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好的公司來了,走了,再來,還是走了,急躁,焦慮,迷茫,我也是,這個時候我開始動搖,動搖自己的職業理想,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錯了,要不要改變自己原來的職業定位。也是在這個時候,《就業》雜誌的顧問陳德利主任給我帶來了“簡單職業規劃”的方法。
陳主任是我們雜誌的顧問,也是壹位有說服力的長者。當我到達辦公室時,褚晨問我妳認為什麽是好公司?待遇好,地位高還是什麽?然後我澄清了壹個概念。所謂公司的好與壞,職業的好與壞,都是相對於某個人而言的。比如妳是壹個不喜歡重復性工作的創業型的人,妳喜歡成就感和挑戰感。至於銀監會,在很多人眼裏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對妳來說不是個好選擇。所以來來去去的公司可能是intel和IBM,但對妳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不要糾結於過去的錯誤,而要努力爭取將要或將要到來的選擇。
而什麽是職業規劃?陳主任舉了壹個形象的例子來說明,從妳出生開始,妳的職業選擇就是壹個圓,也就是360度。所有的方向都沒有方向,妳可以自由選擇自由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妳逐漸縮小角度,變成壹把扇子。高中妳選擇了文理(前提是妳自己選擇而不是父母的意願),那麽妳的職業選擇就變成了180度的半圓。上了電子科技大學,選擇了專業方向,人生的板塊不斷縮小,目標進壹步明確。妳要選擇就業,考研,出國,自由職業,可能會讓妳的職業選擇60度。這個時候,妳可能已經基於對自身需求的了解,準備了幾個職業方向點。這個時候妳要考慮這些職業點,結合自己的實際,想好每壹步該怎麽走,想好自己在這個板塊的職場坐標。當然,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妳也可以“曲線救國”,設計自己的“三步走”和“五年計劃”,制定壹個長遠的發展規劃然後努力。
影響職業規劃最根本的因素是妳的職業價值觀和妳的價值取向。職業價值觀是什麽?講的時候不要想到馬克思,應該是具體的東西。壹個人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閉上眼睛,回顧壹下自己過去的成長經歷,找出自己之前人生的幾個轉折點,分析壹下有什麽讓妳興奮,有誰讓妳敬佩,有什麽讓妳懷念的場景,有什麽讓妳癡迷的夢想,有什麽讓妳興奮到不能不去關註,懷念,去做!想清楚了,再慢慢整理,逐漸看清自己最看重的是什麽!我們經常會看到以下場景:
妳經常給家裏打電話嗎?找工作的時候,先考慮家附近的公司?回到家,我會走親訪友,看望我的七姨八賤?這樣的人大概是很重視家庭的。
找工作,娶妻,租房,過著安靜老實的生活,大部分活動都在固定的圈子裏。這樣的人大概追求穩定。
然而,有些人喜歡被咨詢,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成長見解,並會熱情地幫助他人。他們看不到苦難和痛苦的發生,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去幫助別人。這樣的人往往會從被自己影響的人的成長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也有不輕易接受權威理論的人,也過著別人安排的生活,習慣冷靜思考,獨自行動。這種人要求的大多是個人的獨立和自由。
還有的想買這個買那個,聊天的內容不是金銀首飾就是車房。在他們眼裏,錢大概是很渴望的。當然,他們也很講究生活質量。
也有壹些人能耐得住寂寞,嘗得了寂寞,減少應酬,擔當重任,自以為是秦煌、吳晗那樣的人。我認為這些人夢想著權力,或者個人影響力。
基於這些不同的價值觀,我們的職業定位可能是不同的。我們學校壹個學生報了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雖然基地條件可能不如沿海,但他覺得為國家做貢獻很有成就感,很充實,很開心。基於不同的職業價值觀,同壹份工作可能是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先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就需要適合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確定價值觀後,妳要思考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知道自己想做什麽。2005年有兩個例子:計算機學院的壹男壹女。兩人都被送去讀研了。男同學最後放棄了讀研,簽了戴爾(廈門)的銷售經理,女同學去讀研了。為什麽在情況相似的情況下,我們支持不同的選擇?經過進壹步的溝通和相關測試,我們發現男性喜歡走向社會打拼的滿足感,喜歡挑戰自我,喜歡個人成就感,這是典型的企業人格類型。他們不壹定喜歡坐下來搞學術,而女同學雖然不想讀書也想去工作,但是經過測試和進壹步交流發現,她潛意識裏喜歡安靜,喜歡高校的這種生活,為了換個環境,她選擇了不讀書。在實現了自己的興趣後,都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我現在同意褚晨的說法。當然,在分析自己的性格時,和老師朋友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別人可能是壹面鏡子,可以呈現自己的鏡像。
之後我會考慮自己的能力。我能怎麽做呢?褚晨耐心地分析了我的能力,然後說,我們不可能跨階段做超出我們能力的事情。比如妳學數學。如果妳喜歡生物和醫學,妳沒有能力做這項工作,對不對?仔細冷靜地思考自己的優勢、劣勢和賣點,不僅能打造壹份漂亮的簡歷,還能在面試中有的放矢。此外,還要考慮職業發展。男人怕選錯行,進不了發展潛力不大的行業,也就是我們壹般認為的夕陽行業。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和生命科學還是比較好的選擇。邁瑞生物,2004年6月5438到10月來我們學校招聘,是壹個非常好的選擇。他們位於深圳南山科技園,產品方向是醫療器械,將機電、電工、自動化等專業與生命科學緊密結合。對行業的敏感來自於對行業的長期關註和獨立思考。CCID。以張為校長的我校,是了解IT行業信息的好途徑。
權衡完這些,就是職業探索了。本來職業規劃是在整個大學期間進行的,進入社會後要不斷修正。學校給大學三年級安排的實習是讓大家提前體驗工作。為什麽要走這壹步?原因是我們在真正入職之前對工作的所有理解,可能只是對工作這個詞本身的理解,可以稱之為推測,比如銷售經理這個職位。妳知道他是做什麽的嗎?是那種電視上打電話,風風光光的?不是,除了客戶開發,他的工作還包括企業認證、產品認證、跟進、催款、買賣雙方溝通等。在某些行業,銷售可能會有吃喝之類的事情,當然其他的壹些零散的事情也可能包括企業宣傳資料和合同的準備,所以妳需要全面了解妳即將選擇的行業中的職位。當然,如果妳還沒有在自己喜歡的職業中實踐過,也可以找熟人或者行業內的前輩聊聊,真正了解壹下妳即將選擇的職業。
那之後呢。也就是充實,快速學習能力,持續學習,在任何行業都是必不可少的。那我高三呢?我該怎麽辦?這也是需要考慮的。讓自己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選擇,承擔事業的要求。直到步入社會,我才知道學校給我們提供了多麽好的平臺和發展機會。電子論壇、人文素質選修課、銀杏文化藝術節、數學模型大賽、商業計劃書大賽、學校圖書館資源等都為我們成為行業領袖提供了最好的條件。這些豐富了我們的翅膀,要充分利用。當然,在學校和進入社會還有很多必須要考慮的,就是人脈的積累,財商的培養,時間商的培養。網絡,對人真誠,預留自己的網絡存折,有句話叫“30歲以前靠技術掙錢,30歲以後靠網絡掙錢。”財商包括自身的理財能力、投資眼光等。時間商就是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
還有什麽?那就是自信!相信妳,我們也相信妳,相信妳是完美的,完全的,完整的,相信妳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著正確的事情。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