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收集收視率數據有兩種方法,即日記法和人員測量儀器法。
日記法是指由樣本家庭中所有4歲及以上的家庭成員填寫日記卡收集收視信息的方法。樣本家庭中的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日記卡,要求他們隨時在日記卡上記錄自己每天看電視的情況(包括看的頻道和時間段)。日記卡上列出的時間間隔是15分鐘。每張日記卡可以記錄壹周的收視情況。
人員測量儀法是指利用“人員測量儀”收集電視收視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收視調查方法。樣品家庭的每個成員在手控制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鈕,也有供客人使用的按鈕。當家庭成員開始看電視時,必須先按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鈕,不看電視時再按這個按鈕。測量儀會存儲每分鐘看電視的所有信息(甚至精確到秒),然後通過電話線傳輸到總部的中央計算機(或者通過PDA訪問數據)。
如果采用日記法,最快需要壹周時間,壹般需要兩周時間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如果采用人員表方式,由於電話線可以即時發回數據,可以隔天提供收視數據,但是人員表的成本比較高。
從技術含量、數據精度、反饋速度來看,人員測量方法相當於武器中的導彈,準確、先進、快速;日記法則有點過時,數據誤差大,速度慢。
中國收視率調查,大公司。
央視-大二學生VS AGB·尼爾森
目前,中國有兩大收視率調查公司:央視索福瑞和AGB尼爾森媒介。CCTV-索福瑞媒體研究是由CCTV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和TNS***,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AGB尼爾森市場研究有限公司是由AGB集團和尼爾森媒介研究於2004年聯合成立的電視收視率調查公司。前者從1997開始從事收視率調查,後者從80年代開始涉足中國市場。
20世紀90年代,尼爾森進入中國收視率調查市場。堅持測量儀器法,聚焦中心城市,長期只提供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11城市的測量儀器評級數據。1997成立CCTV-大二,采用日記法和測量儀器法兩種方法收集數據。
十年競爭的今天,中國的收視率調查市場雖然還是兩家公司,但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壹邊倒的局面。據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雁南介紹,在國內已經開發的收視率調查市場中,央視大二的市場份額約為80%,AGB尼爾森約占10-15%,其他市場份額被壹些中小公司占據。
根據中國傳媒大學黃教授的分析,CCTV-大二後來居上的原因有三:
1,尼爾森以測量儀器法進入中國市場是高端戰略。這種進入方式本身沒有錯,但是成本高,維護難度大,必然會影響尼爾森的擴張速度。尼爾森本來想和CCTV-大二的日記法區別開來,但是後期資金投入沒有跟上。
2.尼爾森向廣告公司出售數據的定位限制了其業務發展。相對而言,中國的電視臺對數據的需求更大,而且相比廣告公司,電視臺更容易花錢購買數據,而廣告公司尤其是本土廣告公司往往經濟實力弱於電視臺,購買數據的費用有限。
3.央視-大二的獨特優勢:首先,它不是從零開始的。作為公司的合資企業之壹,央視市場研究(CTR)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在中國進行收視率調查。有了這個基礎,CCTV-大二和國內白手起家的Nelson相比有了壹定的競爭優勢。其次,央視-大二和廣電系統的關系也比尼爾森好。
AGB尼爾森媒體
20世紀80年代,世界市場研究領域的巨頭AC Nelson進入中國開展業務。
從65438到0993,AC尼爾森媒介研究部開始為中國市場提供廣告監測服務。65438-0996,尼爾森媒介研究從AC尼爾森獨立出來,專門從事媒介受眾調查及相關服務,在上海率先推出收視率服務。
從65438到0999,尼爾森媒介研究被荷蘭出版集團VNU(VNU是世界領先的媒體和信息公司之壹)收購,從而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
2003年6月20日,尼爾森媒介研究(Nielsen Media Research)在上海宣布,計劃大規模拓展中國電視觀眾研究服務,即將收視監測研究擴展至全國100多個城市,並建立省級網絡監測,在全國70多個城市和17個省份建立日記研究樣本,監測城鎮居民的收視習慣。
2004年8月5日,坎塔爾媒體研究公司(坎塔爾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研究、分析和咨詢網絡之壹,隸屬於WPP集團)所屬的AGB集團和尼爾森媒體研究公司宣布合並計劃,將整合AGB集團的所有公司和尼爾森媒體研究公司自有的電視收視率服務,VNU和坎塔爾各持有50%的股份。通過這個合資企業,尼爾森獲得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新的合資公司名為AGB尼爾森媒體研究公司,其評級服務覆蓋的主要市場包括澳大利亞、中國、中國、中國香港、意大利、南非和英國。
2005年6月5438+10月,AGB尼爾森宣布成立大中華區,包括中國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省。AGB尼爾森表示,此舉是為了回應其客戶對大中華區整體發展的日益重視,同時也旨在挖掘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
參考資料:
/new media/2006/26/content _ 4749876 . htm
/html news/2004/11/26/480455 . htm
以下是2004年中國及部分省份的電視收視率:
全國電視節目收視率排行榜前十名
排名欄目名稱收視率%市場份額%渠道
1新聞聯播16.69 39.786央視綜合頻道
2焦點訪談12.55 27.547央視綜合頻道
3錢球奧運會8.813 19.693央視綜合頻道
4法制報道4.118 28.05央視綜合頻道
5法制報道-談話周刊3.996 26.399央視綜合頻道
6新聞30分3.698 25.438+05央視綜合頻道
7節目指南2.87 9.527央視綜合頻道
8周末歡樂會2.836 5.974央視3套
9同壹首歌2.61 5.572央視3套
10科技博覽會2.537 7.497央視綜合頻道
焦點訪談啟動單位: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啟動時間:1994。4月1。欄目形式:電視新聞評論欄目時長:65438+每期03分鐘。播出時間:CCTV-1上19: 38。收視率第二天8: 22重播。每天晚上大概有3億觀眾在看這個欄目。
觀眾分析:男性高於女性;45歲以上中老年人的收視率明顯高於年輕人,65歲以上最高,平均收視率為7.58%,比平均收視率(3.89%)高出壹倍左右。高學歷受眾高於低學歷受眾;中等收入觀眾最高。
北京十大電視節目收視率。
排名列名渠道類別評級%市場份額%
1上,法治進行時,北京電視臺三套話題8.9 42.52
特別關註北京衛視新聞/時事5.5 27.78
3第七屆北京衛視新聞/時事4.5 11.54
4今日話題北京衛視新聞/時事3.4 9.4438+0
5成外成7頻道7北京電視臺7新聞/時事3.0 9.3
6大寶真愛互動北京衛視專題2.7 7.02
7錄制北京衛視專題2.6 6.83
8東芝動物公園北京衛視綜藝2.4 6.11
9夢想成真北京衛視兩套綜藝節目1.9 6.75
10警察法目錄北京電視臺三個專題1.9 5.26
《法治進行時》北京電視臺開播:開播時間:1999 65438+2月27日。欄目形式:法制節目欄目時長:30分鐘。播出時間:65438+每天中午02: 00。觀眾和市場份額:在北京,平均收視率達到8.8%,平均市場份額達到41.96。
觀眾分析:女性略高於男性;中老年人(45歲以上)收視率高,65歲以上觀眾收視率最高,達到18.28%;文化程度較低的觀眾收視率較高;個人月收入301-600元的目標受眾收視率最高,為15.08%。
《特別關註》由北京電視臺開播:新聞節目開播時間:2000年6月165438+10月;欄目時長:30分鐘;每日中午:12:33;收視率和市場份額:北京地區平均收視率達到5.69%,平均市場份額達到28.14%。
觀眾分析:女性高於男性;45-54歲觀眾收視最高,達到10.94%;不同文化程度的目標受眾收視率相差不大,初中水平略高,大學水平或以上相對較低;個人月收入301-600元的觀眾收視率最高,為10.3%。
長沙地區收視率前十的電視節目
排名列名渠道類別評級%市場份額%
1計劃越多越開心。eTV湖南史靜綜合頻道綜藝10.6 26.9
2城市1時間eTV湖南史靜城市頻道新聞/時事6.7 19.9
3絕對俠eTV湖南史靜綜合頻道綜藝5.9 15.8
4格力空調快樂大本營湖南衛視衛星頻道綜藝5.6 14.2
5金鷹星湖南衛視衛星頻道綜藝5.0 12.5
6壹千零壹夜湖南衛視娛樂頻道綜藝4.8 12.8
7美女通湖南衛視娛樂頻道綜藝4.4 11.6
8真相湖南衛視衛星頻道綜藝4.3 16.2
9 FUN4娛樂eTV湖南史靜綜合頻道綜藝4.3 12.9
10農村發現湖南衛視頻道專題4.3 12.2
計劃越多,越開心。主辦單位:湖南史靜綜合頻道。開業時間:2002年5月。欄目形式:娛樂欄目時長:50分鐘左右。播出時間:每周六20: 30。收視率及市場份額:長沙地區平均收視率達到10.50%,市場份額26.50%。
觀眾分析:年輕觀眾的收視率高於平均水平,尤其是4-24歲的觀眾。女人比男人高。
《壹千零壹夜》主辦方:湖南娛樂頻道。開業時間:2002年7月6日。欄目形式:娛樂欄目時長:50分鐘。播出時間:周日晚:19: 30-20: 20。收視率和市場份額:在長沙,平均收視率達到4.70%,平均市場份額為12.80%。
受眾分析:以普通人為目標受眾,沒有哪個受眾是從不同的目標受眾中脫穎而出的。從年齡上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收視率相對較低,其他年齡段相對壹般。
廣州十大電視節目收視率。
排名欄目名稱電視臺類別收視率%市場份額%
1尋找根;廣東珠江臺品種4.4 10.4
2關註廣東珠江臺今日新聞/時事2.9 6.8
3財經新聞廣州電視臺新聞/時事2.3 9.8
4廣州電視臺今日新聞/時事報道2.3 5.7
5周末導遊廣州臺灣生活服務2.2 5.2
6關註廣東珠江臺十點新聞/時事1.9 4.9
7城市話題廣州電視臺新聞/時事1.8 4.2
8日常娛樂廣州衛視綜藝1.8 4.0
9匯聚珠江廣東珠江梯田工程1.7 4.5
10廣東珠江梯田講座1.7 3.9
尋根: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開播於2003年5月1。欄目形式:綜藝欄目時長:50分鐘。播出時間:每周六晚8點。收視率和市場份額:在廣東,平均收視率達到4.52%,市場份額達到10.69%。
觀眾分析:男女觀眾收視率相差不大,女性略高。中老年人的收視率相對較高,65歲以上的目標觀眾最高達到7.89%。初中文化程度的收視率更高,初中文化程度最高,為6.72%。301-600元的個人月收入收視率最高,為6.18%。
上海十大電視節目收視率。
排名列名渠道類別評級%市場份額%
1新聞視角上海新聞綜合頻道新聞/時事14.0 42.4
2觀眾來了上海新聞綜合頻道新聞/時事10.8 32.438+06。
3新聞觀察上海新聞綜合頻道新聞/時事9.7 26.56
4案例聚焦專題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9.0 22.73
5熱線尋呼東方衛視新聞娛樂頻道新聞/時事8.3 24.92
6相約周六東方衛視新聞娛樂頻道綜藝8.3 21.81
7審判紀實專題上海新聞綜合頻道8.0 20.06
8東方110東方衛視新聞娛樂頻道話題7.4 19.6438+05
9 1/7上海新聞綜合頻道新聞/時事7.1 17.93
10 TVB廣角東方衛視新聞娛樂頻道新聞/時事6.8 18.88
新聞透視由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推出:開播時間:1985欄目形式:新聞欄目時長:15分鐘;播出時間:18:每天55分鐘;收視率和市場份額:在上海,平均收視率達到13.93%,市場份額達到40.06%。
觀眾分析:老年人和低收入觀眾的收視率明顯高於其他人群,其中65歲以上觀眾的收視率最高,為29.79%;收入方面,個人收入301-600元/月的觀眾收視率最高;教育方面,各級教育的受眾分布相對均勻。
熱線傳呼由上海東方衛視新聞娛樂頻道發起。開播時間:2001年1月欄目形式:新聞欄目時長:10分鐘播出時間:18: 56分鐘播出收視率及市場份額:在上海,平均收視率達到8.25%。
觀眾分析:女性高於男性;65歲以上觀眾最高,收視率12.55%。初中或大學以上學歷的受眾接受率高於其他學歷的受眾,個人月收入301-600年的受眾收視率最高。
Xi十大收視率電視節目。
排名欄目名稱,頻道類別,收視率%,市場份額%
1都市快報陜西電視臺都市青年頻道(2套)新聞4.3 14.4
2財富報道Xi電視臺1臺(新聞綜合頻道)財經2.8 8.9
3追蹤Xi安電視臺壹套話題(新聞綜合頻道)2.0 6.2
4直播Xi安Xi安電視臺壹套(新聞綜合頻道)2.0 9.7
5勇者總動員Xi電視臺四套綜藝(文化影視頻道)1.7 7.0
6 Xi安零距離Xi安電視臺2臺(鴿市頻道)專題1.7 7.0
7踐行民主與法制Xi電視臺壹套專題(新聞綜合頻道)1.7 5.1
8絕對直播Xi安電視臺新聞1.6 6.2。
9法制前沿Xi電視臺壹套(新聞綜合頻道)專題1.6 7.1
10城市拼圖陜西電視臺城市青年頻道(2套)專題1.5 6.1
《城市快車》由陜西電視臺都市青年頻道開播。開通時間:2002年1月1。欄目形式:社會新聞欄目時長:30分鐘。播出時間:每晚21: 40。收視率和市場份額:《城市快報》平均周收視率為3.00%,最高時達到5.71%。自2004年4月初以來,該欄目的收視率呈逐步上升趨勢。
觀眾分析:男性高於女性。中老年觀眾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段。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收視率明顯高於小學及以下和大學及以上。低收入觀眾的收視率明顯高於中高收入觀眾。
沈陽地區收視率前十的電視節目
排名欄目名稱,頻道類別,收視率%,市場份額%
1天龍嘉園七星大挑戰遼寧電視臺1臺(新聞綜合頻道)專題5.8 34.78
2索尼城市旅遊報道沈陽電視臺生活服務壹套(時事頻道)5.5 12.75
3相約影視沈陽電視臺三套(影視頻道)綜藝4.4 8.10
特別關註沈陽電視臺壹套新聞/時事(時事頻道)4.0 11.64。
5政府與公民沈陽電視臺設專題(時事頻道)3.8 9.58
6非常好看的劇沈陽電視臺三套(影視頻道)綜藝2.6 6.27
7生活指南遼寧電視臺2臺(經濟生活頻道)生活服務2.6 4.82
8遼寧電視臺第壹套新聞/時事早間版(新聞綜合頻道)2.2 17.35
9東芝動物公園沈陽電視臺2臺(綜合頻道)綜藝2.1 4.28
10影視快車沈陽電視臺三套(影視頻道)綜藝2.0 6.16
《七星挑戰賽》的首發單位是遼寧電視臺1臺(新聞綜合頻道)。首發時間:1998 165438+10月1。欄目形式:專題欄目時長:95分鐘。播出時間:每周日10: 10收視率及市場份額:
觀眾分析:女性、初中及以下學歷人群、低收入人群的收視率明顯高於其他觀眾,尤其是65歲以上的觀眾平均收視率為9.21%,領先於其他年齡段的觀眾收視率。
《特別關註》由沈陽電視臺壹臺(新聞綜合頻道)開播。開播時間:1998欄目形式:新聞欄目時長:12分鐘播出時間:22: 40每天收視率和市場份額:平均收視率達到4.00%,平均市場份額達到11.60。
觀眾分析:女性略高於男性;不同年齡段收視率相對平均,15-24歲、35-54歲、65歲以上收視率超過4.0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收入301-600元,1201-2000元的觀眾明顯高於其他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