大橋至新河頭河道填築,終點東移至古柏大橋,全長19.5公裏,平均河寬29.26米,平均水深2.2米。支流有同方灰崗、江山河、賈村河、九曲河、徐東戴河、櫟謝赫河、長山港和黃橋河。是殷東南地區排水、灌溉、航運的主要通道,也是老城區提供自來水的重要通道。

湯種河,在東錢湖莫誌巖的水押下,離開楊舒橋,向北蜿蜒至鵝井匯以西,經泗港、潘火橋至橫石橋,匯入錢塘江,經宋釗橋、鐵路橋、燕房橋,由南向北西流經鎮安橋至老城區江東新河頭,與道觀堰匯合,到達奉化河。截至目前,已到達古柏大橋,全長9公裏,平均河寬24.25米,平均水深1.54米。支流有夏穎河、花園河和小棠河。是銀東引水、灌溉、航運的重要河道,為老城區提供自來水。

後塘河,又名東塘河,又稱北塘河、黎塘河。天通山發源於天通河,東溪、西溪在天通街匯鳳下溪,近沙畫龍溪,北至風井山吳棟白勺河,稱後塘河。1962年,在三溪交匯的沙地附近修建了三溪鋪水庫。從吳棟出發,經四顧莊、五鄉七,向東經雲山橋、盛典、福明、七裏進入老城區江東張濱橋,止於大河頭。1976五象河改道。1985,張斌橋以東至大河頭河道填築,末端東移至下茅塘。長18.5km,平均河寬30m,平均水深1.8m..支流有唐明敖溪、包壯河、大漢山港、獅山農剛、高倩河、萬靈港、邱隘河、東洞橋港。它是銀洞引水、灌溉和航運的主要渠道。盆地位於老城區西部,面積294平方公裏。有南塘河、湯種河、西塘河、湖河、新塘河、千丈涇等。河網錯綜復雜,全長673.2公裏,河面面積1.038平方公裏,總庫容1388萬立方米。水源很容易幹涸,交口水庫只有從張西引水才能蓄水。

南塘河,又稱錢塘江。《郁芳紀要》(卷九十二)上寫著:“小河湖位於(寧波府)西南五十裏塔山腳下,即塔山堰,今南塘河。”它連接張西,發源於四明山,從官池東流經銀江鎮至紅水灣,出東橋,經張衡橋,由西南向東北經李詩琪、段塘進入老城南門。與奉化河平行上升,沿途設置水閘連接奉化河。833年(唐大和七年),鄖縣命王元築堤攔截,穩定南塘河水源。1977,南門三城段填築,河尾西移至南門。長24.5公裏,平均河寬33.1米,平均水深1.84米。支流包括小溪港、李龍江、後港、王子會港、趙天港、彭鋒港、前漳涇和七文橋河。它將老城區與殷西的航運幹線河流連接起來,將是唐以後城市供水的重要排水河流,也是殷西的排水、排澇、灌溉的主要河流。

湯種河,也被稱為西湯種河。上遊的莊稼溪發源於草灣崗山腳下,東北流經雷達,到達馮佳慧的桃園溪和武陵溪,向東分支至雙瑞橋。南支流經林村隱賢橋後稱為湯種河。起於橫街頭,經集士港、麥面橋,向東北望去見春橋、西塘河匯合處,止於老城區西門雲。長13.2km,平均河寬24.7m,平均水深2.68m..支流有鳳澳河、梅梁橋河、積石港、西洋港。它是連接老城區和銀西航運幹線的河流之壹,為老城區提供自來水水源,也穿越銀西平原中部的主要排灌河流。

西塘河,又名後塘河。發源於山的溪流,流向雙瑞橋,北支經祁橋流入西塘河,再從祁陽與水東交匯的下莊流入石塘,再流向西北至東南的新橋,春橋與河交匯,經西城橋進入老城西門。長13.18公裏,平均河寬32米,平均水深3.12米。支流有九裏鋪河、葉嘉碘河、七裏齊河和新河。是連接老城區的主要航運通道,也是銀西西部排灌的主要通道。

新塘河,又稱南新塘河。它從橫街頭經布政到石齊與南塘河相連。它從西北流向東南,橫穿銀溪平原中部。它西接街道,北接七崗白,東接南通橡樹社,東至石齊,東至南塘。湯種河和西塘河匯合成陰溪的骨幹河網。長11.5km,平均河寬23.5m,平均水深2.11m。它是排水和航運的主要渠道。位於老城區北部,屬江北、鎮海區,流域面積364.2平方公裏。它由慈江、江北、中大河、燕山、萬公堂等河流組成。河網總長859.2米,河面面積11.2平方公裏,總蓄水量1467萬立方米。姚江閘建成後,水源依靠姚江補給。

慈江又稱後江,是姚江的支流。它起於鎮海區長石鄉,向西經慈城、甲田橋、太平橋,經二六市、三七市、洛江,在張婷鎮三江口與姚江匯合。它長25.2公裏,平均寬度60米,平均深度3米。是江北區和鎮海區西北部的主要排水、灌溉和航運通道。

江北河,又稱喬莊河。西北部的慈江,從史飛、江北區出發,經喬莊、廟後和半路亭,至孔浦門的邕江。長11.5km,平均寬度22m,平均水深1.5m..北岸是鎮海區,南岸是江北區。它主要用於排水、灌溉和航行。

前大河,古稱夾江,又稱龔燕運河。西起長虹,南沿邕江,經鹿林寺橋、清河橋、龍符橋、虹橋,到達蘭埔寺橋右側的鐘會,出張琪為邕江。長13km,寬14m,深1.4m。這是壹條灌溉河。

中大河發源於鎮海聞喜土腦山:大鬥山、張莞山,經聞喜長石橋、駱駝橋、歸義,經萬家橋至鎮海區城西門平水橋,分支經白楊龍進入邕江。上遊與慈江相連,由華子門和泗港門控制。長23公裏,平均寬度22米,平均水深1.45米。是鎮海區東西連接的主要通航、排灌通道。

西河起於駱駝橋,與中遊相連,分為南北兩支。南支從鹹寧橋經安樂橋、團橋、迎豐橋至西尾橋,匯入江北河,長6.4公裏,平均寬15.6米,平均水深1.53米。北起駱駝橋以東的馬家橋,北經巖頭王、廣濟橋至覺都碰撞山橋,轉向東北至排浦新曹踵。長8.2公裏,平均寬度17米,平均水深1.4米。是鎮海區連接南北的主要灌溉渠道。

沿山河,發源於大鵬山,西起河口十字路水庫送水口,出長橋頭,向東轉向西南的馬家橋、藤山、三七坊入河,通向大海。上遊通向中遊。長15km,河寬5 ~ 21m,平均水深1.3m,主要用於排水。西段以前叫西河,東段也叫天崗。

萬工塘河,又名後塘河。排浦河北起嵐山嘴南麓入海,穿越嵐山公路橋,東南經殿尾、唐婉、鎮海石化總廠,在漁帆家斜亭與石塘下河匯合,南至鎮海區城關,經張琪過邕江。長12.1km,平均寬13m,平均深1.2m。它是貫穿鎮海區南北的主要排水和航運通道。余姚姚江、慈溪河網以北的河網,原屬余姚、上虞、慈溪灌區,曹娥江是用虞上慈閘、廣濟涵的淡水灌溉的。上虞縣上浦閘建成後,因閘基滲漏而關閉,靠上浦閘灌溉。水閘控制和儲存河網的水量。馬渚橫河、高橋河、青山港、長江、西江、中江、東江形成余姚水網;大塘河、四塘橫河、七塘江、四竈浦、水雲浦、新浦、洋浦、高碑浦、鹽浦、古窯浦、松浦構成慈溪水網。河網總長1911 km,河面面積54.42平方公裏,正常水位總庫容6621.6萬立方米。

馬渚河,湖塘河,馬渚河。它起於上虞關白鎮魚上祠門,經義亭、五福,南至余姚,西至東,北接高橋河,南接牟山湖之水。之後青山河自北而下,經西橫河閘,長江自東北流至馬渚,轉南經鬥門鄉,向東穿入姚江。境內長12km,河寬40-60m,水深2.2-3.5m..

高橋河,高橋河,牟山河。它起於黃家埠鎮馮佳,向南流經高橋,在回龍鄉小虎頭堰與牟山河匯合,向南流入湖塘河。長16公裏,平均寬度19米,平均水深2.2米。排水時流向西北,經臨海浦閘離開杭州灣。

青山港,又名荊江。北起泗門鎮姊妹橋,流經泗門、胡迪、青山、青崗等鄉鎮,在南部青崗鄉石山村西南匯入湖塘河。長11.2km,寬15至19m,深1至2m。

長長的靈江起於周嘉路,南過周巷鎮,連接大塘河和南橫江,南過趙佳、董家。經方橋、石埠坎向西南轉向西江,離開馬渚鎮鐵路橋匯入馬渚河。它長20公裏,平均寬度22米,平均深度2.2米。

西江起於夏朗,向東南流經南部的天華鄉、開元鄉,在石埠坎與姜楞匯合,經太平橋、豐北鄉,出余姚西鐵橋匯入姚江。長度21.3 km,河寬11至22米,平均水深1.5米。

東江,又名東橫河。它起於白洋澱,向東、西南流,到達王嘉黛,南接上林湖水庫,接邵嶴水庫,向彭橋方向流至橫河鎮,南接胡美水庫的水,北過東湖至大塘河,西南流經石巖,在黃愚大橋匯入姚行河。長25.5公裏,河寬22至43米,水深1.3至2.3米。是虎山至余姚的主要航運通道。

中江,又名湯滌河。周巷始埋溝橋,南流低塘,匯入解放塘河,經正巷、橫巖、五鄉亭,到達余姚北部惠後清江。長18.6公裏,平均寬度23米,水深1至2.7米。

四塘橫江西起董祀門,東經小草鄂、周家路、老家埭、大路頭、毛家,與三淞河相交,北至安東,再通上魚鋪。長34公裏,河寬15至40米,水深1.7至3米。它是沿錢塘江平原的主要排水和灌溉渠道,從臨山和泗門延伸到安的東北部。

六塘河西起小安,與四塘橫河相連,東流伊泗、大雲、蒼田、安東,由至尊王與唐琦河相連。長14.4公裏,平均寬度21米,平均水深1.9米。

大塘河,又名大古塘河。西起虎山鎮,流經白沙、樟樹,東至橋頭鄉。東起東江,北至四竈鋪、水雲鋪,西至解放塘河。長16.3km,平均寬度14.5m,平均水深1.6m..

四竈浦南起大塘河,納潮塘江、唐三、勝山塘、唐琦的水流經勝溪、勝北、崇壽、東三鄉,從北出四竈浦閘流入杭州灣。長16.16公裏,平均寬度36米,平均水深2.2米。

水雲鋪南起大唐河東端,流經澤普、勝東、勝北、新鋪、東三個鄉鎮。長15.7km,平均寬20m,平均深2m。

新浦南起上林湖東江,經小林、新浦沿,北出杭州灣。長16.85438+0 km。平均寬度為16m,平均水深為1.6m..

洋浦,南接白洋澱的水,接東江,北經潭河沿到杜家,經紅星、下洋浦轉向東北,出洋浦門。長17km,平均寬度13m,平均水深1.1m。

蕉門鋪南起都湖水庫,經明河場,轉向西北經邱家、時嘉、孔侑,向北流經莞城鎮、東山頭,分支鄭家鋪門、龍社鋪門至杭州灣。長15km,河寬16 ~ 30m,平均水深1.6m..

高碑店,原名芝洛鋪。它從南部的石橋鎮開始,穿過東北部的高貝山,在黃山門進入杭州灣。長14.6公裏,寬16至35米,平均水深1.8米。

鹽浦南起澱渡橋,向東北流經立新、秋實,經大齊山、武東門,經劉冬門進入杭州灣。長11.36 km,平均寬度27米,平均水深1.5米。

古窯浦南起洪家,東至乃家埭,東至水頭,北至賈蓉,經古窯浦轉向東北,出五孔閘入杭州灣。長12.98km,平均寬22m,平均深1.5m。

長溪水庫以南的松浦,穿過東埠頭,向東轉到力帆市和新潟。松浦門出海。長度為11.57km,平均寬度為30m,平均水深為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