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提高基礎教育階段的農村音樂教學?

如何提高基礎教育階段的農村音樂教學?

1,讓學生學會“學”是興趣的基礎。古人說“樂其道,善其事”,其意不言而喻。轉入學生的學習,要培養學生對所學學科和具體知識的興趣,先樂在其中。這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事半功倍,才能成就好事。辯證地思考這句老話,我覺得正好相反,就是擅長自己做的事情更享受。在生活中,人們總是對自己擅長的專業和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往往對自己學得好的學科投入更多。通過調查我們知道,在我們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不會,學不會,學不會,這是學生學習音樂興趣逐漸降低的壹個最本質的原因。從而在“樂其道,善其事,樂其道”的隱性反復實踐中,滿足學生的競爭心理、自尊心理等心理需求,激發、深化、鞏固、升華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會”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

2.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和素質。質量是有最好基礎的美味。對於壹個患了重感冒的人來說,很難嘗到任何東西,因為味覺功能出了問題。音樂的審美也是如此,它是基於人們對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感受,然後對音樂信息的這些感受進行整合分析,從而品味音樂的美。這種感覺必須依靠壹定的音樂素質基礎,只有不斷提高的音樂素質才能讓學生真正進入神秘的音樂殿堂。有了這種品質,音樂審美就有了渠道、橋梁和可能。否則,空洞地談論審美,永遠是膚淺的、外在的。

所謂音樂知識素質:即關於讀譜和音樂表現要素的簡單基礎知識,是保證學生參與音樂學習過程和音樂實踐活動所必須掌握的。例如,在音樂閱讀教學中,學生用“點名”的方式演唱曲調。然而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學生普遍喜歡唱歌詞,卻不喜歡唱曲譜。對於學生來說,為許多熟悉的歌曲演唱樂譜是非常困難的。先說壹個相當普遍的現象。有壹次,我在聽初中壹年級的音樂課,看到老師先唱哆來咪,讓學生唱哆來咪。全班都唱不準這三個音。這讓我很驚訝。後來我們對高三畢業班的視唱練耳能力逐壹測試,發現能通過點名唱出C大調音階(從do到高音do)的學生比例很低。為什麽有那麽多中學生連音階都唱不正確?顯然,要達到“視唱練耳簡譜”的要求是不可能的。

不能說這些學生是“音盲”或者“音準感弱”,因為他們在課內和課後唱很多歌,音準都沒有問題。在模仿唱流行歌曲的時候,甚至連音程都唱得很準,可見他們的音準感相當不錯。唱歌的能力,尤其是直接唱詞的能力,是挺強的,但是他唱曲譜是挺常見的。

如何讓學生獲得“點名間隔”感主要方法是:多唱點名。也就是說,在歌唱教學中多唱音樂。具體來說就是教歌時“超模唱”,各年級“點名唱”,經常使用“點名唱”(唱譜)。

練習用點名有兩種方法:壹種是把唱歌和其他音樂練習活動結合起來;另壹種是特殊的訓練方法,即聽(聽)與視唱練耳(視唱練耳練習曲)的方法。對於普通音樂教育的中小學音樂課,主要采用音樂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法,即在學習演唱和演奏器樂的過程中,進行“點名”練習。對了,在豐富多彩的音樂練習活動中進行“點名音程感”的訓練,是符合孩子特點的自然方法。要盡量少用或不用專門的訓練方法,因為這樣容易變成枯燥的、機械的技術練習,學生不感興趣,效果也不會好。哪怕做壹點短期的專門練習,也要貪玩,保持興趣是音樂的前提。

3.重視音樂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改革。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緊密相連。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學校要根據學生的特長和愛好成立不同的興趣小組,每年組織幾次文娛活動,盡可能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穩定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農村學校的專業老師很少有平時做好師資培訓的。對有音樂愛好和興趣,基本能承擔音樂課的教師,定期進行樂理、歌唱、器樂、舞蹈等方面的培訓。在培訓中,要充分發揮專業技能強的教師的帶動作用,通過外出學習、請進來談話等多種渠道,,教師的音樂素質培養和課堂實踐才能得到提高。學校要想辦法減少壹些開支,加大音樂設備的投入,給自己配備合適的音樂教學設備,開辟專門的音樂教學場地,保證教學效果。條件差的地方也要加壹些簡單的器材,比如二胡,笛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總之,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農村音樂教育的現狀亟待改變。搞好音樂教育將為學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帶來活力,促進學校整體工作的發展。逐步改善教學條件是農村學校素質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證,對學校其他教育教學工作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越早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