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的問題有哪些?

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的問題有哪些?

壹,xzM中國國家審計網會計信息質量問題

(壹)會計信息不對稱,導致市場失靈,資源配置效率下降。XzM中國審計網

企業是狹義會計信息的唯壹提供者,需求者是指企業外部的信息需求者,主要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國家、企業管理當局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會計信息不對稱的表現: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之間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是指會計報表的信息披露因特定會計方法的選擇而偏向於某壹特定的信息使用者,導致壹部分人獲得更多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另壹部分人則相反,從而造成投資成本上升,股票在市場上的流動性下降;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的會計信息不對稱。企業管理當局作為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的內部使用者,比外部使用者更具有信息優勢。企業管理者利用這壹優勢,粉飾美化會計報表,不斷調整收益和盈余。我國正處於會計信息需求大於會計信息供給的階段,許多公司和企業不願意披露其內部重要的會計信息,以免被競爭對手獲悉後,使自己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有壹些內部財務信息,比如公司虧損嚴重,資不抵債,公司被財稅部門重罰。這樣的信息公布後,肯定會損害公司形象,甚至造成上市公司股價暴跌,所以公司不願意提供這樣的信息。由於會計制度自身的因素,會計信息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業績,如歷史成本計量、貨幣計量等固有的局限性,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XzM中國審計網

(2)會計信息報告失真,導致數據不真實。XzM中國審計網

主要體現在:為了追求經濟指標或任務指標的完成,在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時,依靠調整報表蒙混過關;只使用對政績有用的統計數據,對不利的數字進行轉換,最終導致數據失真。內部自我約束功能不強。在會計和統計管理中,它是任意的。在重大政策和業務出臺時,它利用政策的漏洞,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法,對會計統計采取不負責任的態度,隨意更改。沒有必要的統計監督檢查手段。即使是審計部門,也只能檢查某個部門或單位某個時期的真實數據,而不能對合並統計數據進行全面檢查。XzM中國審計網

(三)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相關信息不能正確反映。XzM中國審計網

以企業年度定期報告為例,存在母公司對子公司及關聯企業的列報存在遺漏、未對或有事項等重大事項進行說明、未詳細披露利潤總額主要由非主營業務利潤構成、未對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等主要財務指標的重大變化進行必要的分析和說明等現象。有的雖然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了披露,但如果未能根據環境的變化或公司面臨的特殊情況主動增加披露內容,則披露充分性不足。例如,近年來,價格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很難看到公司願意在會計信息披露中解釋或充分關註對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有些企業有大量資產沒有得到確認,更不用說計量和報告了。現有的財務報告模式只關註實物資產,而未能反映知識產權和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正是這些無形資產是增加企業利潤最快最重要的因素,也正是這些因素決定了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源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第壹資源。如果以歷史成本來衡量,很多知識資源的價值無法實現。知識資源反映的是企業的未來價值,而歷史成本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XzM中國審計網

(四)會計信息數據反映單壹,缺乏指導性。現有的公司報告主要反映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範圍也僅限於財務會計確認和計量的交易和事項,而忽略了非財務信息的重要性。因為企業環境和企業本身還在不斷變化,僅僅依靠過去的財務數據來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是不夠的。而且,壹些非財務信息往往比財務數據更能提示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貿易增加了,這些非財務信息有助於提高貿易的可能性。另外,現有的企業提供的報告主要反映自身的業績,而忽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信息,比如企業對社會的貢獻,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等。這是由工業經濟時代的特點決定的,但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對企業的評價標準將不會局限於企業的經濟效益,信息使用者很難利用現有的會計報告對企業做出全面的評價。XzM中國審計網

(五)會計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太慢,影響了信息需求。在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中,及時性與相關性密切相關。從中報和非上市公司披露的情況來看,現在會計制度不定期提供會計信息,企業的年報要到會計年度結束後幾個月才發布。企業管理組織往往由於信息的缺乏而難以確定某些重大事件何時發生,導致監督有效性不足。此外,壹些公司往往根據自身利益決定何時披露重大事項,甚至與不正當投機者勾結,配合其操縱市場進行披露,從而降低了相關會計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及時性。會計信息老化嚴重滯後於現實,極大地影響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眾多投資者的決策和切身利益。XzM中國審計網

二,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法律體系。修訂後的《會計法》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為了充分發揮會計法的強大作用,必須有配套的法律法規,刑法、公司法、證券法也要相應修改,特別是對上市公司的監管,發現欺詐行為要采取果斷的處罰措施。改善會計職業道德環境,制定和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規則,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加強會計法制建設,為會計監管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完善《會計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的同時,要註意規範外部監督,如國家、社會和公眾的監督,特別是審計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和獎懲機制,改善會計監督的內部環境。內部控制機制是壹種約束機制,是對權利和責任的約束。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在規範會計信息的處理和披露時,應保持中立、客觀、公正的立場,合理確定企業披露足夠的相關信息,減少信息不對稱,以平衡和協調企業管理當局和使用者雙方的利益以及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利益,維護有關各方的合法利益。XzM中國審計網

(2)培育會計信息主體和信息需求市場當前,我國會計改革應在完善會計信息供給機制的同時,大力培育我國會計信息需求市場。我們應該盡快建立和完善各種法律法規來控制會計信息的披露,壓縮盈余管理的空間,減少法律法規中的模糊條款,保證信息披露的質量。應不斷擴大財務信息的披露,豐富會計信息的形式和內容,揭示更多的分析性信息,更全面、客觀地反映不確定性帶來的信息混亂,報告的形式和數量越來越豐富;為了更好地滿足更多信息使用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會計信息披露應該更加靈活,不僅要披露財務信息,還要披露非財務信息;不僅有定量信息,還有定性信息;不僅披露某些信息,還披露相關的風險信息。在信息披露過程中,企業只有遵循規則,采用壹致的方法,才能保證信息的可比性和信息市場的有效性。同時,要加強會計信息中介機構的管理和建設。由於我國會計信息需求者數量眾多,結構復雜,總體水平不高,會計信息的利用還不充分,這就需要壹個高質量的信息中介咨詢機構在充分認識會計信息意義的基礎上做出有效決策。XzM中國審計網

(3)建立網絡化的會計信息系統,提高會計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會計電算化應得到廣泛實施,特別是計算機網絡、電子貨幣和千變萬化的會計審計軟件的出現,將使會計核算更加清晰、快捷、透明,會計監督更加直觀。應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在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應用,充分發揮網絡傳輸數據的安全、快捷的訪問渠道,實現信息使用效益。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在經濟領域起著真正的導向作用。XzM中國審計網

(5)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其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XzM中國審計網

首先,會計人員要“練好內功”,知識面要廣,比如高等數學、計算機基礎知識、外語知識、社會科學基礎知識等。處於企業管理核心的會計人員不僅要熟悉自己的法律法規和歷史,還要了解其他相關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府政策。現代管理科學,如應用系統分析。這些基礎知識的獲得,會提高會計人員觀察、分析、判斷、總結的能力。最根本的是,會計人員還應具備紮實深厚的業務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其次,會計人員應具備“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專業判斷能力不限於標準的應用。隨著知識經濟的深入,會計人員的職能越來越廣泛,包括企業生產成本的控制、營運資金的管理、風險控制與核算、戰略投資、財務報表的分析與預測等。這些方面都要求企業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分析、判斷、選擇和決策能力。XzM中國審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