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詳細介紹當時長沙的景點和歷史背景

詳細介紹當時長沙的景點和歷史背景

長沙的名勝古跡?

馬王堆西漢墓葬(馬王堆)

長沙市雨花區馬王堆漢墓文物保護單位。馬王堆位於長沙東郊瀏陽河西南岸,長柳公路北側。距市中心約4公裏,屬長沙市芙蓉區東屯渡鄉。原來是河灣的平地上凸起的壹個大土堆。這裏是五代楚王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因此得名馬王堆。樁上有兩個墳,形似馬鞍,也叫鞍樁。堆上有3座西漢墓葬。壹號墓位於東渚北部,主人是二號墓主人的妻子辛追;二號墓位於奚仲,它的主人是西漢長沙王的宰相。侯立倉卒於呂後二年(前186);三號墓位於東渚壹號墓的南端。墳墓的主人是?侯的兒子。壹號墓由湖南省博物館配合馬王堆療養院基建工程於1972 65438+10月16至4月28日進行發掘。2號墓和3號墓的發掘時間為6月1973至10月1974。三座墓均為土坑長方形豎洞,由土封、墓道、墓坑、墓室組成,方向為正北。封墓填坑的情況基本相同。棺材四周和頂部用30 ~ 50厘米厚的木炭填充,木炭層的底部和外部用白膏封死,最後用五花土填實。三座墓都是好幾倍重的棺材。二號墓被盜,屍骨腐爛,三號墓只剩下骨架..壹號墓的屍體保存完好,皮膚呈淺棕黃色,五官濕潤有彈性,五官清晰,頭發黃黑色,口中還留有16顆牙齒。經鑒定,女,50歲左右,身高1.54米,體重34.3公斤..經解剖,死者患有嚴重的冠心病和多發性膽結石,胃裏有138個甜瓜子。出土時,棺內有20厘米深的無色透明液體。三座墓葬中,1號墓和3號墓的隨葬品保存完好,每座墓出土2000余件,可分為10類,包括帛書書畫、竹簡、漆器、樂器、兵器、陶器、木俑、帛書、竹簡稗草等。帛畫共五幅,其中兩幅為攝魂圖,兩幅為出遊禮儀圖,壹幅為強身健體的氣功圖,色彩鮮艷,技法精湛。帛書20余種,有《易經》、《老子(甲、乙)》、《戰國策》等,還有天文、歷法、五行、雜業等書籍。總字數超過654.38+百萬字。還有兩張地圖,分別是西漢長沙地形圖和南方駐軍圖。這些珍貴文物有的是從未見過的新資料,有的與傳世文獻不同程度。竹簡922枚,其中醫學竹簡190枚,木簡10枚,載有“八益”、“七孫(損)”等內容,涉及黃帝、彭祖等人,很可能與失傳的《黃帝內經》有關。***漆器500件,大部分是木胎,上面有花紋和文字。有鼎、盒、壺、盤、碗、耳杯、耳杯盒、奩、案、勺、匕首、屏等10多種造型。八件樂器* * *,包括兩把琴和兩把鈸,1七弦琴,兩把笛子,1鈸,壹套***12鈸。其中,琴、簫、符、符律是西漢時期發現的最早的樂器和樂律。共有38種武器,包括戈、矛、劍、弓、弩、箭和箭套、武器架等。陶器***51件。266個木俑。絲綢面料分兩類,壹類是成品服裝,壹類是成件未使用的面料,如紗、絲、綢、錦等。***61.絲綢面料有20多種顏色。竹簡《稗子* * *》98篇,隨葬品有衣服、帛、食物、中草藥及其他植物、模型明器等。此外,墓中還出土了1套文具、銅鏡、角質梳等梳妝用具2套、1枚“辛追”印章、竹木雜器等。二號墓被盜後的遺存中,最重要的是三方印章:壹個是玉質的私印,壹個是青銅制的官印,壹個是青銅制的印?侯與長沙丞相。?

長沙西漢皇陵

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西漢長沙王陵。1993,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壹。位於長沙市望城坡古墓群。占地面積65,438+00,000多平方米,由主墓和三個鋸齒形環拱埋葬坑組成。墓主人是西漢初年的壹位長沙皇後。1993年2月至7月,長沙市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長沙市文物工作隊配合湖南財經學院基建工程,對該墓進行了發掘。主墓是壹座木墓,有壹個豎洞,在壹個帶斜坡土堆的巖石坑裏,全長37米,寬近16米,深約10米。分為內外兩層墓室,外墓室由400余層厚而短的木層圍合而成。它規模龐大,結構嚴謹,氣勢恢宏,宛如漢代的壹座“地下宮殿”。墓室由“自貢”(棺材)、“廁所”(棺材)、“黃腸拼圖”(短木枋)、“藏棺”(回廊)組成。這整個葬制就是《史記》、《漢書》中提到的“皇帝制”。其墓主人的地位和葬制都在馬王堆漢墓之上。雖然該墓多次被盜,但出土了金、玉、漆、陶等文物2000余件。其中大量漆器對深入研究西漢早期器物具有重要價值,特別是出土的三座五弦漆器建築,是我國先秦兩漢時期發現的第壹批香河樂器實物,對我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墓中出土的另壹件文具——漆盒硯臺,也被稱為稀世珍寶。硯盒寬約20cm,高12cm。硯臺呈圓形,嵌在硯盒裏,邊上有墨塊。這是非常罕見的,裝飾精美。堪稱漢硯中的佼佼者。?

廬山寺

廬山寺是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嶽麓山下。它是湖南最古老的寺廟之壹。始建於西晉太師四年(268年),原名惠光寺,唐初改名廬山寺。明神宗在萬歷年間被命名為萬壽禪林,在清朝被重新命名為萬壽宮。民國初年,恢復廬山寺名。古寺幾經修繕,仍完好無損,保持著民國初年的原有格局。1944年,大部分寺廟被日軍炸毀,只剩下觀音閣。如今,寺廟得到重建,基本恢復原貌。坐西朝東,中軸線依次是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南北兩側輔以禪堂和房屋。其中,大雄寶殿是全寺的核心建築,寬7間,重檐歇山頂,二級臺階、轉折,形制、柱網均與唐代建築風格相似。寺內重修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佛、阿彌陀佛。自西晉以來,該寺延續了1700多年。它不僅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歷代文人騷客休閑娛樂的場所。唐代杜甫曾說“廟門大開,廟腳插入赤沙湖”。唐開元十八年(730),李詠撰《廬山寺碑》,至今仍存。觀音閣有壹幅“壹萬億香海水,萬頃月光天”的對聯,是廬山寺創始人法沖禪師題寫的。1983年,國務院公布廬山寺為重點開放寺廟之壹。寺內有專門的宗教管理機構,接待中外遊客和宗教人士。?

莒州

巨州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也被稱為橘子洲。位於長沙市湘江邊。它是長沙的重點景點之壹。整個大陸南北長3公裏,最窄處只有40米,面積51公頃。相傳這塊大陸形成於西晉永興二年(305),因出產上好的橙子而得名。元朝時,大陸上有水陸廟,故又稱水陸大陸。這座寺廟早已消失。自唐宋以來,這裏壹直以風景秀麗著稱,“瀟湘雨”是瀟湘八景之壹。1904後,長沙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英國領事館和長沙新海關建在大陸上。1962年橘子洲被辟為水陸公園,1967年更名為橘子洲公園。園區占地14.15公頃,種植了美麗的柑橘,成為擁有37個品種、2359株柑橘的橘園。金秋時節,紅橙掛滿枝頭,遊人如織。翠竹環繞,兩岸亭臺樓閣相對,綠草如茵,藤架如傘。臨江最南端的古洞庭宮遺址上有壹座望江閣,倚欄桿遠眺,江水洶湧,如在巨輪之上。亭旁有詩碑,高4.8米。毛澤東的《橘子洲》刻在北面,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刻在南面??

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嶽麓山東麓青峰峽谷口。北宋開寶九年(976),由潭州(今長沙)巡撫朱棟創立,二年(999)由鹹平總督李雲擴建,形成講學、藏書、祭祀的基本章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見山場周氏,並授予“嶽麓書院”匾額,使其名揚天下。南宋元年(1165),湖南安福使重修,邀張?NC12B?主教事件將學院推向了巔峰。張?NC12B?反對科舉取利之學,把培養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才作為辦學的指導思想,其“循序漸進”、“學而思之”、“知行合壹”、“思慮周全、精挑細選”等教學方法,至今仍有借鑒意義。在主路三年後,朱訪閩交流學術,壹時成為壹件大事。邵熙五年(1194),朱被任命為湖南安福使後赴潭州,在此擴充書院,邀請大學者,授《白鹿洞書院條令》給嶽麓書院,令規新,傳至三地。嶽麓書院被比作先秦時期的“朱斯”、“鄒魯”,與嵩陽書院(河南)、白鹿洞書院(魯山)、應天書院(河南),並稱為宋代四大書院。張、朱講學期間,培養了壹大批人才,如吳烈、、彭貴年、尤九言、尤九紅、等。,被稱為“嶽麓巨人”。宋末元兵南下,書院眾生抗袁守城。"他戈登,死者是九歲."元代以後,書院屢毀屢建,陳舊而時髦。歷經滄桑,培養了壹大批學術棟梁,可謂“唯楚有料,興於斯”。陶澍、魏源、左、曾國藩、郭嵩燾、李、唐、沈周等。,都是出於此。光緒二十九年(1903),巡撫趙爾遜棄書院,改湖南高等學堂,後改高等師範學堂。1918湖南高等工業專科學校遷至此,1926湖南大學成立。1953至1959,湖南師範大學、中南建築工程學院先後使用學院用房,1960至191,移交湖南大學使用。現存的建築建於清朝。1980湖南省人民政府決定撥款修繕嶽麓書院,10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修復後的書院占地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30平方米。主軸線上依次為前門、河西臺、大門、二號門、講堂、禦書樓、主樓、文廟、百泉軒,大門兩側有齋舍。此外還有道觀、四真閣、蓮溪寺、穿山寺,分別供奉張著、二程、周敦頤、王船山。